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粗心忽视型
光明网曾经发布过一组数据:在对1511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在针对儿童的四大暴力行为——“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被忽视”中,“被忽视”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数据显示,“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被忽视”四大暴力行为对抑郁的预测结果β值分别为0.17、0.14、0.06和0.37,对焦虑的预测结果β值分别为0.19、0.15、0.02和0.30,这些数据表明“被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对于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也许很多人是感到吃惊的。忽视,居然比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甚至性虐待更严重?确实是这样的,千狠万狠不如不理你狠呀!忽视对孩子的精神伤害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环境,而最初的社会关系就是亲子关系。亲子交往不仅影响着孩子以后社会交往的能力,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重要他人”,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其最具影响力的人。重要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人最初遇到的“重要他人”往往是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孩子一生都会寻寻觅觅,在人际关系中处处碰壁。
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由保姆带大。父亲常年周旋于政治场,母亲忙于社交应酬,对他基本不管不顾。不管不顾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在上学期间给母亲写信,母亲从来不回信;他去印度服役的三年期间,母亲只写过两封信给他,还不是对他嘘寒问暖的信,而是家里的报丧信。他曾在自传里这样描述母亲:“我的母亲,她于我就像闪耀着光芒的晚星。我如此爱她,即使隔着不可企及的距离。”父母在他童年时期对他长期的冷落忽视,导致他从小就没有建立坚固的内在自信。后来即便他功成名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首相和演讲家之一,他也仍然觉得“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他就是温斯顿·丘吉尔。
我们都知道,丘吉尔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是坚硬刚强、无所畏惧、绝不屈服的。他却说,他的心中总有一条叫抑郁症的狗,一有机会就会咬住他不放。可以看出,丘吉尔就是一个从小被忽视的孩子,这种长年累月的情感忽视,是他身患抑郁症的源头。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联结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说过: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联结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联结,孩子或许仍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家长长时间对孩子的忽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冷暴力,孩子长期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心理上会遭到很大的伤害。
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的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心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于退缩,不愿主动。有的孩子也会像家长一样,对人缺乏关心和热情,忽视他人。
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要么压抑自己的情绪,性格忧郁;要么容易情绪失控,十分冲动。
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不加以制止,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
为人父母,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吃饱穿暖,还得让孩子身心健康。
每个孩子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庭,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好的教育源自内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孩子的每一次激动、悲伤、愤怒或者害怕,父母都要陪伴他们度过。为人父母,就要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以他最看重的方式去帮助他。
愿家长们能放下手机,陪一陪孩子,哪怕只是在他玩的时候,静静地看着他。起码,孩子知道你在陪伴他。愿家长们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面对哭泣的孩子,请抱一抱他,让他明白,不管自己快乐还是悲伤,父母都是爱着他的。当孩子犯错时,要及时地制止他,并告诉他正确的行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正面引导,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积极回应、充分尊重、纠正错误、温暖接纳、正确陪伴,这样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更加独立,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充满自信,善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