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格式塔疗法基础训练
第2章 现象学的觉察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概述
格式塔疗法的觉察是一种基于现象学的方法,所以在进入觉察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先谈谈现象学。
现象学是在20世纪兴起的哲学思潮,最初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rl)创立,后来被应用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存在主义哲学也是借鉴了现象学方法发展而来的,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Heidegger)、萨特(Sartre)等。
要对现象学下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通常需要很多哲学方面的背景知识才能对其有所把握。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格式塔学习者常常会见到与现象学有关的内容,但总是感到一知半解、不明究竟。作为一本心理咨询方面的书,我们不打算在哲学领域班门弄斧,只想澄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常见的误区,目的是帮助学习者领会现象学方法的核心思路,以便在格式塔疗法中更好地应用它们。
对现象学的常见误解,是从字面上将“现象”简单地理解为客观现象。实际上,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意识,它通过可以直接体验到的现象来研究意识的结构,从而探究人类和世界的本质。
现象学中的关键概念是意向性,指的是我们的每一个意识动作、每一个经验活动都具有指向性,意识和经验总有一个朝向的对象(某事或某物)。现象学中的“现象”指的就是这个意识所指向的对象在意识中是如何呈现的。
现象学定义了两种态度,即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自然态度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世界就在那里,各种事物也在那里,我们的意向性总是指向一些东西。这是意识的自然运作状态,一切都是如此理所当然,我们甚至不会注意到这些事物是怎样发生的。而现象学态度是我们在对自然态度及其中所发生的意向性加以反思时的聚焦状态。在现象学态度下,我们注视着(look at)在一般情况下会穿视而过(look through)的东西[1]。
这就像眼睛自然是用来看东西的,眼睛没有办法看到自己是如何看的,要想了解光线如何通过角膜、晶状体,最终在视网膜成像,并且经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需要后撤到眼睛之外的地方,从另一个位置用另一双眼睛去看整个过程。这个转变被叫作“现象学还原”,也就是从自然态度转向现象学态度。还原(reduction)的拉丁语词根“re-ducere”的意思是“导引回去、保留或撤回”,这意味着从我们所关心的一般性目标离开,回到一个较特殊的点,在这个点上,我们的意向性指向意向性本身,也就是了解我们是如何意向着事物的。
在进行现象学还原时,现象学提倡“回到事物本身”,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通过直接体验来探索意识现象,以求通达意识和事物的本质,这在现象学中被叫作“本质直观”。所以,一个苹果、一块手表、一张桌子都可以成为现象学哲学家进行哲学研究的工具。与其他哲学流派相比,现象学最显著的特点是提倡“随做而识的热思”,而不是“做后才识的冷思”。
现象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大致了解了现象学方法的主要思路,即通过跳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去关注那些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容易忽略的事物,并且通过直接体验的方法进行探索,最终获得洞察。在哲学领域,现象学致力于研究人类和世界的本质这一哲学主题,而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用现象学方法探索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扩展性应用。
我们的头脑总会对周遭事物快速赋予意义,以我们熟悉的方式去解读它们。这也是意向性的另一层含义,我们总是意向着完整的、有意义的事物,会把不完整的感觉材料“脑补”成有意义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中也有相似的内容,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发现人总是在追求完整性、补全性、连续性,头脑不喜欢碎片化、模糊化、无意义的信息,会根据已掌握的概念、知识和过往经验把感知觉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格式塔。
通过这样的体验和感知过程,我们就可以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去了解这个快速的“穿视而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最初接收到了哪些原始感官素材,又是如何把这些素材组织起来并建构出意义和解释的。
