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如何突破知识变现的两大障碍实现真正盈利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 付费语音产品《好好说话》上线仅10天,其销售额就突破了1 000万元。
■ 《每天听见吴晓波》音频产品一年的订阅收入也突破了3 000万元。
■ 音频内容《用得上的商学课》的主讲人路骋,上线一年全网订阅65万份,营收也超过3 000万元,如图1-15所示。

图1-15 音频内容《用得上的商学课》
这些数据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借助知识产品,通过互联网来变现的人越来越多,可以理解为知识付费的大门已经打开,尤其是现在的知识服务,还处在早期阶段,可能会带来新一波的知识、创造、分享和教育的浪潮,也会带来一波围绕知识变现的商业机会。
1.2.1 突破知识变现的两大障碍
知识付费的大门已经打开,有的人已经进去,而有的人却始终不得其法,没有办法迈进知识付费的大门,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在研究知识变现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两个最大的障碍。笔者认为,只要能够解决这两个障碍,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做到知识变现。
1.第一个障碍:“害怕变现”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观点会有些不以为然,会反问:难道还有人害怕变现,害怕钱多吗?是的,现实中确实存在害怕变现的人,他们的表现为: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价值不足,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是第一大障碍。尤其是所谓的知识工作者们,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知识能否变现。所以,我们要突破第一个障碍,就要有这种意识:我们的知识和价值也是可以变现的。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常将这样一个观点分享给大家:大家都是出来“输出”的。
为什么说大家都是出来“输出”的呢?例如,在互联网上,可以销售实体的产品,比如说电脑、汽车、家具、手机等,如图1-16所示。那么,我们的知识不也是可以变现的吗?电脑、手机、汽车等实体产品可以直接销售,同样地,知识、技能、经验也是可以变现的,而且还没有物流、仓储和库存的负担,运营成本比实体产品更低。

图1-16 通过互联网销售计算机、手机等实体产品
所以,用户一定要突破“害怕变现”这个障碍,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信心。你觉得习以为常的,也许正是别人梦寐以求的,意识到这一点,就是我们做知识变现的第一步。
2.第二个障碍:不会打造产品
知识变现的第二个障碍是什么呢?笔者觉得是内容生产者要有产品化的能力,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专家去打造。按照社会学中三个信任的说法:第一个是人格信任,第二个是货币信任,第三个就是专家信任。专家是非常容易为客户带来信任的。
过去,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是今天我们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顶尖水平,并不是特别难。
如今,各种社会和技术资源给每一个人成为专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专家。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的专家。无论你是对股票、汽车、保养品、红木家具有所研究,还是对整理房间有所研究,都可以成为专家,通过互联网把你的经验变成知识类的产品,之后再通过互联网销售传播出去。
所以,笔者认为这是第二个障碍:学习打造知识付费产品,首先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打造成某一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再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经验变成知识产品去销售,这样才能突破知识付费的障碍。
1.2.2 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或智慧
要进入知识变现的大门,你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变成可以交付的产品,也就是说你要有产品化的能力。笔者把这个产品化的能力叫作专业化生存,未来专业化生存也是生存的基础,只有够专业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比知识变现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进行知识变现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影响力会不断增加,当我们去打造知识付费产品的时候,需要把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重新内化,重新归纳总结,整理筛选。如今,消费者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大家通常都会精心挑选,寻找能够实践的知识,让自己真正有所收获。
其实,知识内化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把书本上或者脑海里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或者智慧,要知道消费者都是想学习对其有所帮助的知识的。下面介绍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3个步骤,如图1-17所示。

图1-17 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步骤
在把经验内化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变现,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通过输出我们的知识,建立更深的信任。要知道,如今的信任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对于个体来说,知识变现的过程可以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不断打造我们的个人品牌。
那如果对象是一家机构呢?你也可以输出行业知识,不断建立你所在行业的竞争壁垒。所以,笔者认为知识在未来会成为新的商业流量入口。笔者曾见过一家医疗服务机构,就是用这种知识营销的方式去影响用户、潜在的消费者以及合作伙伴的。
过去,所谓的广告就是广而告之;而如今,大家可能都不愿意去看广告,更愿意通过内容、知识去了解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新理解营销,而笔者认为这种营销可以叫作知识营销,从过去的广而告之到今天的广而认知,因此笔者觉得,在未来,知识会成为商业流量的入口,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出去。
最后,比知识付费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知识变现,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商业变现,还可以建立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品牌和影响力,知识改变学历,变现改变命运。
案例 声音教练徐洁:《如何练就好声音》
由声音教练徐洁主创并主讲的《如何练就好声音》,其内容独辟蹊径,从每个人都会用到的说话声音入手,教大家很多“科学的发声方法”及“富有情感的声音表现”技巧,帮助用户锻造专属于自己的好声音,如图1-18所示。

图1-18 《如何练就好声音》专辑
《如何练就好声音》于2016年10月17日在喜马拉雅FM独家上线,并在首届知识狂欢节中获得了189万元的单日成交量以及全站销售量排名第二的好成绩。截至2019年5月,《如何练就好声音》的专辑总播放量达到1 712.8万次。《如何练就好声音》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徐洁敢于“推销”自己,“分享”自己的特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知识,并善于将其包装为产品,通过30节核心课程,将自己打造为“成功塑造千万学员的王牌声音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