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总裁(曾仕强作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国演义》中的领袖人物

汉灵帝时,黄巾党聚众造反。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乱,虽告平定,但东汉大帝国也随之名存实亡,之后曹操、刘备、孙权各霸一方,形成三国鼎立。曹操自命为英雄,却不曾表现出十足的英雄性。他手下的人,反而个个是英雄。尽管大家都讨厌曹操的诡计多端,然而对他的爱才则是十分欣赏。他素爱关羽武艺人才,命张辽前往劝降。当时关羽受困,刘备不知存亡,张飞生死未卜。关羽为保全实力,不得已提出三个条件:一者,与大哥刘备曾经立誓共扶汉室,所以只降献帝不降曹操;二者,两位嫂嫂请依皇叔俸禄赡养;三者,一旦得知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必定辞曹公去寻。曹操认为前两个条件尚可接受,至于第三个条件,实在很难答应。但是在张辽的劝说下,还是勉强应允,接着送新袍、赠名马,上马金、下马银,又封关羽为侯。不久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护送两位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离开曹操。曹操虽然非常不高兴,却也特别派遣张辽传谕各处关隘,任其放行。

官渡之战前夕,故友许攸前来探访曹操。兵士阻挡,曹操闻声,身着睡衣,光着脚就跑出帐门,并且向许攸弯腰施礼。顺手挽着许攸入帐,两人促膝长谈,直到深夜。第二天,曹操集合众将前来商议,大家知道许攸献计,唯恐其中有诈。曹操劝大家放心,这对官渡大胜袁绍有很大的助益。

种种过程都显示曹操不充分表现其英雄性,才能领导众英雄获得胜利。当然也有少数几次由于过分显露个人英雄性,如赤壁之战,反而招致大败。

刘备虽然被曹操推为当代英雄,实际上一生不曾表现他的英雄性。关羽、张飞、赵云能够大展英雄本色,与刘备善于提供表现的平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以关羽、张飞的个性,刘备若是过分展现英雄性,恐怕早已闹成内讧,不可能一致向外。

孙权继承父兄大业的时候,吴太夫人还担心他年纪尚幼,难当此重任。孙策回答说:“母亲放心,二弟才华出众,胜我数倍,足以当此大任。往后,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后来孙权广纳贤臣,励精图治。在不发挥个人英雄性的原则下,把江东建设成一个民富兵强的安乐之地。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三位各霸一方的领袖,却没有一位表现出英雄性。我认为曹操、刘备和孙权,实际上是仁人志士,而不是英雄豪杰。

说刘备是仁人志士的代表,大家可能很容易接受。说孙权是仁人志士,有人就有一点怀疑。如果说曹操也是仁人志士,可能就会令人惊讶。

事实上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便到处招贤纳士,结交英雄豪杰,一心要开疆拓土,一统江东。以太史慈为例,他本来奉命和孙策作战,看到孙策光明磊落,态度诚恳,心里很受感动,才降服于孙策。孙权也是如此,与曹贼势不两立,时刻以江东居民为念,未敢大意。

我们对曹操虽然存有许多争议,不过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改朝换代,自立为帝,但他却一生以汉臣自居,始终不篡位,我勉强称他为良心不够好的志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