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媒介:网络文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角度

网络文学包含“网络”+“文学”两要素,是一个复合概念。既以“网络”标明载体的新鲜,又以“文学”建立与其他既有的媒体文化形式的联系。两概念的叠加听起来虽然宽泛,但胜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在网络文学中,媒介角度不可或缺,这不仅源于网络文学的媒介依附性,也源于网络媒介本身的变动特性。

(一)网络文学的媒介依附性

长期以来,在大众甚至网络文学从业者、研究者眼中,网络文学都是一个复合概念。在网络媒介刚刚兴起,印刷媒介仍占主流之时,人们无法预期新概念的变革。但随着互联网发展,它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技术和知识领先者。相比于网络概念本身,人们更熟悉的是各类新媒介应用。它们的用户越多,使用起来越简单,进入门槛也越低。所以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等人人皆可上手的媒介,真正使文学创作成为“全民的狂欢”。任何人都拥有了创作、发布和传播的权利。网络文学不再局限于设想中的先锋表达,也不再是依附性的权宜之计,而成为独立概念。

首先,网络文学是整体概念,割裂地从网络或文学两个孤立维度看都会影响其完整性。所谓“网络文学”“印刷文学”两种说法,区别在于媒介。这种指称方法最初囊括从印刷媒体因袭、从电子媒体借鉴以及网络媒体自身生发出的众多文学形式。但网络媒体日益突破了以往的媒介边界,无论显示器、印刷品还是各类智能终端,都成为网络文学的载体。因此,不再适合以单纯的载体作为界定和划分的标准。

其次,网络文学是独立概念。在媒介转型、新概念引进的阶段,人们倾向于将网络文学作品与各种印刷文学题材形式进行参照。但无论形式内容还是审美特性,网络文学中都难以找到与印刷作品完全对等的对象,其一致性远不如差异性,网络文学面对的环境是以往印刷文学未曾涉及的。特别是对于在印刷文化和网络文化双重媒介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来说,网络文学与印刷文学泾渭分明,它本身就是丰富且自足的。

再次,网络文学涵盖广泛,具备异质化特征。这里所说的网络文学不仅包括那些产业化的文学网站、精英化的网络媒体专栏,也包含各类论坛、朋友圈、博客和公众订阅号中网民自发的创作;不仅包含带有文体意识自觉的创作,也包含偶一为之的语言火花;不仅包含单一作者、明星写手的作品,也包括佚名作者甚至集体传播中演化而出的网络文学现象。

最后,网络文学是动态发展的。网络作品形式体现出网络媒介多向传播的互动特性。它模糊了印刷媒体中原版、原创的思维模式,几乎每一个转发者、传播者都能够为作品贡献内容。越是社会影响巨大的网络作品越难以界定其原始形态,网络作者、网络作品不再是唯一固定的,而成为群体性的发展概念。虽然这些新特质难免使它在面对知识产权时产生问题,但也充分体现出网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正是最切合网络媒体特点的文化概念。网络文学属于民众,无论网络高手或文学精英都无法垄断,这是其源源不断的活力的来源。

(二)文学与媒介的辩证关系

网络文学的诞生和兴起离不开媒介发展,但关注媒介大环境的差异是不是仅在网络文学发展之初就足够呢?网络技术发展更迭迅速,网络媒体版本众多,对于那些不再流行,甚至已经淘汰的网络媒体形式,还有没有必要回看和关注?这要从网络文学发展与媒介的关系角度观察。

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网络文学不能忽略的时代背景,此前,文学媒介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重视。但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文学媒介的更新,更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大变革。以加拿大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理论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使人们注意到新媒介为社会文化带来的改变。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终端与盛行于印刷时代的文学概念结合的产物,其以文字为主要表达的形式正好提供了将同一“文本”放在不同媒介上加以类比的契机。从“网络文学”出发,人们争论的不仅仅是文学自身的发展和流变,更是媒介文化的延续性和变异性。因此,当前网络文学在数量和历时上虽然尚远不能与印刷文学匹敌,却可在某些时候与印刷文学互为参照。媒介是使这种参照得以成立并具有意义的根本因素。