例如,我们会自然且迅速地将图2.1中散乱的黑色墨点看成一只斑点狗,这就是一个赋予意义的图像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最简单、基础的知觉过程。用乐高来作比喻的话,基础步骤是用几个乐高块拼成一个形状单元,而生活中包含着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形状单元,我们会进一步用这些形状单元进行拼插,形成一些有功能的组件,它们可以随着不同的情况变换形状,有时成为人形,有时成为汽车,有时又成为其他东西。我们就是这样建构自己所感知到的世界的,还原这个十分庞杂、不断变形的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图2.1 散乱的黑色墨点还是斑点狗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将个体主观感知到的世界称为“心理现实”,在格式塔疗法中,这也被称为“现象场”,两者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象场,我们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物理学的“参考系”来理解这一点。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我们自然会以地球为参考系,认为地面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地球在以466米/秒的速度进行自转。但在这个参考系内,我们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感受到地球的自转。这就像一个具有典型自恋特质的人常常会自命不凡,认为自己优于他人,于是优越感便会从他日常的一言一行中汩汩渗出,这在他人眼里是如此显而易见,而他本人却浑然不觉。
所以,现象学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态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参考系,也就是现象场。这就像整个宇宙都处在运动中,每个参考系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一样,每个人的现象场也都有自己的加工方式,总是会受到一些制约,使我们无法绝对客观地看待世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对这种无法避免的主观性有所觉察,并探索自己的现象场,通过直接体验去了解主观上的心理现实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因为现象学态度跳出了日常的自然态度,打破了种种习以为常的定势,所以我们在刚开始接触时难免会感觉反直觉、不适应,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和刻意的训练来掌握。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悬搁、描述、水平化这三种现象学的探索方法。
现象学的探索方法
悬搁
在哲学领域,悬搁是指当我们进入现象学态度时,把自然态度中所有理所当然的信念悬置(suspend)起来,让它暂停作用。悬搁的英文单词是“bracketing”,原意是置于括号内,这个动作就十分形象了,放进括号里暂时存起来,但并不需要改变和扭转它们。
在心理过程中,我们的头脑持续不断地用一些概念和假设加工着事物,悬搁可以让这个过程暂停、定格,把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和假设先放在一边。在语言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好地体验到悬搁。下面是一个训练悬搁的练习。
练习:悬搁语言的意义
这个练习你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
准备三段音频材料,一段小语种音频、一段英语音频、一段汉语音频,它们可以取自电影片段或听力材料,每段音频两分钟左右即可。请注意,小语种必须是一种你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如法语、意大利语、韩语等。
先听小语种音频,注意你听到了什么。你会发现自己只能听到一些音节、音调、节奏,可能还可以感受到讲话人的语气、情绪、态度,但你并不能理解其含义。这时,你或许会觉察到,你的大脑开始猜测这个人在说什么,或者很快感到无聊、走神。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切身体会到大脑的运作方式,就像一只饥渴地寻求意义的野兽,尽其所能地摄取任何能够带来意义的信息。当你注意到这一点时,你可以把这种对意义的渴望暂时放在一边,去留意你的耳朵接收到的原始信息,如声音的高低、粗细、大小、质感等。这时,你已经在使用现象学的悬搁了。
接下来听英语音频,尝试用刚才听小语种音频时那种悬搁的状态,尽量不去理解其意义,只是回到声音本身,看看你能做到多少。
最后听汉语音频,同样用悬搁的态度,回到声音本身,你大概会发现对汉语应用这种方法是最困难的,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不对声音形成意义,稍微一不小心,你就听懂了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
如果你是在小组中进行练习的,那么请在听完音频后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会发现母语中的词汇和概念就像刻在头脑中一样挥之不去,我们从小形成的很多信念、价值观也是如此。通过悬搁练习,我们可以学到的是“你无法不判断”,这就是头脑运作的方式。通过概念和信念快速认识事物对我们在世界上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节省了很多认知资源,使我们不必每次见到同一个东西时都要重新认识一遍。但这种思维方式也会带来弊端,它让我们容易忽略原始的感官信息,还没有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就快速形成判断,陷入自己的推断和偏见中。
这种现象在心理咨询中也是如此。例如,咨询师如果遇到单亲家庭或在孤儿院长大的来访者,很容易形成诸如缺失、不幸、悲惨这类判断。如果你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长大,你就只能基于自己拥有父母的体验去推测少了父母其中一方甚至双方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是你所在的参考系和现象场。但如果一个人从出生起就没有父母,从来没有体会过拥有父母的感觉,那么他对此的感受可能与你的想象完全不同。毋庸置疑,这样的经历会影响他对家庭、人际关系乃至世界的认识,但我们需要悬搁自己的判断,进入来访者的参考系和现象场,去了解他是如何感知、如何赋予事物以意义的。
