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60/53214560/b_53214560.jpg)
第22章 文武双全小旋风
张三留在庄院,同柴进把酒言欢,两人你来我去,推杯换盏,一副相见恨晚模样。
李四韩斌,带着几十名心腹庄客,打上“小旋风”的旗号,骑马呼啸而出,前去接张教头一行人。
“三郎,你做的恁般大事,哥哥听说后,就像三伏天喝下一碗冰水,直从头爽到脚。”
这位柴大官人,是在一个月前,通过东京客商,了解到的纵火刻字案。
在官府下发的逮捕公文中,张三虽然只是个执行者,却最得柴进看中
他贵为前朝皇族后裔,自然对那些个朝臣无感。
赵宋夺了柴家的天下,却又被张三刻字批的体无完肤。
这在柴进看来,是变相帮自己出了口恶气。
而张三,也有意结交柴进。
此人号称当代孟尝君,专爱收养门客,虽然收的多是些欺世盗名之辈,却不妨碍他江湖地位高。
原著中,不少委身绿林之人,都受过他的恩惠,包括但不限于宋江、林冲、武松等人。
还有那梁山一代目王伦,更是在受他资助后,才去梁山举旗立寨的。
如果把梁山比做一家集团公司,那柴进就是它的天使投资人。
但可惜的是,首任董事长王伦心胸狭窄,没干过后面加入的晁盖。还被部门经理林冲,当成投名状,献给了第二任董事长。
而梁山的第三任董事长宋江,也被柴进帮助过,柴进如果早点上山,起码能混进前五的位置。
只可惜,他上山的时候,梁山集团已经做大。
增资扩股后,柴进的原始股份被稀释了很多,最后只勉强进了前十,算是集团财务总监。
张三对柴进有好感的原因,除了他家资巨万、江湖地位高、具备强大号召力、能帮自己提升名望外。
还在于此人的身份特殊,有柴进在,张三造反都能增加些正义性,作用和传国玉玺差不多。
但是,好感归好感,张三对于柴进的手段,倒是看不太上。
他豢养门客,资助一切和官府作对的人,却又不敢真的扯旗。
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像个被欺负的小孩子一样,来做些无用的抗争。
此人之所以诨号小旋风,大概也跟此有关,能网罗一些江湖好汉,却没什么杀伤力。
酒过三巡,柴进询问火烧东京的具体细节。
张三不做隐瞒,全部告诉了他。
连王黼、郑居中被诬陷,都没落下。
柴进本以为,张三一介武夫,只是听从文官命令行事。
没曾想,此人还有这等谋略在胸,不由对其更加欣赏。
二人谈天说地,讲述着江湖故事。
这时张三才得知,自己的名气,已经在这五十多天里,传遍了大江南北,现在稳坐绿林好汉第一名头的宝座。
法外狂徒张三郎这等奢遮绰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江湖上有名望的人不少,排在前列的就那几个。
想那山东呼保义,是以义气服人。
又有河北玉麒麟,号称枪棒无敌。
再有沧州小旋风,最喜扶危济困。
但却都不如张三这般大弄,谁能火烧东京?谁敢训斥官家?
唯法外狂徒张三郎一人也!
柴进今日喝的尽兴,又聊得颇为投机,便拉着张三就要结拜。
张三自无不从,当即斩鸡头、烧黄纸。
二人面朝东方叩拜盟誓,就此结为异姓兄弟。
……
随后的几日,柴进府中每日杀羊宰牛,大摆筵席,款待一众人等。
他和林冲交情也不错,直把林娘子当作亲嫂嫂,每逢酒宴,必让张教头上坐。
就连韩家父子,以及李四王五,他也不见怠慢,同样奉为座上宾。
经过几天接触下来,张三忽然觉得,柴进并不像原著中所述,那么的平庸寻常。
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往来商路和货物极为娴熟,再加上自幼良好的教育,文韬远非常人可比。
而且柴进常年习练武艺,每日早起打熬身体,无比自律,加上见天的带人骑马狩猎,武略亦是不俗。
张三仔细回忆原著,想起柴进曾掩饰身份去诈降方腊。
他只靠口才,便征服了方腊下面的一众官员,最后还被招为驸马。
还有后来,阵前斗花荣、关胜、朱仝三人。
虽说是在演戏,但若没有一身好武艺傍身,又怎能瞒过方腊下面的一众彪悍部将?
张三觉得,柴进上梁山后,大概是在有意藏拙。
究其原因,估计是不想出头逞强,从而无端搅和进权力斗争中。
……
又一日,柴进拉着张三的手,来到了一间密室。
“此乃誓书铁券,有了它,我柴氏嫡系族人,可罪而不刑。”
对于大宋来说,柴氏一族就像是牌坊,一个体现气度的牌坊。
有这誓书铁券在,便能粉饰得国不正的事实。
“还有这个,敕额金牌,乃徽宗临政大位时加赐,有此物傍身,寻常官员不敢拿人。”
“铁券事关全族,不能予你,但这块金牌,望贤弟收好。”
柴进说着,便把那面金牌,塞到了张三手里。
张三心下感动,只觉得胸口热乎乎。
但如此贵重的物什,他自不会凭白收下。
当即推辞:“哥哥好意,小弟心领,但我若拿了,只会连累于你,还请哥哥收回。”
“还有,小弟既然敢给官家刻字留言,便没打算偷安市井。”
柴进闻言,直勾勾的盯着他:“弟弟打算委身绿林?那梁山王伦曾受我恩惠,你若有意,可去投他。”
张三抱拳道:“不劳哥哥牵挂,小弟自有安排,等我先护送林娘子去梁山,见了林教头之后再做打算。”
“哥哥如此诚心待我,小弟也不瞒你,落草为寇只是权宜之计。”
“对以后的路,小弟有清晰的认知和规划,在当下这个处境,说逐鹿中原为时过早,但割据一方之心,自出了开封府,便已迫不及待。”
张三说完,目光如炬的望向柴进,也在看他作何反应。
两人就这么互相看着,忽然都笑了起来。
“你之心思甚合我意,哥哥困顿沧州,有心无力,只能资助些带罪之人,以图给赵宋找点麻烦,但却都是小打小闹,相助之人所谓大弄,无非占山为王。”
“如今你既有雄踞州府之心,那我这个当哥哥的,便是倾家荡产,也要助你成事。”
张三等的就是这句话,遂拱手再拜:“能得哥哥相助,小弟在争雄的路上,又多了一层把握。”
二人当即盘坐在密室中,柴进扯开一张舆图,张三举烛而索。
“来吧,好贤弟,你想在哪起事,跟哥哥说,我帮你参谋参谋,别的不论,只要是你认定的地方,我先把商路铺过去。”
此情此景,有道是:
昏君佞党乱当朝,市井狂徒义胆豪。
冲天烈焰焚宫阙,谏言惊雷震帝韶。
柴氏难容窃国恨,画地沧州困为牢。
前朝贵胄倾金助,一炬燃成霸业高。
Ps:
求收藏,求追读。
新书启航,数据代表一切。
感谢各位好汉捧场,给大家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