互联网使网络文学成为可能,在媒介变迁视野下,媒体因素进入文学评价体系。作为印刷媒介参照系的网络同时具有恒定性和变动性。笼统地说,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当前媒介时代可以说是相对恒定的元素,关注网络文学离不开对网络的认识。但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媒介形式,如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换代、终端硬件以及智能、便携式终端的研发等,却多样且更替频繁。我国大众最初所知的互联网应用是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此后门户网站、虚拟社区等集成型网络媒体出现,网络文学就诞生在邮件列表以及电子公告板系统,也就是我国用户常说的BBS中。继在BBS载体兴起并获得繁荣之后,网络文学既曾获得多种专属载体,如电子期刊、文学网站等,也曾依托于其他媒体表现形式,如博客文学、微博文学等。随着互联网终端从固定的电脑向移动终端的笔记本、手机拓展,新终端上的集成软件如微信等自然向网络文学开放;同时,为商业化网络文学开发的写作硬件、阅读终端等也时有出现。

从技术上看,网络文学主要诉诸文字,其呈现、传播文字的需求继承自印刷品,这种载体的需求对于能够展示声音、色彩、动态影像的电脑来说简直毫无难度。但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低技术含量的表达和传播要求,却引起网络技术竞相争夺,代代更替。日益降低的门槛使得竞争越发激烈。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任何一种媒介都是渐变式发展,印刷技术的提高、色彩的增加,逐渐提高了报纸、期刊的数量,电视媒体从黑白到彩色再到数码,增加了清晰度和尺寸。统领文字传播多年的印刷媒介因其恒定性、统一性而将自己排除在影响文学的相关因素之外。而网络文学中,读者的反馈和双方互动程度决定着作品成败。网络文学载体的吸引力,读者反馈的积极性和忠实度等,成为必须考虑的元素。因此网络媒介应用的便利性,作品到达目标作者的精确性以及不同媒体作者和读者的差异性都显现了出来。

由此可见,互联网虽然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使之一诞生就被放在了与拥有多年积累的印刷文学比肩的地位上,但其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也导致网络文学缺乏相对固定的舞台,欠缺积累,因而难以产生一致性对象的问题。网络文学蕴含着技术对文学的影响,将媒介与文学的关系摆在了台前,其自身得以成为举足轻重的概念。但当媒介特性成为考察多变网络文学现象的相对恒定且一以贯之的线索时,网络媒体快速淘汰的负面影响不应被忽略。虽然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文学作品被称为网络文学,但这个平台不是隐形并居于后台的,它积极参与网络文学形塑,网络作品特点与其所依托的媒体有很大联系,因此它也遭受着新媒体变动性的困扰。

同样,网络文学研究也面临着媒介问题。脱离媒介特性单纯看文本的网络文学研究不仅不完善,且逻辑上无法圆融。在网络文学研究中,整体性、规律性的探讨很容易流于空泛。而数量庞大、质量缺乏保障的作品又使单一案例细读的研究过于狭窄。究其原因,并不是网络文学内容本身具备后现代多元色彩,而由于这一对象并非静态,它是一个跨媒介的变动过程。局限于单一媒介的阅读和评论容易遇上不同媒介标准的差异等外部质疑。所以,要对网络文学发展进行总体观照,离不开媒介变迁的角度。

总而言之,对于网络文学来说,网络特质不是一个强调延续和差异的外部因素,而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因素。网络媒介本身的变动性呈现为网络文学阶段性文本的差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即便是一些已经消失或者很弱势的网络媒体,也有必要回溯和分析。媒介是讨论网络文学不可避免的角度。在充分理解媒介属性对于网络文学意义的基础上,本书拟回顾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从媒介转型角度划分阶段,分析代表性事件、作品,梳理媒介转型过程;挖掘对文学媒介转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对比不同媒介的特性,总结网络文学在媒介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未来趋势。

生活不是科幻小说,文学也不只依赖虚构和想象力去揣度新媒介文化世界。在新旧媒体交接的时代,我们永远无法以过往媒介文化培育的视野和规律去面对新的挑战。本书将对媒介文化交替之际的网络文学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划分为文学上网,第一次纸媒介转型,第二次纸媒转型,影视、游戏产业转型,全媒体及技术转型五个阶段,着重关注媒介转型给新文化形式带来的影响。


[1] 参见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 参见陈大康《近代短篇小说的复兴》,《光明日报》2018年3月15日。

[3] 参见高玉《金庸小说误读与武侠小说形象重塑》,《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

[4]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5] 谭华孚:《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著作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 单小曦:《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7] 许苗苗:《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8] 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版。

[9] 马季:《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 周志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 陈定家:《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近年来主要用于讨论网络文学跨媒介改编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本书将有专门章节讨论。

[13] 王祥:《网络文学创作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4] 《我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http://npopss-cn.gov.cn/GB409254/409801/,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3月13日。

[15] 《2015年度中国网络文学》,漓江出版社2016年版;《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