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全心为农户 齐心谋出路
——记灵武市新型职业农民李林
“蓝老板过来啦。欢迎,欢迎!”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随声而来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短发平头的中年男子,乍一看这个中年男子和其他的青年农民也没什么分别,仔细一听他和孔老板的聊天内容:“今年温州白菜的行情不行,要走福建、厦门……”这才发现中年男子的不凡之处,他居然对全国蔬菜的行情如此了解!
他叫李林,1982年10月生,中共党员,灵武市的一名农民,是全市蔬菜行业远近闻名的“李甘蓝”。其实,几年前他和其他的青年农民都一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外出往周边的盐池、定边贩运一些米面、蔬菜、瓜果等,直到偶然一次的谈话后,使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北菜南运赔了钱,痛定思痛苦钻研
有一天灵武市农牧局开展政策下乡活动,李林听到工作人员说:“我们宁夏条件好,灌黄河水,种的菜在南方市场很受欢迎,供不应求……”回家后,他就一直在想既然我们宁夏的菜这么受外地人欢迎,为什么不能把蔬菜拉到南方市场呢?说干就干,他借钱购买了东风汽车从河忠堡村收购了一批西红柿,运往重庆销售。一路上风餐露宿,运到市场后,并没有出现他想象中人们抢购的场景,不赚钱反倒赔了不少。
痛定思痛,李林不断地反省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他不懂蔬菜、不懂市场。天生不服输的个性让他决定要“拜师学艺”。于是,他一边四处打听哪里能教他种菜认菜,教他学做生意之;一边自己整天地往农户菜地里跑,甚至半夜也去菜地里看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参加灵武市农牧局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后,他逐步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菜农请教种菜知识和自己的摸索,他现在已经能熟练掌握西红柿、茄子、辣椒、甘蓝、娃娃菜、大白菜等常见蔬菜20多个品种和秋葵、红笋、盘菜、QQ南瓜等南方新品蔬菜的种植和蔬菜品性特点。
联合农户寻客商,形成蔬菜产业链
为了把周边农户的蔬菜及时销售出去,给农户增收,2015年,李林联合河忠四队5个农民成立宁夏红宝富民农牧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00多户,专门种植、收购、销售瓜果蔬菜。尤其是在2016年,宁夏灵武西红柿大量滞销,他通过多方联系与福建莆田、龙岩蔬菜经销商达成合作关系,直接解决了2400多吨西红柿的销售问题,避免了农户遭受更大的损失。
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适应南方市场的要求,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2017年李林又成立了宁夏绿禾鲜蔬菜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收购、销售适销福建泉州、厦门,广东广州,浙江温州等南方市场的蔬菜。“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就应运而生,就这样李林从种植及推广示范到收购蔬菜,再到销售蔬菜,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善的蔬菜产业链条。
引导农民转思想,开展蔬菜商品化
多年来,当地农户种植蔬菜的思想观念就是:蔬菜是用来吃的,只要种出来就行。可是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要想靠蔬菜种植致富,蔬菜仅仅达到“能吃”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卖”,更要卖个好价钱,这就需要有人带领周边农户来开展蔬菜商品化工作。为此,李林从甘肃兰州聘请了技术员,在陶家圈村二队流转了200多亩土地进行适销南方蔬菜的试种、示范推广。
蔬菜的种植、收购、销售工作都已开展,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当地装车好的蔬菜在销往南方市场的路途中就已经出现发热、霉变的情况,根本到不了南方市场。通过去兰州定西蔬菜市场的考察,李林发现,如果提前把蔬菜预冷处理就能使蔬菜长途运输。为此他又筹资建成了6栋高端冷藏保鲜库,年可预冷处理蔬菜3万吨。后续计划再建蔬菜分拣车间、蔬菜交易大棚,购置电子磅、蔬菜专用冷链运输车等,不断完善冷链基础设施。
要想拓展蔬菜销售渠道,只有与南方市场龙头企业共同经销,才能合作共赢。2018年1月25日,李林自费带领5个农民到福建考察蔬菜行情,选择新品、适销的蔬菜,并与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百汇绿海集团、泉州绿佳源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关系,直接解决了农户蔬菜销售不畅、价格较低等问题,还带动了一批以蔬菜产业为生的农户贩运蔬菜共同致富,提高了崇兴镇、梧桐树乡、叶盛镇等周边地区1050多户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6200多人,涉及蔬菜种植面积4800多亩。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严把蔬菜质量关,电商销售出路宽
李林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存根本”,只有不断提高蔬菜的品种和质量,完善农残检测仪、重金属检测仪等检验检测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严把蔬菜质量安全关,才能谋求生存;只有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才能进一步成长。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李林还积极学习电商管理知识,主动申报参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立“陶家圈村服务站”,不断开辟销售渠道,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将来会在灵武市各大小区门口建立蔬菜配送店,依托合作社在滨河大道开辟蔬菜种植基地,通过与灵武市市民签订订单达成合作关系,市民每年只需缴纳一定的资金,就可在家门口蔬菜配送店领取新鲜蔬菜,不仅方便市民,也能带动基地农户增收。
“抓住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李林一直喊的口号,他也付诸实施,并发挥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不断地带动农户走上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