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与皮肤屏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皮肤与皮肤屏障

1.1 皮肤的基本知识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你知道吗

皮肤看得见摸得着,被覆于体表,与我们所处的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皮肤不仅与美有关,而且对维持人体各项功能的稳定极其重要,担负着很多重要的功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m2,新生儿约为0.21m2。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约为0.5~4mm,存在较大的个体、年龄和部位差异,如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厚度约为0.5mm,而手掌和足底部位的皮肤最厚,可达3~4mm。表皮厚度平均为0.1mm,但手掌和足底部位的表皮可达0.8~1.4mm。真皮厚度在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较薄的(如眼睑)约为0.6mm,较厚的(如背部和手掌、足底)可达3mm以上。

2.你了解自己的皮肤结构吗

皮肤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与真皮之间有一层连接的结构,称为基底膜带。

表皮又分为五个层面,最外层是我们大众熟知的角质层,往内依次为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表皮层基底细胞分裂不断向表面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最终以皮屑方式脱落,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痛、压力、冷、热等感觉。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坚韧而富有伸缩性,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组成,它们使皮肤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其中,胶原纤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起抗牵拉作用;弹力纤维有较好的弹性,可使牵拉后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如果真皮中上述3种纤维减少,皮肤的弹性下降,就容易产生皱纹。真皮由外往内依次是乳头层和网状层,乳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纤维束细小,排列方向不定,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经末梢。网状层位于真皮深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纤维束粗大,排列方向与皮肤表面平行,交织成网状。此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脂腺、汗腺、毛囊等。

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主要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深部毛囊等。皮下脂肪有保温防寒、缓冲外力、保护皮肤等作用。

3.什么是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毛发由同心圆状排列的角化的角质形成细胞构成,其中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为长毛,眉毛、鼻毛、睫毛、外耳道毛为短毛,面、颈、躯干及四肢的毛发短而细软、色淡,为毫毛或毳毛,胎儿体表白色柔软而纤细的毛发又称为胎毛。毛发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毛根。

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在颊黏膜、唇红部、妇女乳晕、大小阴唇、眼睑、包皮内侧等区域,皮脂腺不与毛囊相连,腺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皮脂腺也有生长周期,但与毛囊生长周期无关,一般一生只发生两次,主要受雄激素水平控制。

汗腺根据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其中小汗腺遍布全身,总数160万~400万个,以掌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顶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包皮、阴阜和小阴唇,偶见于面部、头皮和躯干,主要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指甲生长速度约为每3个月1cm,趾甲生长速度约每9个月1cm。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可影响甲的性状和生长速度。

4.什么是毛发生长周期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和休止期(telogen),分别约为3年、3周和3个月。各部位毛发并非同时生长或脱落,在全部毛发中,约有80%处于生长期。正常人每天可脱落70~100根头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再生。头发生长速度为每天0.27~0.4mm,经3~4年可长至50~60cm。毛发性状与遗传、健康状况、激素水平、药物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5.皮肤有哪些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保护衣,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1)皮肤的屏障功能:

皮肤可以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的损伤,包括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微生物的入侵,也可以防止体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丢失。

(2)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具有吸收功能,通过皮肤吸收是皮肤外用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也是日常各种外用护肤品保养的前提。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角质层的含水量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越强。局部用药后用塑料保鲜膜密闭封包,药物或者其他护肤品吸收可增加100倍,其原因就是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收,而脂溶性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吸收良好,环境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皮肤吸收能力增强。病理情况下,皮肤充血、理化损伤及皮肤疾患均会影响经皮吸收。

(3)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可感知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以及湿、糙、硬、软、光滑等。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等。痒觉又称瘙痒,是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属于皮肤黏膜的一种特有感觉,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精神因素对痒觉有一定的影响,精神舒缓或转移注意力可使痒觉减轻,而焦虑、烦躁或过度关注时,痒觉可加剧。

(4)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主要通过汗腺和皮脂腺完成。汗液中水分占99%,其他成分仅占1%,后者包括无机离子、乳酸、尿素等。

(5)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冷时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散热减少;热时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增加。

(6)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细胞有分裂增生、更新代谢的能力。皮肤作为人体的一部分,组织参与人体的糖、蛋白质、脂类、水和电解质代谢。皮肤的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间是在晚上10点至凌晨2点,在此期间保证良好的睡眠对养颜颇有好处。

(7)皮肤的免疫功能:

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两部分,它们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并与体内其他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皮肤微环境和体内环境的稳定。

6.皮肤肤色由什么决定

人体肤色随人种不同而有白、黄、棕、黑之分,同一人种也随个体而异,即使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期,不同部位的颜色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女性肤色比男性淡,青年人肤色比老年人淡,阴囊、阴唇、乳晕、乳头、肛周及腹部着色较深,手掌和足底肤色较淡。

人类的肤色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皮肤内各色素含量,皮肤各层的厚度,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的物质含量等。但是,对皮肤颜色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

(1)皮肤内各种色素的含量,即皮肤内黑色素、胡萝卜素,以及皮肤血液内氧化血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多少(毛细血管中的氧化血红蛋白为红色,静脉内的还原血红蛋白呈蓝色)。黑色素、胡萝卜素、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多,皮肤颜色就会变深。决定肤色深浅的主要因素是皮肤黑素含量,黑素在黑素细胞内合成。

(2)皮肤解剖学上的差异,主要是皮肤的厚薄,特别是角质层和颗粒层的厚薄。薄的表皮易显示出真皮血管内血液的颜色,厚的表皮透光性差,皮肤颜色发黄,如手掌部皮肤,也与皮肤内血管分布情况有关,包括深浅、程度。

(3)药物(如米帕林、氯苯酚嗪、磺胺)、金属(金、银、铋、铊)、异物(如纹身、粉色染物)及其他代谢产物(如胆色素)的沉着也会引起皮肤颜色的改变,也可能由于皮肤本身病理改变所致,如皮肤异常增厚、变薄、水肿、发炎、浸渍、坏死等变化也会造成皮肤的颜色相应变化。

(4)早期不同肤色的形成与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热带地区阳光充沛、紫外线强烈,人的皮肤多为黑色或深肤色,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使人们更好地忍受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保护深层的血管等组织免受伤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人体的作用也就不断减弱。

(5)不同人种的肤色,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非洲人的皮肤呈黑色,这个特征可以保持在他们的后代中,虽然他们移居到美洲或欧洲,但黑色的皮肤仍然被遗传下来。此外,血统的混合,也可以导致新的种族类型的产生。乌拉尔人就是黄种人与白种人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