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幕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出场人物
哈姆雷特 丹麦王子
克劳迪 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叔叔
格特鲁德 丹麦王后,哈姆雷特的母亲
雷尔提 波隆尼尔的儿子
奥斯里克 朝士
霍拉旭 哈姆雷特的好友
福丁布拉斯 挪威王子
贵族、贵妇、军官、兵士、使者及侍从等
国王、王后、哈姆雷特、雷尔提、霍拉旭、众贵族、奥斯里克 及侍从等持钝剑上。
国王
来,哈姆雷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牵雷尔提、哈姆雷特二人手使相握)
哈姆雷特
原谅我,雷尔提;我得罪了你,可是你是个堂堂男子,请你原谅我吧。这儿在场的众人都知道,你也一定听见人家说起,我是怎样为疯狂所害苦。凡是我的所作所为,足以伤害你的感情和荣誉,挑起你的愤激来的,我现在声明都是我在疯狂中犯下的过失。难道哈姆雷特会做对不起雷尔提的事吗?哈姆雷特绝不会做这种事。要是哈姆雷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雷尔提的事,那样的事不是哈姆雷特做的,哈姆雷特不能承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雷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雷特的敌人。当着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在无心中射出的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雷尔提
我的气愤虽然已经平息,可是几句道歉的话语,却不能使我抛弃我的复仇的誓愿;除非有什么为众人所敬仰的长者,告诉我可以跟你捐除宿怨,指出这样的事是有前例可援的,不至于损害我的名誉,那时我才可以跟你言归于好。可是现在我愿意抛弃一切的猜疑,诚心接受你的友好的表示。
哈姆雷特
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把钝剑给我们。来。
雷尔提
来,给我一柄。
哈姆雷特
雷尔提,我的剑术荒疏已久,不是你的对手;正像最黑暗的夜里一颗吐耀的明星一般,彼此相形之下,一定更显得你的本领的高强。
雷尔提
殿下不要取笑。
哈姆雷特
不,我可以举手起誓,这不是取笑。
国王
奥斯里克,把钝剑分给他们。哈姆雷特侄儿,你知道我们怎样打赌吗?
哈姆雷特
我知道,陛下;您把赌注下在实力较弱的一方了。
国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现在我们不过要看看他比从前进步得怎么样。
雷尔提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雷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赛)
国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雷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雷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雷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在场裁判的都要留心看好。
哈姆雷特
请了。
雷尔提
请了,殿下。(二人比赛)
哈姆雷特
一剑。
雷尔提
不,没有击中。
哈姆雷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尔提
好;再来。
国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雷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雷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赛)
哈姆雷特
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尔提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王后
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来,哈姆雷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好妈妈!
国王
格特鲁德,不要喝。
王后
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
国王
(旁白)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
哈姆雷特
母亲,我现在还不敢喝酒;等一等再喝吧。
王后
来,让我揩干净你的脸孔。
雷尔提
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国王
我怕你击不中他。
雷尔提
(旁白)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
哈姆雷特
来,再受我一剑,雷尔提。你怎么一点不上劲的?请你使出你的全身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雷尔提
你这样说吗?来。(二人比赛)
奥斯里克
两边都没有中。
雷尔提
受我这一剑!(雷尔提挺剑刺伤哈姆雷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雷特以夺来之剑刺雷尔提,雷尔提亦受伤。)
国王
分开他们!他们动起火性来了。
哈姆雷特
来,再试一下。(王后倒地)
奥斯里克
哎哟,瞧王后怎么样啦!
霍拉旭
他们两人都在流血!您怎么啦,殿下?
奥斯里克
您怎么啦,雷尔提?
雷尔提
唉,奥斯里克,正像一头自投罗网的山鹬,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哈姆雷特
王后怎么样啦?
国王
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雷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雷特
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尔提倒地)
雷尔提
凶手就在这儿,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雷特
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
反了!反了!
国王
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雷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婪,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尔提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雷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雷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你来了。我要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留滞,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雷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若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世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内军队自远处行进及鸣炮声)这是哪儿来的战场上的声音?
奥斯里克
年轻的福丁布拉斯从波兰奏凯班师,这是他对英国来的钦使所发的礼炮。
哈姆雷特
啊!我要死了,霍拉旭;猛烈的毒药已经克服了我的精神,我不能活着听见英国来的消息了。可是我可以预言福丁布拉斯将被推戴为王,他已经得到我这临死之人的同意;你可以把这儿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告诉他。此外唯余沉默。(死)
霍拉旭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们用歌唱抚慰你安息!——为什么鼓声越来越近了?(内军队行进声)
福丁布拉斯、英国使臣 及余人等上。
福丁布拉斯
这一场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
霍拉旭
你们要看些什么?要是你们想知道一些惊人的惨事,那么不用再到别处找了。
福丁布拉斯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啊,骄傲的死神!你用这样残忍的手腕,一下子杀死了这许多王裔贵胄,在你的永久的幽窟里,将要有一席多么丰美的盛筵!
使者甲
这一个景象太惨了。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处死;不幸我们来迟了一步,那应该听我们说话的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们还希望从谁的嘴里得到一声感谢呢?
霍拉旭
即使他能够向你们开口说话,他也不会感谢你们;他从来不曾命令你们把他们处死。可是既然你们来得都是这样凑巧,有的刚从波兰回来,有的刚从英国到来,恰好看见这一幕流血的惨剧,那么请你们叫人把这几个尸体抬起来放在高台上面,让大家可以看见,让我向那一无所知的世人报告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你们可以听到奸恶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人自害的结局:这一切我都可以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
福丁布拉斯
让我们赶快听你说;所有最尊贵的人,都叫他们一起来吧。我在这一个国内本来也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现在国中无主,正是我要求这一个权利的机会;可是我虽然准备接受我的幸运,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霍拉旭
关于那一点,我受死者的嘱托,也有一句话要说,他的意见是可以影响许多人的;可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我还是先把这一切解释明白了,免得引起更多的不幸、阴谋和错误来。
福丁布拉斯
让四个将士把哈姆雷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扛到台上,因为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为了表示对他的悲悼,我们要用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向他致敬。把这些尸体一起扛起来。这一种情形在战场上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宫廷之内,却是非常的变故。去,叫兵士放起炮来。(奏丧礼进行曲;众与尸同下;鸣炮)
(朱生豪 译)
原著剧本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英国文学家、剧作家,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的斯特拉福小镇,1616年4月23日因病离世,享年整整52岁。在他不算长的一生中,创作出无数伟大的戏剧作品,写尽人间冷暖、悲欢离合、善恶美丑。去世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依然在全世界的舞台、剧院上演,在读者中间一代代传递,再没有第二个剧作家的影响力能超过他。
莎士比亚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主要是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理想,充满愉快乐观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和历史剧;中期随着对现实认识的深入,剧作的批判力度加强,转为悲剧为主;到了晚年,愤世嫉俗的莎翁性情变得越来越平和,作品呈现出返璞归真的倾向,多宣扬宽恕和容忍的主题。
剧本译者

