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总裁(曾仕强作品)](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3/53274023/b_53274023.jpg)
中国社会崇拜仁人志士
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可以看出,霸道在中国社会并不受欢迎。历史证明,只有王道才能够持久,才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智商高,必须配合良心好来造福人群、服务社会,成为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的“天命”。就算生当乱世,不得已成为英雄豪杰,也应该心存善念,加强仁德的修养,才能够流芳千古,为后人所敬仰。与西方相比,仁人志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远比英雄豪杰来得重要。
三皇五帝,不管是不是真有其人,他们的表现都不是西方人所崇拜的英雄豪杰。必须一方面为大众服务,一方面也维护正义,才能够成为大家所敬仰的仁人志士。
譬如,同样面对洪水,夏禹所想到的是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必须设法治水,以维护大家的安全;希伯来的诺亚,却想起人类的罪恶。夏禹知道面对洪水,人类必须自救;诺亚认为人类无法自救,必须依靠上帝的恩赐,企求上帝来拯救。我们走的是道德取向,希伯来人走的是宗教取向。两者都是智能和良心的结合,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却大不同。
春秋乱世,虽然有孔子、老子这些仁人志士周游列国,倡导王道思想,而战国时代,却是连年战争,英雄豪杰互相讨伐,弄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秦朝统一六国,可以说是霸道的表现。汉代以后,一直以推行仁政为号召。虽然有王有霸,却仍以王道为正统。至少没有人公然宣扬霸道,以免遗臭万年。
近代西风东渐,竞争的意识已经弥漫全球。英雄式的旋风,似乎无处不在。我们实在很难保持冷静的道德取向,以伦理道德来发扬仁人志士的精神。
但是,我们还是把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首先拿出来展示和比较,以便让我们的总裁多一种选择,不致由于时代的潮流而丧失了成为仁人志士的机会。若是经过仔细分辨,认识得十分清楚,仍然选择英雄豪杰的取向,那就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必须加以尊重。
有人会这样想,中国人过于重视仁义,实际上却做不到,满口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到处可见假道学,时时出现伪君子,实在不如西方人那样,干脆坦白地承认自己有所企图,要成为英雄豪杰。这种想法,当然也有道理。只不过一下子把标准降得这么低,恐怕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仁人志士了。
取法乎上,往往只能够达到中等的程度。若是摆明的仅仅取法乎中,那么所得的结果不理想,就必须自己去承受,怨不得别人。
具有仁人志士的理想,就算做不到,至少还能够成为英雄豪杰。何况刚开始时很可能条件不够,环境不允许,存在很多束缚。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条件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逐渐收敛英雄性,也能成为真正的仁人志士。我们常说要盖棺才能定论,意思便是终其一生,有没有努力做出仁人志士的善举。只要努力,能不能成功那是上天的意旨,用不着我们去猜测。
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刘备,都是英雄人物,只是刘备常以仁义作为取舍的标准,而曹操惯用利害来抉择。于是我们便称颂刘备为仁慈宽厚的皇叔,把曹操骂成奸诈汉贼。虽然《三国演义》一书的描述不一定真实,但却可以充分反映我们对于仁义和奸诈的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