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异常历史事件关联性报告》
美国。
中国任务中心,异常历史应对处。
一份名为《异常历史事件关联性报告》的文件,被提交到了情报室的办公桌上。
洛根打开报告,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个始终萦绕在一众情报分析人员心头的核心疑问。
“是否存在系统性证据伪造工程?”
自“历史真相”这一神秘账号发布视频以来,连续两次出现与中国相关的历史事件,而且最终这些事件都被证实为真实发生过的史实。
一开始,这些内容太过离奇,完全背离了人们长久以来对历史的固有认知,任谁听闻都觉得难以相信,因此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直到牛顿事件逐渐被证实,以及新事件接踵而至,他们意识到,对于当下这个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最大对手,必须紧急采取应对措施。
于是动用媒体资源,试图引导舆论走向,同时在网络上制造各种质疑声音,企图以此搅乱舆论局势。
不过这些手段都只是小打小闹。
事件之初,情报机构推测中国启动了一项堪称国家级的“历史重构计划”。
通过伪造文物,收买学者,操控舆论等一系列手段,意图重塑全球历史叙事格局。
按照他们提出的这个所谓“跨世代工程”理论,中国自上世纪中叶起,就启动了这一庞大计划,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替换全球关键文物,档案以及生物样本。
经过多年经营,最终形成如今摆在世人面前的证据链。
这一猜测在当时的情报分析体系中,算得上大胆且具有一定逻辑性,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情况,因而在内部引发了广泛讨论。
只是,这样的推测一经提出,便引出了一个极为关键且棘手的问题。
中国究竟如何实现证据的“无瑕疵伪造”?
即便以美国自身的技术实力与资源,在得到相应的文物并进行检测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文物从各项科学检测标准来看,都货真价实。
所有证据均真实无误,经得起科学手段的检验。
然而,当将这些证据串联起来,却又彻底违反已知逻辑,存在明显的时间线冲突以及技术发展断层等问题。
因此,美国情报人员又猜测,中国或许掌握了一项高精度的文物伪造技术。
但深入思考后,这种猜测又变得极为不合理。
毕竟,若真有如此先进的技术,为何要用来伪造历史文物,而不是应用在更具实际价值的领域?
同时,这样大费周章地重构历史,又能切实获取哪些实际利益?
基于这些疑问,这个推测很快便被搁置在一旁。
主要原因在于,所有证据都显示,这些历史本该如此。
所有历史事件均无明显的人为操控痕迹,尽管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与中国的战略叙事方向高度契合,但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中方主动操控了这些事件。
有人曾私下吐槽:“我们仿佛在追捕上帝的指纹,可这指纹根本不存在。”
紧接着,在对“历史真相”的调查过程中。
他们定下了一个代号,Historian Operator,历史操盘手。
在深入调查事件后,他们发现,这个神秘的“历史真相”背后势力,可能并非隶属于中国官方。
从视频发布之后,中国特古所的成立以及一系列行动反应来看,中国官方最初似乎也对这些事件毫不知情。
这一发现让事情变得极为有意思。
一个脱离于各大组织的个体或团体,却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基于这个假设。
情报机构的调查方向转变成了调查“历史真相”这一账号的幕后之人。
结果依旧是大败而归。
他们无论运用何种先进的情报搜集手段,都没能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而对于目标的侧写,他们推测其具备跨学科能力,能够同步伪造文物,生物证据与文献。
可很快,这个推测也被推翻了。
因为这样一个组织若真的存在,其能量和威胁程度将远超之前所设想的“历史重构计划”。
如此强大的组织,在全球情报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美国情报机构居然对此毫无察觉。
这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于是,他们再次调整调查方向,开始转向对于真实历史本身的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尤其密切关注中国的动向。
“他们调动了许多学者,进行某项秘密研究。”
报告中明确指出,特古所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机构。
他们曾想过调查相关的消息,但这个机构保密性极高,几乎没有任何有效信息流出。
如果只是单纯研究历史,根本不需要如此严密的保密措施,除非所研究的历史内容本身就极为特殊。
结合当下已有的各种历史发现,显然印证了这一点。
无人知晓的历史,难以捉摸的历史操盘手,都充分表明,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特殊之处。
“存在超现实现象的可能性提高。”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情况后,即便最终的结果再离奇,那也极有可能就是事实。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完全找不到任何相关存在过的痕迹。
以往。
他们也曾多次开展超现实相关的实验研究,但均以失败告终。
如今出现了疑似的可能,自然要加大行动力度。
……
此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进来,向洛根报道:
“中国又开始行动了!”
“保持关注,我要知道他们的目的。”
回想在牛顿被证实之前,那次他们就发现,中国在南海的军舰就有过异常活动。
而这些都是明面上能调查到的,而在暗处,特古所到底在做什么,他们还一无所知。
“但是目前预算不够了。”汇报的人接着说道。
“还差多少?”
“缺口三亿。”
“好,我知道了。”
看完调查报告,看着上面的预算数字。
洛根随即打了一通电话:“我们需要增加预算,十亿,是的没错,中国开始行动了,我们需要跟上,得知道他们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