朱生豪
朱生豪(1912—1944),中国著名翻译家,生于浙江嘉兴,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与英文系,大学毕业后赴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之职,参与编纂《英汉四用辞典》。1935年着手为世界书局翻译莎士比亚全集,1937年日寇侵入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共译出莎剧三十一个半,尚存历史剧五个半。1944年12月26日,因肺结核含怨离世,享年32岁。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译文质量典雅生动,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公认。
改写故事

兰姆姐弟
兰姆姐弟,即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和玛丽·兰姆(Mary Lamb,1764—1847),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伊利亚随笔》等。为了让小读者们也可以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们决定动手改写莎翁名著,把原著的精华神韵,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向孩子呈现。这个计划在当时遭到不少非议,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是在毁坏莎翁经典。但凭借着和莎翁心灵上的默契、深厚的语言功力,他们改写的戏剧故事受到了无数孩子的喜爱,也让大人们转变了看法。并且,随着时间的验证,兰姆姐弟的改写本已经成为和莎士比亚戏剧一样为人们所称道的经典之作。这种改写本受到和原著一样高度的评价,甚至出现比原著更受欢迎的情形,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故事译者

漪然
漪然(1977—2015),原名戴永安,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生于安徽芜湖,3岁意外致残,8岁开始自学,14岁从事专业写作,2015年因病去世,年仅38岁,一生共创作并翻译作品200多部。代表著作:《四季短笛》《忘忧公主》《记忆盒子》《心弦奏响的一刻》等;代表译作:《月亮的味道》《一个孩子的诗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海精灵》《不一样的卡梅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