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从嘉元城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9章 前往极西

阳关城位于刹云国西部,乃是沙漠边陲的一座小城。

此城常驻人口也只有约摸十六七万,但却是却有近半的人都从事着买卖贸易。

只因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商路节点,不但联通着穆兰草原、九国盟和正道盟几个大的势力,还可向西直通极西之地的两国。

向西出了阳关城,便是飓风沙漠,而飓风沙漠万里之外,便是极西两国。

今日阳关城集市相当热闹,有三四千人聚集在此。

只因有一支大型商队要出关,此时正在做出关前的最后准备。

此时正在往一匹黄棕色骏马鞍鞯上,挂水袋的汉子忽然被人叫住。

“赵把头,项大把头叫你过去一下!”

“好的,知道了,我就过去。”

这名精壮汉子先是大声答应了一句,接着小声对身边的少年叮嘱道:“阿俊,把水袋等的检查好,千万可不能马虎。”

“阿爹,我晓得!”少年的面盘儿像从汉子脸上扒下来似的,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后辈。

汉子在少年的肩膀上拍了一把,之后这才迈步向集市中心走去。

一路上所见之人纷纷向汉子行礼,口中说着“赵把头好”之类的话。

像这种跑远途的商队,通常都需要护卫,而护卫的头头,就被成为把头。

之所以被叫做把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商队护卫,与普通护卫不同。

别的护卫或者保镖之类的,都是提前商定价钱,赚的也算是有定数的钱。

并且也要提前把数额讲好,有很多还需要提前预付一部分定金。

而阳关城这边的商队护卫,则规矩截然不同,他们赚的并非“死钱儿”,也不需要提前预付费用。

所有准备前往的商人,都可以随意加入这支商队,护卫也会保护他们的安全。

至于费用并不讲死,而是所有商户所赚的利润,护卫都会抽走一成。

别看只有一成,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

因为跑远途经商,往往会有数倍甚至是十倍百倍的利润。

当然了,护卫干的是刀头舔血的买卖,路上有劫匪野兽之类的,他们都要真刀真枪的上去拼命的,属于脑袋涮到裤腰带上,才能把这钱挣到手,所以再多也不多。

正因为采用的乃是这种拿干股的形式,所以护卫里面的大小头目,才又被称作把头,其实也有点垄断的意思在内。

不过垄断不垄断的也就那么回事,毕竟也不是谁都能当把头的,身上没有点子硬功夫和例如识途、寻水、望天之类的本事,那想做把头也做不来。

毕竟走长途可不比只出去几百千把里路,那是一走就要走几年时间的。

带着几千人出去,就甭说动刀动枪和土匪野兽拼命的事儿了,没点子人情世故,就这几千人的内部矛盾,就能让人崩溃。

这时那个被人称作“赵把头”的,来到了一个身材更加魁梧雄壮的人身前。

这赵把头本身已经身材很高了,而对面之人却比他还要高出多半个头,此人便是这支护卫队的头领——项大把头,项雄。

项雄此人生的膀大腰圆,蜡黄的脸上还生着淡黄色的连鬓胡子,因此有个绰号,人称病虎项雄。

当然大多也只是背地里这么叫,当面谁不得喊一声项大把头!

此时赵把头来到项雄身前,叫到,“大当家,你找我。”

这“大当家”三个字,是他们内部的称呼,只因这份行当是他们三兄弟一起干起来的。

除了老大病虎项雄和老三泼风刀赵刚之外,还有个老二草上飞李信。

原本这份家业,传自项雄祖上,但到了项雄手中,已经没落了。

是项雄重整旗鼓,先后收编了阳关城里的同行,李信就是那时候并入到项雄手下的。

后来七八年前,赵刚凭一身好武艺,得到了项雄的赏识,因此坐上了三当家的位子。

“老三,你来的正好,大家准备的怎样了?”见赵刚来了,项雄便高声问道。

“回大当家的,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那就好,让大家最后准备准备,马上就出发!”

高声说完了这句后,项雄把赵刚拉到一侧,小声对他道:“老三,也不知怎么回事,我这右眼皮直跳!”

赵刚听了看着项雄,停顿了一会说道:“大当家是这几日操劳过度,所以才会如此,不必多心。”

“哎,希望如此吧!老三你是不知道,每次临出发前,我这心里都和十五个水桶打水一般,七上八下的,就怕路上会出事!”

赵刚自然能理解项雄的心情,但马上就要出发了,他也只能安慰道:“能出什么事呢,这条路是咱们走熟了的,惯常也没出过什么事,这次自然也是如此。”

“哎!希望是我多心了吧,我已经叫老二带五十游骑先去探路了,你最后再转转看一下,如果大家都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

赵刚听后又安慰了项雄几句,这才把身形穿入人群之内,到处看了一番。

此时在场的这些人,自然并非都是要西行的,还有些帮着打杂和送行的在内。

而等到项雄站在高处把大手一挥,宣布出发之后,

一支一千五百多人,外加五六千匹骡马骆驼的庞大商队,就此踏上了西行之路。

一时间吆喝声,牲口的嘶鸣声响成一片,扬起的沙尘,连成一条腾空的土龙,经久不散。

而那些送行人中的老弱妇孺,也是站在城外久久不愿回去,很多人此时方才啜泣出声。

这一去,虽是怀着发财的梦想、打着赚大钱的名义,但真实却是不知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归乡里。

这条为人所称道的发财路、暴富路,实则却也是一条不归路,那滚滚黄沙之下,也不知掩埋了多少白骨。

正是西出阳关无故人,黄沙之下尽离魂,昨日青丝今白发,不见情郎再回门。

而就在这批人离了阳关城五日之后,一道身影出现在了阳关城城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人正是一路匆匆而来,先后跨越了东裕国、刹云国等多地,最后才来到阳关城的厉虎。

他因此处也名“阳关”,恰也是西行必经之处,记忆中的一些片段再次清晰起来。

故心有所感,这才不由自主的轻轻念出了这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略微感慨了一番后,厉虎这才腾身而起,真正踏上了去往极西之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