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金融科技受各国、各行业持续关注。金融业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金融科技、无现金社会、共享经济等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空间。
顺应这个时代趋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慧科教育科技集团合作共建的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学院,面向金融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互联网+”领域以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集优质知名高校资源与金融、科技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知名企业资源,紧扣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金融、会计等相关学科深度融合,逐步推进金融科技专业群建设。
如何更好地把握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在实践中系统认识金融科技发展脉络,突出金融科技的普惠性、准确性、高效性、创新性,真正体现金融防风险、强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如何加强技术监管、防控金融风险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目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组织专家对金融科技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并确立了面向校内外公开招标项目。各中标课题组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题研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组织各方面力量,对专题研究项目进行跟踪辅导、开展交流汇报,经各项目团队反复修改和提炼形成最终研究成果,交由金融科技学院汇编出版。
第1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李广明负责的“基于金融营销推荐引擎的获客成本研究”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使用关键词引导消费趋势推荐策略,对相关关键词库、推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金融营销推荐引擎的构建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课题组成员:余龙千。
第2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孟园负责的“智能信用欺诈侦测技术研究”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取和分析影响信贷行为的多源信息特征,利用集成学习建模方法构建了网络信贷风险侦测模型,对网络信贷风险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课题组成员:刘岚、赵厚宝。
第3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张高煜负责的“机器学习与金融量化风险管理研究”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针对金融量化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第三方合作、建立历史数据库、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号体系等六个研究思路,对区块链金融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金融量化风险管理做了有益探索。课题组成员:陆一啸、李皓楠、郑微、孙璐。
第4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研究员聂峰和慧科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管刚共同负责的“区块链金融交易流程与核心企业生态系统研究”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研究和设计便于监管的公共或商用金融基础设施,重点研究区块链金融的交易流程和基于区块链金融的企业生态系统建设,为区块链金融的具体商用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建设思路。课题组成员:陈文君、张高煜、孙逊、刘宗。
第5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鹿长余负责的“金融科技背景下新特质的金融风险防控研究报告”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通过对新特质下的金融风险类型、特性以及防范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背景下新特质风险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给出了应对的政策建议,对助力科技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6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顾晓敏负责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专项整治的制度分析”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利用归纳和演绎、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加强互联网风险防范和监管的举措及建议。课题组成员:吴慧。
第7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杨老师负责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中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通过对金融科技四个主要创新领域的研究得出一些启示,这些启示对中国致力于发展和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战略有重要意义。课题组成员:杨新房、孔炯炯、黄菁、万超。
第8章基于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贾德铮老师负责的“长三角金融科技协同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课题编辑而成。该课题在分析金融科技产业内涵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基础上,着重梳理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科技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规模和特点等内容,提出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空间路径、产业和技术路径、市场一体化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课题组成员:刘远、张娜。
我们期待每位读者的真知灼见,从而让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更深入、更完善。
顾晓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