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当下,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纲多本”时代的语文教科书出版盛景,遮蔽了一个无法回避且未曾深入认识的问题,那就是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功能——如何合理选择、有效传播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019年9月,全国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统编版《语文》”),是近35年来我国语文教科书编制和使用的一次巨变。语文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参照性功能、工具性功能、意识形态与文化功能和资料性功能。意识形态与文化功能是教科书最古老的职能,其选文系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现象,也凝聚着一种价值取向。在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科立德树人的履职中,语文教科书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语文教科书在编选传统文化内容时,不仅要从传递的角度来认识或把传统文化理解成传统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成分。但是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科书各板块的文化内容?如何设计基于统编版教科书的文化教学?这是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上海市第四期“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樊裔华老师,三年前成功申报了上海市名师名校长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传统文化资源的分析与应用研究》。这个前瞻性的课题意味着可参考的资源是稀缺的,研究过程也比一般课题要困难。诸如什么是传统文化?如何辨识统编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整合、归类这些资源?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是否有各自的特点?这些教学特点和语文学科已有的教学论原理是否具有相关性?……这些基于教科书的文化教学基础问题,是“樊老师们”必须直面的、无法回避的难题。在本书的“课题研究”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的轨迹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三百多种,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首先完整界定了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这个界定,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每一个板块、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根据课文主题或教学参考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激励和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力量。从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各系统资源的文化现象看,自然科学领域的“物质文化”,社会科学领域的“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民俗,是最能反映一套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质的。樊老师带领课题组经过三轮梳理,厘定了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资源271篇,将其分为三大类别:文学类、文字类和插图类;立足“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明确了教科书文化资源的教学目标(详见书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各年级篇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及补充教学目标一览表》)。不仅如此,课题组还提炼了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阅读教学领域中传统文化教学路径与实施方案——“教学案例与教学路径”“特殊课型教学案例”,如阅读教学领域的童谣、古诗词、寓言、神话、民间故事、文言文,以及识字、成语等文化教学路径与教学案例。上述创新实践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教科书的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范例。
作为课题组的指导专家,我有幸多次参与课题组的活动,耳闻目睹樊老师带领团队脚踏实地的研究历程、规范的文献参阅和扎实的行动研究,三年的创新实践研究成果可谓丰厚。《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的传统文化》一书是兼具理论和实用价值的文化教学研究成果,值得小学语文教师一读并付诸自己的文化教学实践之中。
董蓓菲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5月于菁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