重回八五:从闯二线关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阿雄

2月11号、星期一、4:43分

天还未亮,四周一片漆黑,父母便早早地起床,程阳也赶忙跟着起身。

他还得排队买水。

“阳仔,等会去排队买水。你爸等会还得去找木料。昨晚下雨,木头不好烧,多找点回来阴干。钱在桌子上。”

母亲王秀兰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叮嘱道。

“不用找木料了,我昨天找了不少,在一个地方藏着。晚点我去搬回来就行。”程阳睡眼惺忪地应了一声。

“嗯?你藏起来了?”程建山有些惊讶:“藏了多少?”

“挺多的。几百斤是有的。”程阳估了一个数字。

“哈哈。儿子聪明。”王秀兰高兴道:“等会让你爸跟你去。”

“不用,这点活我自己来就行。你们忙自己的。”

昨晚买回来的水已经被他尝试用魂之手尝试修复。

水是看不出变化,但人是产生了疲劳感。

使用能力会消耗自己的精气神的。

后面喝过一次,还挺甘甜。

这里的水,看似干净,但这里是废料堆积的垃圾场和工地附近,机油味很重。

在黑市那边,一些吃的都能闻到一股机油味。

地下水不用想也知道如何的。

这修复一次,水是正常的水了。

昨晚的雨只是小雨,没那么大,但外面的路,依旧起了泥浆。

程阳换上了水鞋,挑着两个空铁桶。

D区的蓄水池前,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容器,眼巴巴地等待着打水。

每天的供水时间是固定的,早上的水虽然带有一些泥沙,但沉淀之后勉强还能用,只是味道比不上晚上的水。

王秀兰的想法是,早上的水用来洗澡、洗衣服和洗手之类的。

晚上的水则用来煮饭和饮用。

程阳想着应该弄个大桶来,后面储水用,一桶够用一家人用一两天了。

但更要想办法离开这里。

程阳站在队伍中,静静地听着周围的人聊天,从他们的话语里,他捕捉到了不少“小道消息”。

交了六毛钱后,程阳提着两桶水回到棚屋时,已经是早上七点多。

这水有些浑浊,等父母出去后再净化就行。

此时,母亲已经煮好了白粥,搭配着咸菜,简单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吃完早饭,程阳则出门去搬木料。

……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转眼过去了。

在这个星期里,程建山一家总算将住处的棚子,厕所,土灶,防水,门口路面彻底完善好了。

甚至老妈还在屋后的空地弄出一块地,准备跟别人一样种点菜。

虽说屋子依旧简陋和拥挤,却也充满了家的温馨。

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一家人也初步融入了这个新环境。

虽说大家并非来自同一个村子,但口音相近,交流起来没有丝毫隔阂,让人倍感自在。

3月18号,下午三点。

华硚城垃圾场被焚烧沥青纸和电线胶皮产生的蓝烟所笼罩。

刺鼻的气味在空气中肆意弥漫,与垃圾发酵的腐臭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时代边缘地带独有的气息。

程阳正在门口看着书和报纸。

前世他是等到高中毕业,91年后才到的鹏城。

当年他是和朋友一起,在步吉检查站外面花钱坐私车进入的,一个人二十块。

这提前六年的时间,他对鹏城的了解是前世看过的记忆。但具体并不知道。

他也记不住那么多少事情。

且91年后的鹏城环境和85年的现在,严格和发展程度不是一个样的。

那时候虽然也查证件,但不会今天这么严。

环境经过严打之后,也比现在安全有序一些。

因而,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填充自己的记忆库。

“程建山,你老家来人了。”

正在家里,在一本小田字格本上认真记录蔬菜价格和废品价格的父亲,听到外面的叫喊声,立刻放下手中的铅笔,快步走了出去。

正在拿着针线补衣服的王秀兰,也赶忙放下东西出去。

在这烟雾缭绕之中,程建山一家的目光被一个佝偻的身影吸引住了。

程阳在模糊的记忆中努力搜寻,认出了来人正是村里的阿雄叔——程炳雄!

也是出来前,大伯和爷爷说的阿雄。也是父亲从小到大的玩伴朋友。

“这就是从三甲村来的一户人家,应该是你村里人了。”陈阿水指了指程建山一家,向程炳雄介绍道。

“谢谢!”程炳雄见到程建山一家,激动得连忙向陈阿水道谢。

陈阿水摆了摆手,便转身离开了。

“建山!!”

“阿雄!你,怎么变成这样了?”程建山急忙迎上前去,眼中满是关切与震惊。

程阳注意到,程炳雄的左腿上,用铁丝紧紧捆扎着一个化肥袋做成的护膝,苦难的痕迹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他还看到,从护膝的破口处,支棱出一片1978年《仁民日报》的残片。

曾经鲜艳醒目的“解放思想”标题,如今已被机油浸得灰暗。

程阳见状,迅速搬来一张老爸亲手钉的简单木凳,热情地招呼道:“叔,快坐。”

“还是里面坐吧!”程建山也赶忙说道。

“好好。”程炳雄没有推辞,一瘸一拐地跟着他们走进屋内。

看到这一幕,程建山心里也猜到了几分。心中多了几分悲凉。

王秀兰赶忙找来一个水杯,拿出从商店买来的苦丁茶,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了过去,说道:

“阿雄,先喝茶。”

“诶,好好,麻烦嫂子了。”程炳雄连忙起身,双手接过茶杯。

坐下后,他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小口,便将茶杯放在一旁,问道:“就你们一家在这儿吗?”

程建山微微点头,将家里的情况大概说了一番。

程炳雄理解地说道:“你哥说得没错。来这里全看个人的命,命里有的,自然都会有。但你运气是好的。

只要能平安过来,这就是最大的运气了。但你大哥的准备,是真的费心了。

那东西我在章木头听过,五百块是基础。估计你大哥还搭上了不少人情。”

程建山沉默,但也没在这事情上多说,随之低声问:

“阿雄,你这是跑出来的?”

“嗯。”

程炳雄叹了口气:

“趁乱跟着人跑出来的,算是运气好。

后来找到阿炳的人,问了之后才知道,步吉那边暂时回不去,只能转移到这里。没想到,居然能打听到咱们村的人在这儿。”

说到最后,程炳雄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程阳心里明白,从那边跑出来的人并不少见,而且被抓回去的会很少。

毕竟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被送到那边,看守的场地本就拥挤不堪,跑了也就跑了。

去抓人还浪费本就不够的人手。

再说,原本像这类人,一开始应该都是被遣返的。只能说程炳雄运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