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在神雕修仙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谁堪问鼎,宰执齐鲁?

暮色渐沉,孔府庭院里灯火点点,照亮夜色。

竹影婆娑间,许清一身青衫,昂然立在阶上,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位孔氏在山东武林之中的话事人。

孔令明此人岁数大约四旬,眉目疏朗,气质儒雅。

若是他再把腰间兵刃卸下,手上拿上一卷书或是一把戒尺......

任谁过来,都要把他当成是书院里执卷吟诗的夫子,而不是什么行走江湖的武林人。

但许清只是眼睛一搭,就注意到此人脚步轻盈,步履沉稳。

他敢断定,这孔令明身上定然修炼有上乘内功,且内力造诣极深厚,绝不在甄志丙赵志敬二人之下!

听到寒暄,许清微微一笑,拱手回礼道:“孔前辈!久闻叔父‘绿竹君子’大名响彻江湖,今晚拜访,实在是小子失礼,贸然前来。”

孔令明面色和蔼,说道:“许公子说的这是什么话?”

他亲热的拉住许清手臂,又将他引入府中:“此处不是说话地方,我已备好酒席,咱们进屋再说。”

二人把臂同行,一路寒暄着进了主会客堂。

屠北竹则略退一步,十分有分寸地跟在许清身后,亦步亦趋不发一言。

主堂中灯火通明。

原本侍立在侧的仆人,在备好酒菜后早已悄悄离开。

孔令明所言不假。

二人进来的时候,黄花梨木的饭桌上已经布置好了盘盘珍馐。

甚至,孔家人还考虑到了全真教弟子的戒律,做的都是些不在五荤三厌中的素斋菜肴!

许清察觉到这些细节,心中一凛。

他不禁暗自嘀咕道:看来这是有备而来啊!等下这孔令明,不会跟我搞什么‘摔杯为号’的戏码吧?

许清瞄了眼左右屏风,只觉两侧空间狭窄,不见人影,想必应该是藏不下多少刀斧手的......

其实。

孔家能知道自己这边的情报,推算出镖队每日的行程和位置,然后早早留出时间,在府中等候上门,许清不觉奇怪。

但孔令明这般大张旗鼓地,做出这样一幅把酒言欢,大宴宾客的样子。

要说里面没有什么事情......

那许清敢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他隐晦地和屠北竹交换了个眼色,彼此都示意对方小心行事,然后落座客位。

孔令明笑意温和,似是没察觉到二人之间的交流。

他坐在上位,主动问候道:“我听闻,贤侄前年离了鲁地,去了终南山全真教求道?却不知拜入了哪位高人门下?”

“叔父消息果真灵通!”

许清客套一声,回答道:“拜师一事......其实里面因缘际会成分居多,我算是运气好,恰好拜入了长春真人的三弟子,李志常道长门下。”

“长春真人......原来是丘处机丘真人!”

孔令明瞳孔一缩,不知想到了什么,笑意愈发浓郁。

他欣然道:“全真仙长道法精深,可惜我碍于族中事务,轻易不得远游。不然定要去终南山和诸位道长扫雪烹茶,论道谈经!”

许清闻言,也露出一个公式化的交际型假笑:“会有机会的!只是孔前辈,届时您可务必要允许我在旁端茶倒水,侍奉诸位师长,聆听圣人大道!”

孔令明哈哈一笑,谦虚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论道而已,大家各有所长,何来师徒弟子一说?”

屠北竹全程旁听,根本插不进一句话。

他只能跟着摆出一副微笑脸,感觉自己的脸都笑成一面盾牌,马上刀枪不入了。

老屠这会儿,心里对许清佩服不已。

心想还是大公子会说话,能和这种文化人讲上这么多文绉绉的废话.....

换我上去,要么打直球狠拍孔家的马屁,要么就举着酒杯解开裤带,直接划拳开喝了......

管你个屁的子曰父曰的......

江湖势力之间虽然也有人情世故,但可没他俩这么复杂!

几人说说笑笑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许清以茶代酒,举杯说明今天的来意,为去年泰山剑派一事,向出面调停的孔家道谢。

孔令明连道客气,随即又轻抚酒盅,笑道:“贤侄,你回来的晚,可知晓其中细节了?”

许清一怔,望向屠北竹,见他也是面色迷茫,不知所谓,便坦率答道:“我只知是那泰山派妄自尊大,受了青城派的好处与支使,与蓬莱派别了苗头。后又草率动手,最终误伤到了我家行镖的镖局伙计。”

孔令明抿了口杯中的兰陵春,摇头晃脑大笑道:“非也非也!个中内情,岂是如此简单?”

屠北竹和许清对视一眼,齐齐皱起了眉头。

孔令明喉结滚动,咽下清冽酒液,才起了个高调,淡淡道:“二位以为,如今的山东,谁堪问鼎,宰执齐鲁?”

