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经济学:释然职业生涯的经济理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职场经济理性体系与重要意义

任何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只有具备这种条件才适用;离开了这种前提条件,任何正确的理论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组织文化培育与职场经济理性建构的本质,就是建立起一座帮助员工把利己动机引导到利他的效果上来的意识形态的桥梁。关键在于帮助员工对职业人生预期目标函数中约束条件正确理解,从而找到科学的观念性应对策略,以此形成科学而普适的职业价值观。这就是组织内部文化——职场经济理性——职业价值观的建构要义。

影响职业人生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约束条件分为两大类:一是内在约束条件,即主观的人性特点与个性特质,如有限理性(包括“知识问题”)、利他主义、机会主义、效用与偏好、边际效用递减、个性特质不同;二是外在约束条件,即客观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如资源稀缺、成本约束、交易费用与产权约束、社会分工、组织政治、人生无奈与偶然、代际条件不同。职场经济理性建立在对职业预期目标函数的主、客观约束条件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由此选择科学的观念性应对策略,其逻辑体系为:职场战略规划理性即职业产权观;职场行为效率理性即综合成本观;职场发展路径理性即稀缺成功观;职场做人素质理性即合作交易观;职场做事能力理性即绩效知识观;职场进取终极理性即人生效用观。

(一)职场经济理性的内容概述

1. 职业产权观

职业产权观: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战略管理理性。交易费用与产权约束是实现职业人生预期目标的重要约束条件。大到国家,小到经济组织都遵循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不断演进。运用交易费用与产权约束理念反观职业人生,在社会分工与交换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个体的一生其实只在做两件事:职业生产活动与职业交易活动。职业“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活动并体现着社会分工,包括职业产能的生产活动和职业产出的生产活动;职业“交易”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并体现着社会交换,包括职业产能的交易活动和职业产出的交易活动。促进职业人生预期目标实现的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可以按逻辑细分为“获得职业产能→交易职业产能→获得职业产出→交易职业产出→获得个人财富”五大因果关联与相互继起的增值活动,这五大活动的总和就构成了职业人生经济活动的“职业价值链”。所谓职业产权,是指职业个体对职业价值链有效运作过程中的职业综合能力(类似于人的无形之“产”),以及由于职业综合能力(无形之产)的存在及其使用,所引起的社会与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即“权利”或“便利”)。所谓职业产权观,是指在职业人生中实现职业人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运用无形的职业产权,即职业综合能力,换取有形的财富产权,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

2. 综合成本观

综合成本观:衡量职场选择行为效率的工具理性。成本是实现职业人生预期目标的重要约束条件。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具有复杂性,有限理性个体认知利益又存在着尴尬性,因此平衡驾驭利益的复杂性也是理性,这也是提高行为效率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与先决条件。衡量有限理性个体行为效率简便易行的策略是:综合成本观。它又可分为时间维度综合成本观和空间维度综合成本现。时间维度综合成本观,就是阶段性综合成本-收益比较观,以此衡量长远与短期利益;空间维度综合成本观,即对根本与细微、全局与局部、有形与无形、显在与潜在利益的区分与比较,从而找到特定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利益。综合成本观的理念本质是在成本约束下的职业人生选择行为,要追求“大致的对”,避免“精确的错”。俗称“吃亏是福,友善是利”“先舍后得,有舍有得”,是做人做事的“富足心态”与“大气”思维。

3. 稀缺成功观

稀缺成功观: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发展路径理性。稀缺性是实现职业人生预期目标最为重要的约束条件。稀缺性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经济学基本思想就是: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因此,稀缺性决定了人们都必须做出选择,稀缺性决定了人们都必须学会选择。在职场战略层面上的定位选择是做正确的事;在职场战术层面上的路径选择是正确地做事。资源稀缺假定对做人做事的理念性启示在于:个人利益获得与个人稀缺程度成反比关系。由此推导出与稀缺成功概率成正比关系的路径是:与个人学习勤奋度及其效果成正比;与个人稀缺性的勤奋过程成正比;与个人竞争性的价值凝结和品质塑造成正比;与个人竞争性的创新理性成正比;与个人竞争性的“求成者”理念成正比。与此同时,稀缺性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哲学意义决定着职业目标的价值升华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本质是:物质追求应知止,利益形式的精神性,稀缺成功的均衡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中国人生智慧就是“留余”。

4. 合作交易观

合作交易观: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做人素质理性。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体制、交易费用与产权约束、人的有限理性、人的利己与利他双重动机、人的机会主义倾向都是实现职业人生预期目标的重要约束条件。职业人生全部经济活动=对职业产能与产出的生产活动+对职业产能与产出的交易活动。然而,交易活动的逻辑就是人际合作的逻辑;实现追求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互利共赢意义上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职业预期目标,其本质就是职场合作问题。合作交易观有两大内涵和一个目标,两大内涵:一是合作对于合作双方都有好处,这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二是对利己行为的尊重与引导,对利他行为权重的激励与提升,对机会主义倾向的抑制与转化,这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一个目标:降低职业人生交易成本,有效达到交易职业产能、交易职业产出,从而获得个人财富。合作交易观的做人素质理性是:职场上下级关系的合作利益论、职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资本论、职场合作的“重复博弈”策略。

5. 绩效知识观

绩效知识观: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做事能力理性。知识问题是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重要约束条件,它是有限理性假定的重要延伸,指人类在开发、验证和应用知识上只具备有限能力。无知和应付无知的办法就是经济增长的绝对的中心问题。作为做事能力理性的绩效知识观就是有知识必有做事能力、有知识必能解决问题的知识运用观和知识演绎观。换言之,创立或发现一种知识、思想是伟大的,然而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用好这些知识与思想——智慧性地运用知识并有效地解决复杂绩效问题则更伟大。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做事能力理性有三大理念:职业绩效提升的知识选择论、思维选择论和知识演绎论。

