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跟着气运赚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9章 产业链成型

会议结束,正好到了午饭时间。

林虎本想借此离开,不想被县长一把抓住,说什么都要留他下来吃个午饭再走。

盛情难却,在一众县领导的簇拥下前往食堂。

一路上,其他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他们纷纷打听被县长和副县长夹在中间的年轻人是什么来头。

“诶,丹丹,你看!”不远处,两个从楼道下来的年轻姑娘,其中一个留着短发的姑娘指着林虎一行人,对身旁一个长发披肩的姑娘吃惊的说道。

“这么年轻,他也是今年来的新人吗?”韦丹丹打量着林虎,却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诶,黄梅,你就不觉得那个人有些奇怪吗?”

“奇怪?”黄梅闻言仔细的打量着林虎,好一会才摇头道,“我没有感觉他有什么奇怪的啊。”

“算了,咱们去吃饭吧,反正都在一个大院里的,总会有认识的那天。”韦丹丹轻声说道。

县里的一众领导同时进入食堂吃饭,自然引起了正在吃饭的众人一阵骚动。

他们惊愕的看到,副县长亲自找碗,县长亲自打菜的震撼一幕。

林虎感到很不好意思,但又不能拂了二位领导的好意。

好在吃饭的时候是在一个房间里,这才让他轻松了些。

但就凭今天这一幕,就足以让他在县政府里声名鹊起。

很快,林虎的身份等各种信息就在县政府里传开。

“什么啊,原来是一个农民嘛。”办公室里,黄梅面露一丝不屑。

“但这个人却能得到县领导们的赏识,我觉得不可小看。”韦丹丹看法不同。

“算了吧。”黄梅摇头道,“他既然不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就会很少。况且以后咱们还是要调回去的,不值得为这样的人浪费精力。”

韦丹丹仔细想了想,觉得黄梅说的也对。

几天后,南山县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小组。

由副县长当小组组长。

专门负责大棚种植基地的事。

韦丹丹也被调进小组,负责和兵工厂对接。

她没想到,自己很快就和林虎接触上。

林虎第一次见到韦丹丹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惊讶。

他从她身上感受到一种清高的气质。

这是读书人独有的。

而且感觉她的学历还不低。

“韦秘书,是大学生吗?”

“是的。”

“喔,那是本地人吗?”

“不是。”韦丹丹面带浅浅的微笑。

林虎心中一愣,迅速的将她划分为难以接触之人。

她的笑容,看似礼貌,却带着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

他可太熟悉这种笑容。

“她不想透露自己的信息,那就公事公办即可。”

想到这,林虎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翻出一沓资料放在桌上。

“这些资料是副县长要的,是建设大棚的详细数据,麻烦韦秘书将这些转交给副县长。”

韦丹丹逐一清点后,又核对了一番。

林虎见状本想赞扬几句,但最后只是微微点头便告辞离去。

离开县政府大院,又去大棚基地看了看,和林大龙林冬梅聊了聊,他才驱车回到兵工厂。

还没进办公室,就听到韦萍的声音。

“林总!鱼苗有消息啦!”

“什么?快,快说!”

“王班长来电,说找到了四大家鱼的鱼苗,不日将启程回来。”

“好,好啊!”

林虎喜滋滋的搓了搓手,一个多月了,总算有鱼苗的消息。

“给林总工去电,要他。。。。。。诶,算了,我自己跑一趟。”

林德宝不在办公室,他是闲不住的人,此刻在养鱼场里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

林虎急吼吼的找到他,询问了养鱼场的情况。

“已经稳定运行10天。这一次,不会再出现问题。”林德宝笑道。

养鱼场刚开始运行的时候,问题不少。

都是全新的设备,让他耗费了很多心血。

历经多次改造,调试,现在设备已经稳定运行10天,目前一切正常。

“好,外出找鱼苗的王班长他们已经找到鱼苗,过几天就会回来。”有了林德宝的保证,林虎的心里也踏实许多。

二人在鱼池边交流一会,林虎忽然想到了什么:

“哦,对了,林老师,发酵设备研制的怎么样?”

“已经研制出来了,就等着你去验收。”

“走,去看看。”

养猪场后面,新建了一个相当于6个篮球场大小的简易大棚。

大棚采用钢结构设计,顶部还是用瓦片遮挡。

没办法,这个时候南山县城没有彩钢瓦。

从别处购买的话,又不划算。

用石棉瓦,又不安全。

几经考虑,大棚顶部还是采用传统的瓦片。

大棚下面,三个大大的铁罐尤其显眼。

这是发酵设备的重要设备。

林虎沿着一个铁罐查看,听着林德宝的介绍。

“这些铁罐,一次能装1000斤的料。上方有一个观察和出气口,能观察发酵的情况,热气也能从那个口子排出。”

“又是经过计算吗?”

“不是。没有数据支持,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后,最后才确定铁罐的尺寸、转动的速度和放料等情况。”

林虎微微点头,摸着铁罐冰冷的铁壳:“林老师,马上进行实验,确保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没有问题。”

“嗯,待会我就安排。”

发酵设备,是林虎规划的产业链中的重要一节。

各种禽畜的粪便,各种蔬菜的腐叶烂叶,甚至是食堂剩余的饭菜,都可以投入发酵罐里发酵。

这些都是优质的肥料,怎么可能浪费。

相较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堆埋法,用发酵罐发酵的办法不仅时间快,效率还很高。

最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味道很淡。

林虎和林德宝在发酵车间聊了一会后,才慢慢悠悠的回到办公室。

他从抽屉翻出一本笔记本,翻到发酵车间这一页。

“有了发酵车间,整个产业链的框架就成型了。”

“骨架算是弄好了,接下来就是长肉。”

“长肉。”林虎摸了摸额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又一个高峰要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