总之,悬搁带来的帮助是,虽然我们无法不加工、不判断,但我们可以对此保持觉察,把头脑中不断飘过的想法、念头识别出来,并将其作为一种假设,带着开放的态度去进行验证。
描述
悬搁是描述的基础,我们可以悬搁假设和判断,用一种恍若初识的态度去描述事物。在描述时,你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关注各种感官通道直接接收到的原始信息,把你所体验到的一切用直接而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不需要解释这些体验。这些感官通道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也包括身体的内感觉。
掌握描述的一个要领是,尽量多用形容性的词汇,少用概念性的词汇。例如,“我看到一个啤酒瓶”,啤酒瓶已经是一个概念了,如果来自非洲原始部落的土著居民没见过啤酒瓶,那么他所看到的就是一个深绿色、有光泽、亮晶晶的圆柱状物体,一头粗一头细,细的那头顶端有一个孔,看进去会发现里面是空的,摸起来的质地是坚硬而光滑的,手感是冰冰凉凉的。
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都非常擅长运用描述。下面是萨特在其代表作《恶心》(Nausea)中对树根的一段描写[2]。
刚才我在公园里,栗树的根深扎在土地里,正好到了我的凳子下面。我再也想不起来这是一个树根。一切语言都消失了,随着它们一起消失的还有事物的意义,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人们在它们表面上刻画上去的那些轻轻的记号……
那棵栗树紧紧地涌向我的眼睛。一层绿霉一直覆盖到了树的一半高;黑色的浮肿的树皮好像被煮过的皮革。马斯科亥泉水轻轻的声音钻进我的耳朵里,并在里面搭了一个窝,叹息声塞满了耳朵;我的鼻孔里满溢着一种绿色的腐烂的气味……我那时不用言词来想,我是用事物来思想事物的,我直接接触事物……
不论我一再重复地说“这是一个树根”,也不再起作用。我看得清楚人们不能由它的树根功能,由它的抽水泵功能转到这个,转到这层又粗硬又细密的海豹皮上,转到这个油光光的、结老茧的、固执的容貌上。功能不说明什么,它能使人大致了解什么是树根,但不是这个独特的树根。这个树根,连同它的颜色,它的形状,它那固定的运动都没有解释的必要。
下面我们会提供一些描述事物的参考性框架和条目,你可以尝试从这些维度入手练习描述身边的事物。在五感中,描述视觉和触觉是相对容易的,我们可以先从这两项开始。嗅觉的描述是最困难的,我们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概念和比喻来分享自己闻到了什么气味,如葡萄的气味、大海的气味,要想把这些描述展开,通常只能运用“酸的”“咸的”“腥的”这类高度抽象化的形容词,但它们与我们真正闻到的丰富气味相差甚远。实际上,嗅觉器官是人类最原始、最古老的感觉器官,使用嗅觉不需要高级思维活动的参与,气味带给我们的影响也是快速而直接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用语言描述嗅觉反而是最困难的,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
描述五感的维度
◆视觉:形状、体积、颜色、质地、纹路
◆听觉:音量(大/小)、音调(高/低)、音色(饱满/沙哑等)、节奏(快/慢)
◆嗅觉:香/臭
◆味觉:酸甜苦咸、清爽/油腻、鲜美/腐败等
◆触觉:硬度(软/硬)、温度(冷/热)、质感(粗/细、松/紧)、重量(轻/重)
练习:描述五感
这个练习需要在小组中进行。
(1)综合运用五感描述:每位成员选择一样物品,不要给其他成员看到,成员轮流描述自己的物品,尽量使用直接体验到的五感信息来形容,其他成员可以觉察当听到描述性信息时,自己的头脑是如何加工的。
(2)单一感官通道描述:每位成员选择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先悬搁所有概念,充分运用嗅觉去闻这个物品散发出来的原始气味,然后尝试尽量多用形容词,少用概念来描述自己所闻到的。
同理,你可以将这个练习运用到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对比自己的不同感官通道的感受和描述能力有怎样的差异。
轮流完成描述后,请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水平化
水平化是指场域内的一切事物同等重要,包括缺失的事物。咨询师尽量不对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假设和预判,而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给予同等注意和重视。
由于感觉器官感知信息的方式和注意力局限的影响,我们总是无法同时感知到所有事物及事物的所有方面,如图2.2这个立方体,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我们都只能同时看到它的三个面,而其余三个面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会自行脑补出背后的三个面,把它识别为一个有体积的立方体,而不是三个平行四边形。这在现象学中被称为“显现”和“不显现”,类似于场论中的图形和背景。
图2.2 立方体
这是我们自然感知世界和组织现象的方式,通过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感兴趣的事物上,让这些事物浮现为图形,而其他没有被注意到的事物则隐藏在背景中。但是,如果我们形成了特定的注意习惯,就会固化对场域的组织,使一些被忽略的信息总是无法被看见,这就是“选择性注意”。只有把事物的各个方面都考虑进来,它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才有可能被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所以,水平化的作用是,咨询师通过对自己的注意力分配有所觉察,有意识地留意场域内的所有元素,让背景中的事物有机会浮现出来。
