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玄异的阳宅布阵
“嗯,这宅子的布局,真是奇特得很呐。”
我顺着爷爷的目光审视整个宅子的布局,可仔细一看,却发现诸多诡异之处。
此宅外表富丽堂皇,但在风水布阵上却十分蹊跷。阳宅风水讲究人居适宜,最基本的便是坐北朝南,通透顺畅,采光纳气等等。
此宅周边风水尚佳,门前流淌一条清澈溪流,对面矗立两座峻岭,屋后则是一片青翠竹海,虽非顶尖风水格局,但也称得上是依山傍水、生机盎然之地。
然而进入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巍峨的人造假山,正对大门,绕过假山方能步入前院,前院竟被设计成阴阳太极图案,以中央圆形花坛为中心向外辐射,阴阳两仪相互交错。
这两点布局,实在奇异非常,倒不是说此类风水布置不存在,相反,它们在风水界颇为常见,但结合外在的风水格局来看,却是格格不入。
“祖师,此处本是一片仙灵汇聚的风水宝地,却在门户处立了镇邪石,此石敢当之物,常用于抵挡煞气,唯有门前有凶煞之气时才需用之,但此屋既不朝向路口,亦未直面风口,如此摆放石敢当,岂非阻断了风水之气流动?”
“再观这庭院,若说因石敢当挡住了风水入口,那庭院布局应仿照太极图式,阴阳交融以生万物生气,阴中藏阳,阳中寓阴方为正道,而今阴阳分明,似是布下驱邪阵法,莫非此乃一处禁地?”
石敢当、庭院布置,皆是为了抵御邪煞,然而周遭风水格局并非大凶大煞之相。
“嗯,你所学尚可,不仅石敢当与庭院,这宅邸本身也暗藏玄机,形如洞天之门,檐头悬挂神兽雕像,此等构造在修真界唤作天门阵,非极度凶险之地不可轻用。”
“祖师,我实在瞧不出此屋有何凶兆啊?”
“确实非凶,只是居住其中的人心存惶恐罢了。”
略览阳宅布局后,祖师携我回到客房。不久,便有人来唤我们用餐。
饭毕,疲倦侵袭,我昏昏沉沉地入睡,毕竟长途跋涉一日,孩童体力有限。而祖师则与众位刘姓修真者共商要事。
次日晨曦微露,祖师便带我随那位刘姓矿脉主一同登上附近的一座山峰,其祖坟,就隐于山脚之下。
我们并未径直踏入墓地,而是依循惯例先观察四周风水,此乃至关重要的一步。虽已提前看过此地的地形图,然纸上之景终究无法替代实地勘察。
欲透彻理解此地风水脉络,必先登高望远,先把握大局,审视风脉走势,再由远至近细细探查。
待我们登上山顶,山下刘家祖坟赫然入目,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较之人间豪宅犹有过之。
祖坟周边筑起了一圈风墙,旨在阻挡煞风,稳固内部风水流转。八面风墙各自独立,互不相连,使吉气凝聚而不散,灾气外排无阻。选用石材均要求完整一体,四块采自朝阳之处,四块取自背阴之地,交错排列,单是这八面风墙,耗费之财力物力已然不小。
再看那墓茔,被汉白玉包裹,犹如一座只有骨架的仙居,在风墙内外还栽植了许多松柏。
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经过精心修剪,宛如伞盖,若在古代封建王朝,这种规格的墓葬无疑是对礼制的僭越。
修建如此一座墓穴所需费用几何,至今我仍无从知晓,但绝非常人所能承受,想必只有这位矿脉主拥有深厚的底蕴,才能这般大手笔打造。
七
祖茔正处于山脚一处灵脉汇聚之地,前方浩渺碧波,后倚翠峦,顺应天地灵气,那河流至茔地形成一泓静水,远观之,恰似一条仙家玉带在此处打了个结。
此乃风水秘术中所称的“玉带龙穴”,亦有唤作“玉龙抱珠”,乃是上佳风水宝地,一旦占据,可保家族繁荣能盛,仕途亨通,福泽绵长。
“祖父,如此绝佳之地,按理应早早被人占据才是。”
我注视着眼前这番天地格局,心生疑惑。此处附近亦有人烟,如此显眼且距离人烟不远、风水上乘的位置,要么已然有古墓,要么早已被他人占去。
闻刘老板所言,他家祖坟乃是近些年才迁至此地,此事实难令人信服。
“先前,此地乃是附近村寨的公共墓地,不过嘛,那些村民倒是爽快得很,直接将墓地卖予了我们刘家,如今他们的新墓地已移至旁边山峰之上。”
刘老满口黄牙,嘿嘿一笑,我瞧着他心中不禁生出几分不适。
“哼,倒真是爽快啊!”
祖父瞪了刘老板一眼,显然对他的说法并不认同。
“李真人,您看那上游,河川之上欲建一座大型修真仙境,占地极广,届时部分河道也将改道,我曾请其他风水师看过,说河水改道会破坏风水,久而久之,恐成凶煞之地啊。”
刘老板满脸恳切,指向河川上游之处,那里已是一片繁忙工地,涵盖了两岸大片区域。
“虽是改道有损风水,但不至于变为凶煞之地,那位风水师不过是危言耸听,企图多捞些钱财罢了,毕竟改动风水哪有迁徙祖坟来钱快。”
祖父对于刘老板的话并未苟同。
“可是……近来我总感心神不宁,频现先祖托梦,却只怒目相向,沉默不语,弄得我心力交瘁,直觉此事与风水脱不了干系。”
刘老板瞬间换上一副愁苦面容。
“恐怕另有玄机,咱们还是前往祖坟探查一番吧。”
祖父皱眉深思,仿佛预示此事比表面更为复杂。
随后,我们绕行一段山路下山,终至祖坟所在。祖父引领我在坟地周遭转了一圈,我却感到浑身上下极为不适。
虽然活人在坟地中难免有些不安,但这感觉却让我觉得,仿佛有什么东西正暗中窥视自己,犹如遭遇鬼魅侵扰一般。
此刻,祖父却在一颗苍劲松树前停下脚步,沉吟不语。
“伐去此树!”
“李真人!您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