许清心脏猛地一跳。

说实话,孔令明的话音落下后。

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对方要学曹孟德青梅煮酒,和自己来个论山东地界的武林英雄呢!

但他心下思绪急转,很快便明白对方说的,压根不是江湖这摊子小事,同时认清了自己家族的实力定位。

孔令明所说的,是山东两路二十一州的权力归属,百万平民黎庶的身家性命!

这个问题,屠北竹自然没资格说话!

酒桌上也只有代表许家的自己,和代表孔家的孔令明,才有资格勉强回答!

许清思索片刻,审慎答道:“蒙元之下,孔与李,共山东。”

这个孔,自是不必多说。

而后面的李,则是一个人,名叫李璮。

此人便是当下山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蒙古人亲自册封的“山东行省大都督”,掌握鲁地和胶东半岛的军政大权。

只不过比起这个名字,许清其实更熟悉他妈......

即红袄军的四娘子,号称‘一杆梨花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女将军杨妙真!

连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后世所著的兵书《纪效新书》中,都夸赞过杨妙真的枪法高妙。

“非也非也!”

孔令明又连连摇头,神色既满意又遗憾:“依我看,这后面还要多加一个许字!”

许清闻言,只是笑笑。

别人不知道,但他作为许家少爷,自己还不知道自家是什么成色?

许家传承百年,确实势力庞大。

但影响力仅限于山东东路的登州、宁海州两座港口附近。

而放到山东的菁华部分,比如西路的济南府、东平府等地,许家就不太行了。

孔令明见他不信,便叹道:“贤侄,我此言非是信口开河。你归来山东的时候太短,不知道其中隐情。”

他晃了晃酒盅,理了理思路,缓缓道:“李璮都督近几年来,一直奉蒙古人的命令,往登州、宁海州两处迁移百姓,同时大兴土木,有兴建港口之意。”

“倘若有朝一日,登州宁海州如济南府、大名府一般繁盛了起来,许家还当不得这个名号么?”孔令明笑意吟吟。

‘李璮?兴建海港?’

听见孔令明这话,许清脑海里灵光一闪,瞬间捕捉到了某些灵感。

他历史不错,前世又酷爱看网文小说,所以对蒙古三次攻宋的经历大体上知道一些。

眼下这会儿,应该是蒙古第一次攻宋濒临结束。

蒙古人兵分三路,从四川、两淮、京湖三片战场,挥师南下。

这一仗蒙古人在四川这边大胜。

兵锋一路披靡,几乎打到了重庆府。

宋朝的无数将士殉国,当地百姓妻离子散。

就比如他刚下山那会儿,和丐帮一起救下的那个形迹有些可疑的曹书兰,就是宋朝名将之后。

可惜四川这边虽然进度喜人,但其余两路,蒙古人都被南宋派出的‘最强打野’孟珙打的抱头鼠窜,连连丢地失城.....

第二次攻宋,则要在十多年后。

蒙古骑兵千里迂回,从四川边境直插云南,好不容易拿下了一灯大师的老家大理,令宋朝腹背受敌。

蒙古人就认为,这次肯定算稳了吧!

结果呢?

蒙哥大汗在襄阳城下,被杨过用飞石直接在万军之中弄死。

(正史是钓鱼城)

最终蒙古大军再次铩羽而归,这一战也是《神雕侠侣》中的尾篇,紧接着的就是众人前往华山三论。

而第三次攻宋,在原著中没有交代。

但不出意外,肯定还是元世祖忽必烈亲自统军,全力猛攻襄阳。

按照百年后张三丰所说,这一战任凭郭靖武功盖世,黄蓉智计百出,最终也无力回天。

一生为国为民的郭大侠死状凄惨,后来只留下了一个孤苦飘零的小女儿浪迹天涯,最终在峨眉出家终老。

这三次攻宋,其实都有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蒙古人三次攻宋期间,所有的战果基本都是陆地作战得来的!

硬要说唯一能和海船港口扯上关系的,除了最后的崖山之战,就是文天祥在被俘时写下的那首《过零丁洋》了!

所以说,蒙古人在这个阶段,是根本不看重海军的。

一直等到五十年后,元朝建国。

日本拒绝了向大元帝国称臣后,忽必烈才下令开始组建舰队,远征大海。

许清目光闪烁,心里思绪变幻不止,已然隐约摸清了其中脉门。

李璮所谓的奉蒙古人之命,恐怕不实。

“兴建登州海港?”

他心中悸动,面上则始终保持着平稳。

许清看向孔令明,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用言语试探道:“叔父意思是,李璮想要配合蒙古人在海面围攻宋廷?”

孔令明闻言,又饮了一杯酒,脸色熏红,摇着折扇哈哈笑道:“非也非也!”

‘非也非也......’

‘你究竟是姓孔还是姓包?干脆改名叫孔不同算了!’

