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哈工大毕业到工业巨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低收缩率蜡料

居然触发任务了!

王建业不愧是见过大波大浪的人,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琢磨。

触发条件究竟是什么?

从进厂到现在,一路走来,系统都没什么动静,偏偏在这群人探讨技术的时候有了反应。

他仔细回忆这半天的经历,目前看来,触发任务的条件很可能是遇到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如果真是这样,系统是要让我人前显圣。

可是这样做,有违我的意愿,我一向是个喜欢低调的人啊。

王建业压住疯狂上翘的嘴角。

装逼非我意,但愿任务成。

为了推广技术,为了工业兴国,个人的意愿算得了什么。

不就是在一汽厂推广失蜡法铸造技术嘛,我接了。

这技术他上学时就研究过,还亲手做过几次,虽说不算专家,但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有的搞。

目光落在奖励那一栏,除了技术奖励,还有牛肉罐头、猪后腿、汾酒。

好家伙,有酒有肉,这奖励可太实在了。

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还担心要吃苦头,毕竟是六十年代,刚过去三年自然灾害,物资还不充裕。

现在看来,完成系统任务,会奖励生活物资,往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有滋有味。

这时,那名中年男子才注意到他,一看不认识,皱眉问道:“同志,你来技术科什么事?”

其余人扭头看向他。

王建业走上前,大大方方的自我介绍道:“您好,我叫王建业,今年哈工大毕业,分配到咱们厂,岗位是实习技术员,上午我刚办完了手续,就来咱们技术科报到,希望以后能得到各位前辈的指导与帮助。”

说完鞠了一躬。

中年男子露出恍然之色,‘哦’道:“原来是新同事,大家表示一下欢迎。”

说罢,便率先鼓起掌来,房间里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中年男子道:“新同志加入我们这个集体,大家互相认识认识,方便以后开展工作。

我先来自我介绍,我叫罗铭,是咱们科室的副主任,负责厂里技术层面的问题,你和他们一样,叫我罗工就行。”

这位果然是罗工,瞧这气质,妥妥的技术大佬风范,跟我上辈子一样。

王建业点头致意,随后将目光转向下一位,正在自我介绍的女同志。

她身着靛蓝色工装,扎着高高的马尾辫,整个人显得干净又利落。

她的皮肤白皙,即便穿着宽松的工作服,那凹凸有致的身材依旧十分惹眼,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我叫陈玉玲,也是这儿的工程师。以后要是主任给你使绊子,别客气,尽管来找姐,姐帮你收拾他。”

当着人家的面,这么说也太直接了吧……

王建业下意识看了罗工一眼,却见后者神色如常。

难道陈玉玲说的主任不是罗工,而是技术科的另一个正职主任?

他心里正胡乱琢磨着,又听到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眼神有些呆滞的青年发声。

“冯猛。”青年惜字如金,说完便没了下文。

这自我介绍也太简洁了,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肯说。

王建业心里默默吐槽,脸上却依旧保持礼貌,点头回应。

几分钟后,剩下的三人作完自我介绍。

罗工一脸温和,语气亲切道:“你先找个地方坐下,听听我们的讨论。中午吃完饭,下午我再给你安排具体工作。”

王建业点头道:“好的罗工。”

他拉了把椅子,坐在人群外围,听他们探讨一个技术问题——失蜡法铸造铝合金喉管。

罗工跟众人继续之前的讨论:“现在国内的蜡模主要靠手工制作,环境温度一变,蜡模就容易出问题。

夏天温度高,蜡模容易软化变形;冬天温度低,又容易脆裂。

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最后铸件的尺寸精度。

苏方解决这个问题,用的是特制的低收缩率石蜡硬脂酸混合蜡料。

可他们根本不会把具体比例告诉我们,咱们只能自己反复做实验,摸索出合适的比例。”

罗工说着,看向王建业身旁那个戴着眼镜、眼神有些木讷的青年:“冯猛,你先把这件事的规划定下来,安排人手一步步去尝试。”

“好的,罗工。”冯猛点头应下,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王建业出于好奇,扫了一眼冯猛的笔记本,上面把讨论的重点都梳理得清清楚楚,十分有条理。

没想到他看着木讷,做事这么认真严谨。

低收缩率石蜡硬脂酸混合蜡料的比例……

王建业回忆自己看过的一汽厂发展历程报告,里面有一组数据。

那是一九六三年,一汽厂采用70%的石蜡加上30%的硬脂酸,再搭配恒温蜡模室(25±2℃),成功让蜡模收缩率达到了0.3%,是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

如今才一九六二年,一汽厂还没有摸索出这一配比。

如果我现在提供这个比例,一汽厂就能省下半年的时间,还能避免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而且,系统发布的任务是在一汽厂推广失蜡法铸造技术,有了这个关键比例,任务肯定能向前迈进一大步。

但这比例的来源,要是别人问起来,以我目前的身份,还真不好解释。

不过,材料学这东西本就充满未知,谁也说不准哪种配比效果最佳。

到时候就说自己运气好,误打误撞蒙对了,别人大概率也不会细琢磨。

一番深思熟虑后,王建业打定主意。

等技术科开始做实验,调配低收缩率石蜡硬脂酸混合蜡料的比例时,他一定要参与进去,提出这个合适配比。

既能为厂里做贡献,又能完成系统任务,一举两得。

嗯,就这么办!

广播里悠悠地奏响了音乐《金蛇狂舞》。

罗工抬眼瞧了瞧墙上的石英钟,明白又到了饭点。

他停下了讲述,喝口热茶:“大伙先去吃饭吧,下午咱们接着讨论。”

众人纷纷合上笔记本,一时间,屋里响起了椅子与地面摩擦的声响。

大家拿出自己的饭盒,准备结伴前往食堂。

陈玉玲走到王建业身旁:“先去食堂吃饭吧。对了,你领饭盒了吗?饭票换好了没?要是还没弄好,我这儿有多余的,可以先借给你用。”

王建业心里涌上一股暖意:“谢谢陈工,我饭盒和饭票都已经领好了。”

陈玉玲微微顿了一下:“我不太喜欢陈工这个称呼,你以后就跟他们一样,叫我陈姐吧。”

“好嘞,知道了,陈姐。”

王建业爽快地应道。

不过是个称呼罢了,要是您乐意,让我改口叫您小甜甜都行,虽说陈姐您年纪确实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