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楚辞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楚辞后语》篇目的总体情况

据晁公武记载,北宋晁补之除作《重编楚辞十六卷》外,还“择后世文赋与《楚辞》类者”[1],编《续楚辞》二十卷,“又择其余文赋大意祖述《离骚》,或一言似之者为一编”[2],编《变离骚》二十卷,今二书都已亡佚,难窥其详情。据《郡斋读书志》记载,《续楚辞》择选自宋玉至宋代王令计二十六位作者的作品共六十篇。其中晁氏以沈括词赋与屈原近似,最为赞赏。《变离骚》选录自楚国荀卿至宋代王令,凡三十八人,通九十六首。这样,两部书共收作品一百五十六首。朱熹遵循兼得性情与义理之原则,或可称“主于辞而不得不兼于义”,在晁补之《续楚辞》《变离骚》二书的基础上,编成《楚辞后语》,变更其篇目,删去大部,增加些许,存篇五十二章。

关于朱熹对晁氏二书中篇目增删的情况,莫砺锋先生有详细列表[3],此表格情况大体符合,但也有多处未尽完善。(1)宋玉的《神女赋》在晁氏的《序文》中并未提及,而应该在朱熹之《楚辞后语·序》[4]中才有记录,所以此处根据应为《楚辞后语》,莫先生却说是晁氏序文。(2)晁氏取荀况赋七篇,他在序言中说,“又《变离骚》起荀子《佹诗》 《成相》篇,故并以其时考之”[5]。可见首两篇篇目便是《成相》《佹诗》,则其余五篇篇目不明,而莫先生说此处晁氏书中七篇篇目皆不明。(3)据《汉书》记载如《李夫人赋》当为汉武帝所作,晁氏序文中也并未说是司马相如所作,莫先生却将其归类为司马相如之作品。(4)再有,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朱熹说“陶翁之词,晁氏以为中和之发,于此不类,特以其为古赋之流而取之,是也”,由此可知,晁补之选取陶渊明作品应为《归去来兮辞》,而莫先生表格中说晁补之选录陶渊明作品篇目不明。(5)至于末章,朱熹选录张载、吕大临之作,晁氏未选此二人之作,《郡斋读书志》中并未说明,朱熹在《楚辞后语·序》[6]中有很明确的表述,所以此处根据应为《楚辞后语》。特此在莫先生表格的基础上有所更正,现列表如下,莫砺锋表格也附后,相同处未列,将不同处列出。

表2-1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根据上表比较可知,朱熹对于晁氏所选宋玉、曹植、陆机、陆云、挚虞、鲍照、江淹、刘禹锡、杜牧、沈括、王令等人作品全部删去,一篇未留。对于贾谊、刘细君、陶渊明、班婕妤、张衡、王粲、李白、韩愈、李翱、柳宗元、邢端夫、黄庭坚等人作品,则都全数著录。对于荀况、司马相如、王维、蔡琰、顾况、王安石等人作品,则有所选录,其他如《易水歌》《越人歌》《大风歌》等作品,也都有选录。朱熹在《楚辞后语·序》中说:

右《楚辞后语》目录,以晁氏所集录《续》《变》二书刊补定著,凡五十二篇。晁氏之为此书,固主于辞而亦不得不兼于义。今因其旧,则其考于辞也宜益精,而择于义也当益严矣。此余之所以兢兢而不得不致其谨也。盖屈子者,穷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之词也。故今所欲取而使继之者,必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乃为得其余韵,而宏衍巨丽之观,欢愉快适之语,宜不得而与焉。至论其等,则又必以无心而冥会者为贵,其或有是,则虽远且贱,犹将汲而进之;一有意于求似,则虽迫真如扬、柳,亦不得已而取之耳。[7]

朱熹在这里指出自己选定篇目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择取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者;二是删去“宏衍巨丽之观”与“欢愉快适之语”者;三是重视“无心而冥会”者;四是不得已而取一些“有意于求似”者。这种得其余韵,须不期然而然方好,若有意求似者,则有悖于屈原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