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求变 寻找流域上游转型发展新模式
2014年初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指出:福建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力资源方面独具优势,要抓住机遇,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多年来,福建省在生态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如今,淡化GDP,重视民生,让群众享受更多“绿色福利”,已成为福建省政绩考核的新导向。2014年,福建省对34个县市取消GDP考核,永春就名列其中。
“不考核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的速度,要的是绿色GDP。”林锦明说。2011年,中央发布1号文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正是那一年,永春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林锦明回忆,来永春之前,以为山区县水质不错,可现实情境与印象感觉大相径庭。在吾峰镇吾中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施振成很有感触,家门口霞陵溪两岸100来亩(1亩=1/15公顷,下同)的低洼地,几年前就是周边群众吐槽的焦点:养猪场、包装袋厂占据,门口垃圾塞道,特别是天一热,臭气逼人。
与许多经济发达地区一样,永春面临类似的问题: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必须转型,将过去粗放的不计生态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切换到带给百姓幸福感的绿色发展模式。如何切换?永春将目光瞄准了母亲河——桃溪。
桃溪,著名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所寄,永春一半的乡镇、一半的村,60%的人口聚集在桃溪两岸。同时,由于地处流域上游,桃溪还肩负着为下游600万泉州人民输送一泓清水的重任。
县委、县政府经过研究后认为,永春有责任为整个泉州维护好一泓清水,永春面临的一些困局和弱势换个角度和思路来看就可以化为优势。比如说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开发相对缓慢,某种程度上说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也较轻。开展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既可以实现“水清、堤固、园靓、路畅、岸绿、房美”,多层次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还可以此为依托,视产业性质有保有压存量经济,催生绿色的增量经济,并延伸到整个产业布局,撬动各方面生态优势形成永春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可确保向下游输送优质清水。
一举多得,借着1号文件的东风,永春酝酿打响了一场以水求变,推动绿色崛起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