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与辽宁结缘的人和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歌曲《丢手绢》

作词:鲍侃

作曲:关鹤岩

《丢手绢》作于1948年,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唱游歌曲,至今仍为幼儿园的保留节目。

1948年秋,关鹤岩看到延安儿童保育院的小朋友在玩一种“丢手绢”的游戏,天真活泼的孩子,朗朗上口的童谣,激起他的创作灵感。随即同保育院鲍侃老师创作了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丢手绢》,歌曲迅速从边区传到全国,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时光,也催生了一种新的游戏——丟手绢。

歌曲《丟手绢》,民族调式五声音阶,音域适中,只有“1(哆)”到“6(啦)”六度音,歌词通俗易懂,充满童真,还有那《凤阳花鼓》般欢快、口语的音调,都是让这首歌久唱不衰的原因。歌曲不仅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也是开启儿童心灵的一把钥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词曲作家曾创作过一批有全国影响的优秀儿童歌曲,如:刘守义的《小鸽子》、南洋的《拔萝卜》、顾晓丹的《我们美丽的祖国》、晶日的《弹月琴的小姑娘》、平安俊的《童心是小鸟》,等等。但当下,囿于种种原因,属于孩子们的歌越来越少了,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在唱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流行歌,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闲文逸事答问录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是关鹤岩倡议并参与创作的


:时任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说,关鹤岩是陕西音乐界的灵魂人物。全国人民记得他,辽宁人民提起他,却是一首儿歌,这种事情蛮有趣。

:是的,也许因为他是辽宁人,我们唱他的歌感到格外亲切吧!任何人任何作品的影响力,都要借助时势和机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在和平的日子里,朗朗上口的儿歌,非常容易传唱。这首歌已经唱了七十多年,最早的一批幼儿,都是耄耋老人了!

:听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歌就是由关老倡议和参与创作的?

:不仅如此,在“文革”的背景下,生活在陕西的关老还参与整理改编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民歌五首”,虽然遭受打击,但终归给历史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关鹤岩还是一位坚持把省级交响乐团保留至今的极有远见的音乐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