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途浮沉](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40/41025340/b_41025340.jpg)
第7章 商机
夜色里的新市街飘着孜然与辣椒的焦香,李楠攥着矿泉水瓶的手指突然发紧。流动摊车在路灯下泛着油腻的光,炒锅颠动间火星四溅,食客们举着烤串推杯换盏——等等,杯盏?
少年猛地站起来,带翻的塑料凳在石板路上弹了两下。正在收拾碗筷的老板娘吓了一跳,却见这个年轻人直勾勾盯着隔壁桌:“老板,您这啤酒哪儿买的?“
“拐角便利店啊。“光膀子的大叔晃了晃绿色酒瓶,“百威冰啤,要不要给你带两瓶?“
李楠道着谢坐下,掌心沁出薄汗。整条街二十三辆餐车,炒粉、烤生蚝、麻辣烫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却没有一个摊位自备冰柜。食客要喝酒只能去便利店,而那些玻璃瓶在夏夜里走个来回,到桌上早就没了凉气。
次日清晨,珠江啤酒仓库的铁皮顶被晒得发烫。张四强听完李楠的设想,烟灰簌簌落在账本上:“给摊贩赊销?你知道他们天天换地方,卷着啤酒跑了怎么办?“
“所以我打算从固定摊位入手。“李楠展开连夜手绘的夜市地图,碳素笔圈出七个画着五角星的摊位,“炒粉老陈、生蚝王叔、臭豆腐张姨,这些都是在街尾摆了三年以上的老摊。“
铁风扇吱呀转着,吹起少年额前碎发。张四强盯着地图上密布的标注:每个摊位类型、日均客流量、现有酒水来源......连食客买酒的平均步行时间都估算到了分钟。
“强哥你看,“李楠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我统计过,老陈摊子每晚至少有二十桌客人问有没有冰啤酒。如果我们直接配送到摊,现场冰镇......“
“现场怎么冰?“张四强用圆珠笔敲敲桌面,“总不能让客人对着纸箱吹瓶。“
“这个!“李楠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拖出个蓝色塑料箱,掀开盖子,二十个啤酒瓶正泡在冰水里,“昨晚我用炒粉摊的泡沫箱改的,加层锡纸保温,成本才八块钱。“
张四强弯腰摸了摸冰水,盛夏的热气突然变得清凉。他想起上周路过城中村,五金店前纳凉的老头们把啤酒泡在井水里——最原始的冰镇方法,往往最有效。
“首批二十箱,我亲自跟车。“代理商直起身时,T恤后背汗湿了一片,“但要约法三章:第一周现结,第二周开始押金赊销。“
正午的柏油马路蒸腾着热浪。当三轮车载着冰桶停在新市街口时,炒粉老陈刚支起遮阳伞。看到李楠搬下来的泡沫箱,他围裙上的油渍都在抖动:“后生仔,你这珠江啤能当场冰?“
“陈叔您摸摸。“李楠掀起湿漉漉的毛巾,水珠顺着瓶身滚落。老陈的手指在冰水里搅了搅,扭头朝巷子喊:“阿红!把我剁椒拿出来试试味!“
冰镇啤酒倒在一次性杯里,泡沫细腻得像是奶油。老陈媳妇咂着嘴:“比便利店拿回来的确实爽口。“她忽然压低声音,“要是有人查执照......“
“我们只做配送,销售还是您自己来。“李楠适时递上合同,“按箱押金,卖不完原价退货。“他看见夫妻俩交换眼神,知道这事成了。
夜幕降临时,七个冰桶像蓝宝石散落在夜市。生蚝摊的王叔最会吆喝,挂出“珠江冰啤“的灯牌不说,还搞起“买五送一“的促销。李楠蹲在巷口数空瓶,记账本被霓虹灯照得忽明忽暗。
