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如何学好社会学

很多同学问我如何学好社会学,我觉得,真要学好社会学,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它所涉及的面很广,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根据我这些年来的经验,我认为起码要具备这样几条:第一,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社会学这门专业学科,与经济学、哲学、文化都有关系。这就要求同学们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做出创新的事情。同时,我希望同学们学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都很有意义。我非常欣赏《礼记》中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希望同学们将它作为座右铭。第二,要勤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应该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多参加社会实践。包括调查研究,到市场上做些其他事情,放寒暑假到公司勤工俭学,这里面都有社会学的问题。研究社会学不接触社会是不行的,要广泛地接触社会,要接触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群。美国社会学家怀特写《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之前,就混在那些住在水泥管道里的人群当中,和他们一起生活,模仿他们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他收集了很多资料,因此他的书写得十分真实。第三,要勤于思考问题。学习社会学要勤于思考,要动脑筋,不断地想问题。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世界名著。写这本书时,他在江村调查,发现那里没有卖东西的小店。他很疑惑老百姓去哪里买油盐酱醋,询问得知,河对面的小船一个星期来一次,买东西就去船上买。所以他通过对船的调查,写出了《江村经济》一书中“商品流通”一章。这就是社会学的头脑、社会学的眼睛。学社会学的人,思想要非常敏感,遇到问题要多问为什么。第四,要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包括口头的语言、笔头的语言。社会科学要写文章。教务处聘我当本科生教学辅导,除听课外,每年让我抽十篇毕业论文。有的论文很好,但相当多的学生写的论文,语言不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写东西要反复练,不要怕麻烦;口头的语言表达要清晰,这个很重要。如果做调查,除了问人家几亩地、几口人,就没别的话说了,是不行的;但也不能问多,否则会让人家失去耐心。所以,口头语言表达也很重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进步很快。下乡实践是社会学系学生必须经历的,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学问。到目前为止,农村有很多的特点与城市是不同的,乡土文化仍是农村的主流。同学们到乡下以后,一定要好好注意一些东西。首先,要放下学生架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带着对农民的崇敬、向农民学习的态度,不要自视过高。农民当中很有人才的,不要瞧不起农民。有一次在涿州,农大的实验农场,我到附近的东城坊村散步。我喜欢跟老乡聊天,碰到一位农民跟我聊起红楼梦,红楼梦的人物他都清清楚楚,我倒说不上来那么多人。其实,有些农民很有智慧的,只不过没有学习的机会,被埋没了。因此,我认为要向他们学习。其次,到农村做调查,不是记者访谈,而是要学会跟农民聊天。很多信息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获得。农民不习惯一问一答,就要把问卷整理成问题,慢慢地聊,还能增进感情。而且在聊天过程中,农民容易讲实话,生硬地问问题,不一定讲实话。此外,要与农民亲近。有一次,我带着一帮学生到山东调查。有位同学打着一把遮阳伞,我立刻让她收了起来。到农村以后,要适合农村特点,不要特殊化。若穿高跟鞋、打洋花伞,马上就和农民拉开距离了。同学们还要注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农村有些禁忌是长期形成的。例如在胶东地区,老百姓就忌讳说“翻”。吃了一半的鱼说“翻过来”,人家会不高兴。风俗习惯不是迷信,是一个地方长期以来形成的,我们要尊重人家的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民俗学很有用,很有意思。

农村调查跟城市调查很不一样。讨论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党和政府的事时,不要当场记录,回去以后再回忆、整理记下来。开个小型座谈会,进来十来个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这是最尴尬的。这时候就要采取技巧,打破僵局。到农村,要随时注意观察问题。有一次我到定西调研,注意到一种社会现象。别的地方放牛、放羊的都是男孩,那个地方清一色的女孩,很奇怪。我猜想那里重男轻女思想一定很严重,果不其然。研究过程中,我看了县妇联给我的材料后大吃一惊。用在讲课中,这是一个很生动的案例。前面提到,精心设计案例,是课程的亮点之一。案例最有说服力的是自己亲手调查获得的东西。因此调查同讲课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应该说,讲课都得有案例,没有案例的课程会讲死。书里面的很多名词、概念,都是翻译过来的,很拗口。案例就起一个启发人、引导人的作用,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案例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我觉得,案例跟现象是两回事。有些老师讲课,罗列社会现象,那不叫案例。案例首先要贴题,你举这个案例,跟讲的问题是一致的;案例要非常生动,很感人。它是要进行设计的,不能够顺手牵羊,那样效果是不好的。刚才的例子,经过详细调查,我发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四个女孩子,最小的12岁,最大的16岁。她们愿意上学,成绩都非常好,但是家长都不同意她们上学,让她们去放羊。其中有一个孩子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她白天在山上放羊,回去就看电视。第二天到了羊吃草的时候,四个小孩就坐在一起议论电视里的画面。有一天,她们就说,你看那些人,活得多潇洒,别人的生活多好,咱们活得多窝囊,还不如死了以后,下一辈子在城里人中投胎做人。其实这个念头应该早就呈现出来了,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一天她们喝农药自杀,没有抢救过来,这是很可悲的。这个例子就是观察社会现象,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深入调查得来的。所以在进入调查环境后,一定要注意观察社会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这本身就是调查,不能认为只有找人说话才是调查。有时候一首好的古诗就是一个好的案例。如有一首诗叫《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是教人学礼教的,这就是社会化。学生既学了社会学的知识,也学到了文化。儒家提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王朝要求掌握这六种基本技能,这就是社会化。

在农大社会学系成立20周年之际,我对社会学系的发展满怀期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学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而且会不断地受到社会的重视。它的前景是美好的、广阔的,但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必须严格地按照教育规律来。因此,我认为中国农业大学的社会学系有几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教师的数量要增加,师资队伍的质量更要不断地提高。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言传身教,这很重要。我们的老师总的来讲是很不错的,但是老师的知识面要扩大,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要增强。第二,在社会上的影响要进一步地扩大。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做到学有所用,这样才能够在社会上立住脚。第三,发展新的专业,如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工作等。第四,尽快建立博士点,培养更高层次社会学专业的人才。第五,建章立制,言传身教,建设社会学系独特的系文化,形成良好的系风、教风、学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江沛/韦晶/王露露/贡秋郎加 采访整理

程贵铭2015/03/15 校订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