看见孔令明在那里摇头晃脑,嘴上还一口一个‘非也非也’,许清心里就十分的无语。

要不是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测,高低要上去给这个货两巴掌。

一边的屠北竹听着二人的说话,却是一头雾水,满目迷惘。

他本以为泰山剑派去年年底来找自己的麻烦,起因是武林门派之间的争斗,只是不小心误伤了自家镖局而已。

但听这孔令明和许清的对话,恐怕当中还另有隐情!

而且,这隐情还牵扯到了当下的山东军政府!

屠北竹心中顿时忧虑不已。

自古以来,江湖人就不愿意和官府中人打交道。

又想起自家公子明日就要登泰问剑,本来还信心满满的他不由暗自揪心,后悔自己当初事情处理的不到位,最终把许清牵扯进来。

‘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我该如何向老爷交待哟!’他心里悔恨连连。

酒桌旁,孔令明长吁一声,另起话题:“贤侄,你可知那红袄军的上任领袖,四娘子的丈夫李全,是因何而死的?”

许清神色淡淡。

这他就不知道了,毕竟他又不是什么历史系毕业的。

屠北竹则收敛起心中的忧愁,适时插话道:“公子,据说李全当初是被南宋朝廷暗害,最后被长矛给搠死的!”

许清心中暗道一声果然。

随即佯作恍然状,问道:“这么说,莫不是李璮有......不轨之心?”

李璮如今的势力,基本继承自已经去世的杨妙真。

而杨妙真的部下,则大多出身于红袄军。

红袄军是抗金农民起义军,其最初始的老领导,杨妙真的丈夫李全,在赵宋‘南狩’之际,一度得到过宋朝的加封。

后来局势稳定,传承了老祖宗赵大‘重文轻武’优良品德的南宋皇帝也出尔反尔,继续大力压制着红袄军的军力发展。

等到宋蒙金三国对峙时期。

李全看穿宋廷心思。

他表面归附于宋朝,以取宋朝钱粮。

实际上则阴附蒙古,两面三刀,往往贸易货物输入蒙古,私下大力治舟师,以图东南地区。

可惜最终兵败,死于宋朝的讨逆军队之中。

受他这件事的影响,整个红袄军嫡系,无论是对蒙古人也好,对宋朝也好,都处于极度不信任的状态。

孔令明拍掌,肯定道:“不错!贤侄果然聪慧!”

他站起身,冷笑着道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李璮此人两面三刀,狼子野心,他虽然贵为山东都督,还娶了蒙古的公主,但内心里却一直没什么安全感。”

“此次兴修港口,朝东路的诸多州府迁民迁户,便是在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一条退路!”

屠北竹闻言,浑身颤栗。

心说难道山东又要再起战火?

又听孔令明漠然道:“贤侄的家族,在登州、宁海州等地盘踞了百多年,势力广阔,根深蒂固。你们说李璮放心在自己的退路上,留这么大一个隐患么?”

许清手指在酒盅处轻轻一敲,接过他的分析,淡淡道:“而眼下宋蒙正开战,李璮麾下士兵要留守在徐州一带,无力班师。所以泰山剑派,就是他寻来试探我们许家的马前卒!”

好似晴空霹雳一般,许清话音落下,堂内气氛顿时一寂!

夜色幽幽,晚风清凉。

但屠北竹乍闻这等石破天惊之言,手腕却不自觉一抖,浑身止也止不住地出了一层细密冷汗!

孔令明盯着许清看了几个呼吸,见他面色不变,静如平湖。

便由衷地称赞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贤侄聪慧过人,更难得的是有这份远超常人的气度,难怪会被丘处机真人看中。”

他话语一转即收,又提醒道:“明日贤侄登临玉皇顶问剑,务必要小心谨慎,泰山派那边恐有高人以为臂助!”

许清心里肃然,拱手道:“小侄省得!多谢叔父提醒!”

#

#

拜别孔令明,出了孔府后。

屠北竹跟在许清身后,嘴唇嗫喏。

“大公子,要不然咱们还是.......”

许清听出他话里的意思,笑道:“老屠,拜帖都已经递了过去,哪里有反悔的道理?”

屠北竹毫不犹豫地回道:“公子尽可以把此事推到我身上来!反正我老屠银子也赚够了,以后大不了躲在镖局里养一辈子老!”

许清却是不回话。

他心有所触,瞬间转身回眸,眺望了眼身后的孔府。

那里有一道极为模糊的身影从檐上一闪而过,快如鬼魅,几不可察。

这种轻功,比起李莫愁还要高出好几截,实在是惊世骇俗!

‘这人......之前是在看自己?’

许清心里想着,同时又拍拍屠北竹肩膀,笑道:“放心吧,有大名鼎鼎的孔家坐镇,咱们输不了。”

说罢,也不等屠北竹回话,他便抬头望向天上的一轮明月,忍不住感慨道:“历史的车轮,当真是滚滚而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