“靓仔!再来三箱!“老陈的喊声穿过烟火气。李楠抹了把汗要去搬货,斜刺里突然伸来只手按住纸箱。染着黄毛的混混咧嘴笑:“这条街的啤酒生意,问过我们金威公司没有?“
黄毛的虎口纹着蝎子,指节粗得像老树根。李楠感觉纸箱边缘陷进掌心,冰水正顺着裤管往下淌。夜市喧嚣忽然退得很远,他听见自己心跳撞着肋骨:“金威的?我送货不犯法吧?“
“犯不犯法你说了不算。“黄毛抬脚踩住三轮车轱辘,塑料拖鞋底粘着口香糖,“知道这条街谁罩着吗?“他身后两个花臂青年晃过来,烤鱿鱼的竹签在指尖转得飞快。
生蚝摊的灯牌突然暗了。王叔拎着撬壳刀往案板一剁:“几个烂仔想搞事?“铁器相撞的脆响惊起一片张望,麻辣烫张姨抄起长柄汤勺,臭豆腐摊的老夫妇默默推来装着滚油的小推车。
黄毛被这阵仗唬得后退半步。李楠趁机抽回纸箱,冰水溅在对方小腿上:“兄弟,和气生财。我们珠江啤刚进场,给各位大哥备了见面礼。“他从裤兜摸出三张红钞——今早特意从货款里支的应急钱。
“你当我们要饭的?“花臂青年拍开钞票,却瞥见巷口闪过警用摩托的蓝光。黄毛啐了口唾沫,食指虚点李楠胸口:“三天,带着你的破啤酒滚蛋。“
回程的三轮车在减速带上颠簸。张四强听完讲述,方向盘猛地打歪:“给保护费?你当演古惑仔?“车灯照亮前方坑洼,李楠攥着发烫的手机:“强哥,他们胳膊比我大腿都粗。“
“粗得过法律?“代理商猛踩刹车,仓库铁门哐当震响。他扯开领口纽扣,露出当年跑船时的鲸鱼纹身,“明天我去会会这些扑街。“
但第二天晌午,当张四强带着五个空啤酒瓶冲进金威办事处时,李楠正蹲在五金店门口。二手市场淘来的制冰机锈迹斑斑,店老板敲着外壳:“三百五,送货上门。“
“能试机吗?“少年从帆布包掏出万用表。这是昨夜通宵研究的成果:冰桶容量有限,要扩大供应必须升级设备。指针跳动间,他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粤语骂声。
炒粉摊夫妇拖着板车停在路边,阿红怀里抱着电饭锅内胆,老陈擦着汗解释:“街坊们凑的,说是冰啤酒生意不能停。“内胆里装满零钞,五块十块的纸币用橡皮筋扎得整整齐齐。
制冰机轰隆启动时,李楠的手还在发抖。这不是某个老板的施舍,是二十三辆餐车共同押的赌注。他摸出皱巴巴的记账本,在新页郑重写下“新市联合冷饮社“。
暮色降临时,改装过的三轮车队亮起车灯。阿杰坐在啤酒箱上晃着腿,这个辍学半年的配送员刚满十六岁,却能把三十箱啤酒码得又快又稳。李楠抛给他头盔:“见到金威的人别硬碰,按我们演练的来。“
“放心啦楠哥。“少年笑得露出虎牙,“我跑得比条子都快。“
夜市灯火初上,金威的人果然来了。黄毛这次带着四个壮汉,胳膊上的蝎子纹身泛着油光。但他们没料到,每个冰桶旁都站着穿“珠江配送“马甲的小伙,更没料到摊主们突然集体掀开保温布——二十台二手制冰机喷着白雾,宛如一道冰冷的防线。
“现在滚,来得及。“王叔握着冰夹,霜花在指尖凝结。生蚝壳堆里突然站起五六个食客,都是相熟的建筑工人。黄毛眼角抽搐,突然瞥见李楠从警亭方向走来,身后跟着穿制片的民警。
这场对峙最终消解在冰啤酒的泡沫里。但李楠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当他在凌晨清点完五十八箱空瓶时,张四强打来电话:“白云区有大排档想谈合作,明天跟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