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二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 宋炯明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制的中宣部重大外宣项目八集系列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问世。该片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级(乙丙级)战犯审判,展现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暴行以及战后国际社会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历史。对这段历史作全景式的影像呈现,在全球范围尚属首次,填补了该领域内的影视作品空白。
75年前,中国代表团在如今的上海锦江饭店集合,出发前往日本东京开启战后审判的征程;75年后,上海电视媒体人不远万里追寻真相,挖掘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影音文档,抢救性采访海内外事件亲历者及后人,揭开尘封的历史,只为告诉世界和平的价值。现在,创作团队又整理出版了这本可视化文创图书,我感动于团队的努力付出并为与她们共事而骄傲。
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不是偶然,这依托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学术优势、传媒优势和国际交流优势。
20年前,我作为一名记者,曾经就南京大屠杀问题采访当时刚从日本回国的程兆奇先生,现在他的一个重要身份是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他和他所负责的研究机构给我们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是全球首家专门从事东京审判研究、文献整理和编译的学术研究机构,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该中心在长达5年多的合作里,先后推出了三季共八集纪录片《东京审判》和八集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这一系列纪录片的主创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外语纪录片团队,这支队伍长期承担国家重大外宣任务,擅长以国际视角和语态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他们创制的多部纪录片在海外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赢得同行尊重和不俗的收视成绩,并且问鼎一系列重要国际奖项。
事实上,从上海广播电视台1986年开创国内英语节目先河算起,上海电视人在国际传播方面的探索已经有35年历史。时至今日,随着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给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
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配合外交战略,传播中国价值理念。该片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彰显中国以史为鉴,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秩序的坚强决心;其次,坚持关照现实和展望未来。全片着力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正视历史不是因为仇恨或意图清算,而是为了呼吁和平,避免重蹈覆辙,让全人类更好地面向未来;最后,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亚太战争审判》超越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相对狭隘的立场,将中国电视媒体人对真相的追问置于追求世界和平的宏大格局中,引起国际社会的情感共鸣,从不同国家的历史记忆里强化人类普遍共识。
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我深知制作这样题材重大、主题恢宏的大型系列纪录片绝非易事。摄制组跨越了4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拍摄和采访,行程近9万公里,在29所世界级档案馆里挖掘了大量珍贵历史影音资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和世人见面。我认为,这支年轻的80后外语纪录片制作团队既是进行了一次影像作品的摄制,也是完成了一次学术研究。
感谢中宣部国际传播局、中宣部对外新闻局、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外宣办、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各大驻沪领事馆以及媒体同行的大力支持。在传统媒体面临变革、寻求突破的今天,上海广播电视台始终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我们会一如既往、坚韧不拔地为真相奔走、为时代作传、为历史证言、为中国发声,无愧于我们这一代媒体人的使命担当。
2021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