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前言
很多人认为,故事片之所以看起来很有电影感是因为它们耗资巨大。而我想通过“大师镜头系列”向大家证明,电影感并不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好的场景,取决于你的摄影机放在哪里,你怎样安排演员的位置。这在拍摄对话场景的时候尤其重要。
学会《大师镜头》里的这些技巧,你就能把对话场景拍得非常有张力:每一个转折点,每一种情绪,每一个细微的意义,都能被准确地传达出来,同时演员也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大师镜头》一经发行,就好评如潮,很快便获得了销量榜的冠军。我收到很多电影人的邮件,赞扬《大师镜头》对他们布置拍摄场景很有启发。很多人说,他们从没想过,拍摄的时候可能有这么多的点子;也有人说,之前都不知道,一种镜头可以拍出如此多的效果。看到这么多电影人都这么有热情去钻研拍摄技巧,我真的非常开心。
几个月之后,这本书在电影学院里盛行开来,很快,我便看到一些学生的习作,他们用了书中的方法,影片质量有了不小的提升。一些获奖的电影工作者给我来信,说《大师镜头》给了他们很多帮助。更令我吃惊的是,有不少好莱坞的导演(都是我敬仰多年的人)写信告诉我说,他们也从书中获得了启发。一位导演甚至表示,他走到哪里,都会把《大师镜头》带在身边。
《大师镜头》不仅仅是给了人们100个可以重复的技巧,更是打开了电影工作者的眼界,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电影中,用新的方法去使用书中的技巧。在读者的来信中,有一个问题总是被不断地提及,几乎每个人都会问:“怎样才能拍好对话场景?”确实,一部电影,如果对话场景拍不好,就不可能成功。所以《大师镜头(第二卷)》便是关于那些能给对话以生命的拍摄技巧的。
尽管《大师镜头》在很多章节里也有关于对话场景的内容,但毕竟整本书不是专门讲拍摄对话的方法的。写完《大师镜头》之后,我导演过一部故事片,也参与过其他很多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开始寻找一些有趣的方式来拍摄对话场景,更为重要的是,我想找到更忠实于剧本的拍摄方式。为了写《大师镜头(第二卷)》,我看了成百上千部电影。这本书中引用的每一部电影都有着出色的对话场景,都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可惜,大部分大片都没有将剧本中的对话场景拍出味道来。场景一开始,有很不错的开场镜头扫过,然后一切就停了下来:摄影机停了下来,演员也面对面停了下来,开始说话。大多数的对话场景就是这般无聊,但这真的是可以避免的。好的导演会知道怎样安排摄影机和演员的位置,以更好地表现出这个场景的内涵。
右边的两幅图是拍摄对话场景最标准的做法,两名演员面对面站着,拍摄每位演员的角度和距离都相同。在本书中,我将这种拍法称为“正反角度拍摄”。
当拍摄时间紧迫,大家都累了,或者导演没什么好点子的时候,会经常出现这种“正反角度拍摄”。这种方法没什么大问题,也能表现出对话的意思,只是,它很无聊。有那么多导演铆足了劲儿想超越别人,但是,当他们拍到对话场景的时候,都采用了这种无趣的标准设置。
人们之所以偏爱这种拍法是有原因的。它拍起来很快,易于操作,如果你对光线也没什么要求的话,那么可以一次把两个角度同时拍完。而且,如果对话内容足够有趣,那么观众也不会抱怨什么的。很多流行的电影都只用了这一种拍摄方式,那么为什么你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呢?
那些寻找新方法去拍摄对话的导演都很在乎剧本的内涵,他们移动摄影机,排列演员,并不是为了视觉效果(当然,好的画面确实能为电影增色),而是为了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剧本的内涵表现出来,并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去看一看本书引用的电影吧,你就会知道当摄影机用一种有创意的方式去拍摄对话的时候,会获得怎样出色的效果。
如果你能很好地排列你的场景,那你就不仅仅会得到最基本的画面,还会呈现出剧本的意义、情感以及戏剧性。在这个过程中,对话是最重要的元素。可悲的是,很多导演一开始的动态镜头都非常好,但一到对话场景就停了下来,采用了标准的“正反角度拍摄”。你一定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
采用新的方法拍摄,也有很多挑战,因为演员和摄影机要运动,录音师就可能会有怨言,会要求你拍一些更近的镜头。你可以听他们的,但也要有勇气拍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如果你在技术方面要求严格,一些演员就会抱怨踩点太困难。你得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认同你的方法,告诉他们,只有这么拍,才能展现出他们的表演功力。
好消息是,这本书中介绍的所有方法,对设备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要有肩扛摄影机,或者加上基本的轨道、摇臂、稳定器,你就可以一口气拍出好镜头。
你可以把这本书中介绍的技巧用于你自己的电影中。我真心希望每个导演都能够调整书中的方法,使它们能为自己的电影服务。当你读完了《大师镜头(第二卷)》,你就会知道,构图、演员走位、摄影机运动轨迹的一个小小的转变,就可能改变整个场景。这就是你的力量,你有能力把个人的意志添加于场景之中,并且最终在大荧幕上呈现出来。
克里斯托弗·肯沃斯
原写于2010年11月
改写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