6. 人生效用观

人生效用观:职业进取终极主题与职业人生终极理性。效用、偏好和边际效用递减也是实现职业人生预期目标的重要内在约束条件。在职业价值链中,获得个人财富的本质就是: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职业人生进取目标的终极拷问,亦即“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的一生该怎么度过”的人生哲学问题,人生最重要的选择首先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选择,它反过来决定着职业人生的动力与方向。在资源稀缺的外在条件和偏好决定效用大小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等内在条件的共同约束下,职场进取两大主题就是创新性进取与价值性升华。价值性升华主题就是职业人生终极理性,即把职场所有行为看作是一个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偏好选择追求广义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把重构个人的文化价值结构作为经济选择过程中思不透和想不通问题的根本之解,以此追求职业人生的全面发展与实现职业人生的平衡生活,亦即:执于释然,止于至善。

(二)职场经济理性的内在逻辑

职场经济理性是职业人生的战略理性、效率理性、路径理性、人际理性、能力理性和终极理性的集合体,职场经济理性体系也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图2-1所示:

第一,职场经济理性是为实现职业预期目标服务的。职业预期目标函数是经济学完整人性假定的本质反映。职业经济理性是对职业预期目标函数中的约束条件正确理解,形成科学的观念性应对策略。反过来说,职业人生六大经济理性的价值引领目的,就是为实现职业预期目标——自身与他人互利共赢意义上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服务的。

第二,职业产权观是实现职业预期目标的战略规划理性。实现职业人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运用无形的职业产权,即职业综合能力,从而换取有形的财富产权,即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人生经济理性的六大理念对于职业人生的管理效用,都是为了培育与交易职业产权,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第三,培育与交易职业产权需要两大能力和两大工具性方法。在“获得职业产能→交易职业产能→获得职业产出→交易职业产出→获得个人财富”职业价值链中,确立与交易职业产权的两大能力是:绩效知识观是职场做事能力的指导性理念;合作交易观是职场做人素质的指导性理念。确立与交易职业产权的两大工具:稀缺成功观是职场发展路径理性;综合成本观是职场行为效率理性。

图2-1 职场经济理性体系内在逻辑关系图

第四,人生效用观是培育与交易职业产权的最终目的。人生效用观是职业进取终极主题与职业人生终极理性,是对职业预期目标——追求自身与他人互利共赢意义上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终极思考,也是培育与交易职业产权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职场经济理性体系都是为了实现职业人生的终极意义的。

(三)职场经济理性的人生意义

第一,确立职场经济理性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现代化就是理性化,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也首先应该是人的现代化。当代发达国家和民族,无不是具有丰厚思想和理性的国家和民族,思想和理性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性的功绩在于当它的前提可靠时,能使结论可靠。因此,实现员工的现代化就应当力透职场本质,把握行为理性。因为“知道根本之道及其原因比知道解决之道更重要,这能使我们从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去寻求根本解”,所以,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建立一种能够推动现代化的新文化;“它既不应沿袭实用理性的传统智慧,也不该简单照搬西方的理论理性。这种新文化应该包含了中西文化的合理内核,又具时代性;当理性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才算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和进入了现代社会。”

第二,确立职场经济理性有助于拥有一个平和的职业人生过程。秉持一组科学而普适的职场经济理性,就能拥有一个理性与平和的职业心态,就能保持一份职业忠诚,建立一种职业信用,使我们在职场打拼的几十年过程中,不会在顺境时受宠若惊,也不会在困境时心烦意乱,有助于我们理性与平和地面对职场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宠弃荣辱、是是非非和“你方唱罢我登台”等现象,“无论世事变幻,我的所作所为原本就当如此”——这就是职场理性的文化规范之所在。我们因此能拥有一个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职业人生过程,在为组织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职业人生价值,升华自我的精神世界。

(四)职场经济理性的文化效用

第一,职场经济理性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是能够满足员工成长、客户满意、组织发展等多种约束条件下组织文化选择的均衡解。组织文化建构是外部文化与内部文化的集合建构,而职场经济理性是组织内部文化建构的重点。

第二,职场价值理性是社会主义公民终极核心价值观的工具价值观。对于社会文化与组织文化那些“简洁而干练”的终极价值理念来说,达成对这些文化的共识,深深地依赖于工具价值观思维方式与方法。运用职场经济理性这一工具价值观,具有强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终极核心价值观有效落地的推动作用。

第三,职场经济理性具有职业道德信仰的属性,也是当代中国信仰重塑的基础工程。如果把职场经济理性视作社会主义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工具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信仰,那么根据张建宁的观点,职场经济理性就是一种能够“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道德,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有利于追求真善美、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1] 综合参见:马玉文. 承载国家前途,服务个人成长,透析新加坡德育的文化力量. 上海教育. 2011(9):42-43;关于新加坡的道德教育.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A7UvWxVSli DHIrZUNF--RMcigY260zmEVJpjTsxp8NQpgdc0O17q91wdpF5nUMLzfbHQsm0_ suXUtZ_ qAVc2wK;陈洪涛. 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思想·理论·教育,2002(Z1):60-62;管克江.新加坡:道德建设不放松. 人民日报,2006-05-26(7)。

[2]何树彬. 韩、日、德、美四国道德教育特色管窥. 文汇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5/24/content_ 1487289.htm.

[3] 经济学的感悟. http://wenku.baidu.com/view/0e058e926137ee06eff9185a.html?from=search.

[4] 张维迎,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

[5] 源自郭梓林讲课案例。

[6] 张勇: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服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8dbd9310102v4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