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9章 拜师娶妻
由不得周昕不怀疑。
这些政令行文老辣,字字珠玑,既有大局之谋,又兼顾细节之策,堪称滴水不漏。字里行间,透露出制定者深厚的阅历与智慧。
严氏少君今年好像只有十九岁吧,又怎么想得出如此严谨而又周密的政令呢?
周昕心中疑云密布,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严毅,仿佛是想从他身上窥出一丝端倪,不过对方一脸的从容淡定,倒是让他愈发捉摸不透。
仔细想来,这些政令确实是他生平仅见,也从未在哪本经书上看见过。联想到严毅如此年轻,就已干出击败朱治和王朗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来,也只能将对方归纳为天才了,心中不禁信了几分。
心念电转下,周昕望向严毅的目光顿时大为不同,坐直身躯,俨然一副面对大才、讲经论道的架势,语带一丝请教地道:“请问少君,少君将部分杂税合而为一,固然简便,也可减少官吏盘剥。但是在下发现,还有一些杂税也适合归入一体,少君为何不将这些杂税也取消呢?”
严毅如实答道:“方今乱世,多有战事,不宜操之过急,若调整太过,恐生事端。”
周昕明白了,对方是担心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引来反噬,打算以温火慢煎。
他施政多年,对此深有体会,不禁叹了口气,继续问道:“少君既将部分杂税合而为一,又缩减了算赋等税种的征收年龄范围。难道就不担心赋税减少,入不敷出吗?”
严毅将自己的人丁流动论和对方说了一遍,接着又道:“手工业与商业,乃财富之源。若能善加引导,必可成为赋税的重要补充。我有意根据各县情况,设立工坊,发展织造、渔业、冶炼、陶器等手工业,修路铺桥,加深商贸流通。既可增加百姓收入,又能充实府库。”
周昕闻言失色,惊呼道:“少君不可!重农轻商乃国之根本。岂不闻齐亡衡山之事乎?”
齐国覆灭衡山国一事,发生在八百多年前。当时的衡山国,是一个很擅长冶炼和制造武器的国家。虽然国力不如齐国,但也并不弱小。
齐国为了吞并衡山国,便精心策划了一场‘贸易战’。先是集中资财,大量收购衡山国出产的武器,导致衡山百姓纷纷放弃耕种,以冶炼、制造武器为业。国内所需的粮食,则从其他国家购买,毕竟手里不缺钱,主打的就是豪横。
如此过了两三年,衡山国的百姓越来越富,但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耕种了。于是齐国又开始高价从诸国购买粮食,导致粮价大涨。即便是衡山国百姓将贩卖武器赚来的钱,全都用来买粮,依然不够果腹。国内饿死者无数,很快就开始发生动乱。
于是齐国趁此良机,联合鲁国,发动灭国之战,迅速将颇为强大的衡山国一战覆灭,瓜分殆尽。
这件事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之后,各国纷纷意识到,只有农业稳定,国家才能稳定。商业固然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但也很容易引发动乱,损伤国本,以致亡国。于是越来越重视耕种,渐渐形成了重农抑商的国策。
所以,重农抑商绝非只是愚民这么简单。
严毅自然知道这件事,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后世之所以商业发达,乃是因为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可以轻松养活所有人的程度。而眼下这个时代,粮食产能极低,再加上战争、疫病、灾害等因素,一旦耕种的人稍为减少,立刻就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而买不起粮的那部分人,就会成为动乱的根源。
他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周昕过多讨论,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一句:“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不会对民间开放,乃是官营。耕种自然是最重要的,此乃根本,不会动摇和改变。”
周昕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又针对其他政令与严毅讨论起来。
严毅耐着性子,陪他聊到深夜。
此番为了招揽周昕,他谈到了一些平日里很少和人提及的话题,若是此人不受招揽,也只有忍痛将他杀了。
周昕则是越聊越心惊,他发现严毅对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和兴亡有着极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对当下的时政利弊也知之甚深。仿佛一道深不见底的深渊,越是深入探究,越是感到其深不可测。心中不禁升起荧光与皓月之感,对其乃制定政令之人再无怀疑。
他心中暗想:“此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与格局,实在令人惊叹。将来能够安定天下的,除了曹孟德、袁本初以外,恐怕就非此人莫属了。”
不知不觉间,他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严毅那些爱惜百姓的思想,与他可谓是不谋而合。
聊到兴奋处,在严毅有意的引导下,周昕俨然已经是站在严毅的立场考虑问题了。
比如此刻,严毅装出一副黯然神伤的摸样,感慨自己的出身很难得到士族的认可,周昕居然主动给他出主意:“少君不妨拜一名师,再娶一贵女,以此广结人脉,结交士族。只要走出第一步,得到部分士族认可,以后便会越来越顺畅。少君有地有民有粮有兵,更有安定黎庶的大志,难道还怕没人前来报效吗?”
严毅闻言大喜,请教道:“周公高见,令我茅塞顿开。只是不知以周公之见,我当拜何人为师,娶何人为妻?”
周昕轻抚胡须,略作沉吟,缓缓道:“少君之师,须兼备学识、名望与人脉,三者缺一不可。少君既然立足于江东,眼下最合适的,不外乎一人。”
严毅急不可耐地问道:“何人?”
周昕一字字道:“盛宪!此人博古通今,名扬江东,又曾担任吴郡太守,门生故吏遍布江东,友人亦多为名士豪杰。少君若能拜他为师,一切难题将徐徐可解。”
严毅听罢,脑中如惊雷炸响,豁然开朗,仿佛拨云见日。
他朝周昕深深一拜,语气诚挚地道:“周公之言,令我如醍醐灌顶,毅拜谢!”不待周昕回礼,接着又问:“再请周公赐教,在下当娶何人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