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裁要用好三张嘴
总裁在公司内享有三张嘴的权利。出了公司大门,这三张嘴就没有那么大能力,发挥不了预期效果了。
三张嘴巴各有各的用途。一张用来感谢大家,使大家更加卖力工作;一张用来发号施令,以增进团体效率;一张则用来规劝、责骂,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员工素质再好也要用心磨炼,所以必要的指责绝对不违背爱的教育。
一旦出了公司大门,这三张嘴就会失灵。甲公司的老板,骂到乙公司职员的头上,势必遭遇乙公司职员的反感,非但不接受,而且反骂过来;丙公司的老板感谢丁公司的职员,可能引起误会;戊公司的老板跑到隔壁乙公司去指挥、监督,人家也会觉得奇怪。
有些总裁坚持说可以就是可以,不行便不行。初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这是行不通的。也有些总裁凡事都不一定,可以变成不可以,不行又变成当然可行。这样一来,大家什么事都不敢做,严重影响各项事务推进。
可见三张嘴的用途最好不要形成模式,才能够灵活运用,随机应变。
总裁有原则而不固定
三张嘴的配合有其不变的原则。说起来简单,那就是合理。配合到合理的地步便是最高境界。应该变来变去的时候,就要变来变去;不应该变来变去的时候,当然不可以变来变去。
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人的最高智慧,可惜被许多人理解错了,受到了诸多误解与责难,真是冤枉。
误解之一,把以不变应万变当作不变来看待。其实以不变应万变是变。以不变的原则来因应万变的情况,结果当然是变。不太了解以不变应万变的真相,以致一方面害怕变,一方面又痛恨不变。
误解之二,认为应该以万变应万变,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观念更要命。因为原则要万变,方法也万变,那哪里有原则、制度可循?老子说:“知常曰明。”是说认识常规的人才是明智之士。又说:“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规律就轻举妄动,必然会出乱子。
现代中国人逐渐知变不知常,重变不重常。误以为凡保守都是坏的,所有变革都是好的,变得无法无天,害人害己,必须及早导正。
误解之三,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是进步缓慢,甚至是进步的阻碍。其实进步应该是渐进的,最好不要样样求突变,免得大家受不了。求变心切,一切变都嫌太慢,势必乱变。
聪明的总裁不可以不变,更不必强调求新求变,应该把握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宝,妥善运用三张嘴。唯有依据不变的原则谨慎应变,才能够万变不离其宗,做到“不可不变,不可乱变”的合理状态。
三张嘴要适时应变
既然总裁有三张嘴,最好都能够发挥长处,以免暴殄天物。有嘴却不能善用,和没有嘴岂不是一样?
感谢固然要紧,但是时机不对,亦即无从感谢的时候,总裁要感谢谁,又感谢什么呢?有必要感谢的时候才开口道谢,当然很合理。指挥也很重要,然而不需要亲自指挥的时候,为什么要躬亲为之,徒然引起大家的不愉快?总裁亲自指挥,往往表示十分危急,不宜常常如此。责骂有其效能,但在大家都没有缺失的时候,凭什么乱骂人?制造了紧张气氛,同时又破坏了团队士气。应该骂的时候要骂,不应该骂的时候不可以随便骂。
可见三张嘴都应该有,却不见得每张嘴都均衡平等地使用。不是有或无的差别,而是用得多与用得少的不同。
总裁冷静地评估使用三张嘴的比重,便知道自己身处何种境地。总裁一天到晚感谢,当然最轻松愉快,也最像老板。经常指挥,表示总裁身旁缺乏能干的左右手,或者自认为高人一等,不亲自指挥就放心不下,这是典型的劳碌命。总裁反复责骂下属,不是英雄主义过浓,便是肝火旺盛,迟早会被同事气死。这种坏脾气老板也是大家害怕的对象,沟通不可能畅通,成就也不可能很大。
有价值的总裁并不是绝对不亲自指挥或指责下属,只是必要时为之,频率不高,效力却强大。因为他们能够确切把握时机,做到指挥应时,责骂应时,感谢应时。
适时应变,在适当的时间运用适当的嘴,有所变有所不变,有时变有时不变,这才是最有能力的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