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差距 (求追读)
“过!”
王劲淞收工,他搓了搓麻木的脸颊,低着头急匆匆往回赶,一个不慎,撞到一人。
“不好意思,王老师,你没事吧。”
声音有些熟悉,王劲凇抬头,演员他也认识,戏中李玄的扮演者,他干儿子,当初俩人还对过戏。
“没事,我的问题,走路没注意。”
见这人这年轻演员盯着自己,他疑惑道:“有事?”
陆远张了张嘴,缓缓摇头:“没事,没事。”
待王劲淞走远后,他望着对方的背影,只觉脑阔疼。
自从他看清自己的尴尬处境后,他便意识到在这部剧中自己想要出彩,想不被观众批评演技差,那么至少得和王劲淞斗个旗鼓相当。
他的想法是,暗暗地观察对方,每当有王劲淞的戏时必定先到场。
所谓知己知彼,战无不胜。
他想先摸清对方的套路,这样到了真正拍摄时,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起初陆远自信的认为,要完成这事不算太难。
王劲凇试戏时的确很强,但也没到一眼望不到头的地步。
至少在他看来,与陈保国倪大虹相比,王劲凇不够看。
但是看过几场后,陆远开始怀疑起人生。
这个叫王劲淞的演员太能演了。
刚才殿前和陈保国的那场戏,丝毫不落下风。
杨金水是奉皇命执掌江南织造局的大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吕芳的干儿子。
一般演员拿到剧本,一看是太监,多半就落入了教条。
声音捏尖,搔首弄姿,尽浮夸之能事。
那不是大太监,是小娘炮。
王劲淞不同,他没做任何浮夸的处理,而是拿捏起了细节。
杨金水饱读诗书有儒生之气,王劲淞就给角色的举手投足间灌入了通体的风流。
读书人的风雅气演出来了,太监的阴气也带出来了。
王劲淞平时正常说话,声音并不阴柔。
演杨金水,他也没掐着嗓子,只是让语调更平更“字正腔圆”,把那份儿“腹黑”气质诠释出了味道。
细节上的掌控令人啧啧称叹。
之后的几场戏愈发证实了陆远的想法,杨金水疯前疯后简直判若两人。
当杨金水没疯之前,陆远还可以违心的说一句演技不错,基本功相当扎实。
但杨金水疯后,那种眼神涣散,骨瘦如柴的模样,举手投足间甚至连脚趾头都是戏。
太特么欺负人了!
......
二月中旬,立春未至,夜凉如水。
深夜十二点,陆远紧了紧衣领,凉飕飕的晚风顺着领口往里钻,让人直哆嗦。
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快餐,在老位置找到黄志中。
黄志中在剧里饰演海瑞,长相不算太突出,但是给人一种老实厚重的感觉,算是剧中为数不多的好人之一。
其实大明王朝这部剧还有个名字叫嘉靖与海瑞。
最开始张梨是邀请陈保国饰演海瑞,张丰义饰演嘉靖。
没成想陈保国对于浊世之中寻求大义的清官海瑞不感兴趣,反而看上了嘉靖这个角色。
恰好张丰义因为档期原因无法加入。
于是陈保国又又一次自食其言,演起了皇帝。
而海瑞这个角色交给了黄志中。
陆远私下采访过陈保国,再一次饰演皇帝有什么感想。
陈保国笑着让他滚蛋。
陆远估摸着他自己也不太好意思。
黄志中小口嚼着苹果,见陆远端着盒饭笑嘻嘻的走过来,狠狠翻了个白眼。
剧中的海瑞是海南人,为官清廉,嫉恶如仇。
在明代的时候,靠着一份工资,连温饱都不够,因此整个人显得格外消瘦。
黄志中是临时接到海瑞这个角色,为了符合海瑞削瘦的形象,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让体型减下来。
这也是个狠人,只花了十二天的时间硬生生减掉了十九斤。
进组后,为了避免体重反弹,每天只靠着几根青菜和半个鸡蛋对付。
可惜遇到了陆远和陈保国这俩不正经,每次吃饭就在他面前晃悠。
“刚才是怎么回事,闹哄哄的!”黄志中努努嘴,看着取餐处问道。
“陈老师刚发了好大一通脾气!”陆远掀开饭盒,贱兮兮的挥了挥手,香气顺着风飘到了一侧。
黄志中喉结耸动,目不斜视道:“老陈怎么了,他虽然看着严肃,可也不像随意发火的人啊。”
这倒是实话,陈保国别看平时不苟言笑,私底下却像个老顽童
可能是年纪大了,幽默还带着点冷色调。
和陆远一起端着盒饭来诱惑黄志中,这事就是他带的头。
不然陆远一个新人哪敢啊。
见黄志中好奇,陆远解释道:“刚才工作人员送过来的剧组餐都是凉的,陈老师说夜间吃凉的不好,万一吃坏了肚子,会影响接下来的拍摄。”
“那就换份热的,多大的事。”
“换了,后面有人给陈老师换了份热的,却当着面把那份凉的给了群演。”
黄志中摇摇头:“难怪老陈发火,他最见不得这个。”
陈保国这人抛开演技,为人处世方面那也是没话说。
这种刻意的区别对待是他无法接受的。
其实剧组演员吃凉饭这事并不稀奇。
陆远在横店当群演时,凉饭可没少吃,有些剧组比较抠,隔夜饭菜也是寻常。
这事也就陈保国能提,其他人不够格。
“老黄,今晚的盒饭不错啊,春笋炒肉,冬瓜炖肉,还有一份胡萝卜。”
两人正闲扯的时候,陈保国端着饭过来了。
黄志中实在受不了这俩贱人,拍拍屁股就要走。
“老黄,你别走啊,没你在身边饭都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