运用水平化意味着咨询师觉察自己如何根据当下的兴趣和关注点形成图形,并且保持一种背景感,知道在当下的注意范围之外,总有其他东西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注意力的聚焦程度和灵活性来培养水平化能力。例如,在观看一部激烈的枪战片时,你的注意力往往会窄化,完全投入电影中,对周围的事物浑然不觉。你可以留意自己在这种注意状态下的身体感觉和头脑运作,并把它记录下来。相反的一种情况是,你坐在河边的露天咖啡馆享受一段惬意的午后时光,此时你的注意力可能会比较分散,没有停留在特定的东西上,视线随意地扫过天上的云朵、河中的水流、河边散步的人群。同样,你可以留意自己在这种注意状态下的身体感觉和头脑运作。经过这样的刻意练习,你可以对自己的各种注意状态更加熟悉,进而有意识地进行识别和调整。
练习:觉察和扩展注意力
对你现在所处的房间进行现象学探索。这个练习你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
第一步,先跟随注意力的自然变化,留意注意力如何在不同的事物上自发地切换,并观察随着你的注意力切换,场域内的事物如何组成了图形和背景。
第二步,有意识地切换注意对象,观察房间内的各种物品,倾听环境中的声音,嗅闻环境中的气味,用手去触摸一些物品,或者把注意力转向内部,留意此刻的身体感觉。
第三步,扩展你的注意力,同时注意多个焦点或通道,例如,用眼睛看更大的范围,扫视整个房间,或者一边观察某物一边留意自己的身体感觉。
如果你是在小组中进行练习的,请在练习结束后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过中的体验和收获。
学习者对水平化的一个常见疑问是,即使所有事物都同等重要,都需要被关注,但咨询时间总是有限的,要如何进行选择和取舍,如何避免顾此失彼呢?实际上,正如我们在悬搁中已经讲到的“你无法不判断”一样,水平化意味着“你无法不取舍”。水平化并不是要求我们尽善尽美地关注所有信息,而是提供一种觉察意识,让我们尽量把对重要性的预设放在一边,通过对自己的注意力保持觉察,有意识地切换和拓宽注意范围,给咨询带来更多灵活性和可能性。
运用三种探索方法的基础——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事物或新环境时,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当面对未知的新事物时,我们会感到好奇,这是动物也具有的生物本能。好奇心驱使我们去学习和探索,带来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这是人类前进的重要动力。心理咨询就像一段深入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旅程,前往一片从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在好奇心和勇气的加持下,咨询师和来访者会一同开启这趟探险之旅。
对格式塔咨询师来说,好奇心更是重要的法宝。好奇心会帮助咨询师形成图形,像指南针一样指示前行的方向。在运用现象学方法时,咨询师也需要对来访者的参考系和现象场保持好奇心,因为来访者往往对自己所在的参考系习以为常,有一套完善的自洽逻辑,而咨询师的好奇心则是撬动自洽逻辑的钥匙。悬搁和水平化有助于咨询师带着孩子般天真的眼睛,去发现之前没有被注意到的细节和侧面。相反,如果咨询师带着先入为主的判断,往往会自以为掌握了真相,也就很难再去好奇了。
咨询中常用的好奇式问题
来访者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来访者体验到了什么?
来访者是如何体验的?
在刚才的咨询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格式塔咨询师关注的是体验和现象,所以在咨询中尽量使用“什么”和“如何”来提问,而不用“为什么”,因为关于为什么的问题很容易让我们远离体验,回到头脑层面。
需要注意的是,好奇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刨根问底,咨询师运用好奇心的同时要考虑来访者的感受和需要,给来访者留有选择和空间。更重要的是,咨询师要培养来访者对自己的好奇心,愿意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练习:觉察好奇心
觉察你的好奇状态。这个练习你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
回想一个最近让你感到十分好奇的事物或场景,想象你正在面对这个事物或置身于这个场景中,注意你此刻的身体感觉、情绪及头脑的状态和想法,把它们标记下来,这些就是你感到好奇的信号。
例如,身体感觉可能有脖子前伸、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心脏部位的活跃感,情绪可能包括兴奋、兴味盎然、神秘感,头脑状态往往是活跃、充满疑问、想要探究清楚。
了解自己的好奇倾向
生活中常让我感到好奇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我不感兴趣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询中常让我感到好奇的来访者类型和话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询中我不感兴趣的来访者类型和话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在小组中进行练习的,请在练习结束后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小结
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总结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它就像节日里装饰环境的剪纸拉花,合起来只是薄薄一片,拉开以后可以延伸得很长。我们的体验也是如此,抽象成概念后会形成一个词语,如愤怒,但如果将其展开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感官感受。
格式塔疗法作为一种以现象学为基础的方法,不会对来访者的议题进行过多解释和建构,而是专注于把体验展开,让来访者充分接触自己的体验。具体方法是,通过悬搁把先入为主的信念和判断放在一边,通过水平化减少选择性注意的影响——这创造了回到直接体验的条件——然后带着好奇心去运用各种感知觉,沉浸在体验中,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体验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