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拼图:交叉运用多元领域的人,创造更多可能
我有一位朋友,从青春期开始就对写小说很有热情,只要一有点子和想法,就会立刻提笔写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创意笔记本已经可以叠得老高,当中有不少有趣的“梗”。
三十岁后,他依然怀抱着出版小说的梦想,也很喜欢去参加大大小小的写作课程和社团活动,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即使他一直在写作,也怀抱着出版小说的信念,但离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他离目标永远都差临门一脚。虽然累积了不少文字,却从未好好地整理、编辑,只是一堆堆零散的手稿。虽然有不少的好点子,却从未能好好串成完整的故事,只像是一个个零散的区块。
这就是他缺少了“拼图”的能力。就算“拷贝”了再多资料,“拆解”了再多资讯,甚至也能“上色”(加上自己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最后没有办法将之拼接组装,其实一样无法产生太多的价值。这最后的临门一脚,就是“拼图”力。
如我们所知,《哈利·波特》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如果该书作者J. K.罗琳当初未将她脑海中充满创意的奇幻故事撰写成文字,编辑成册,再给出版社投稿,那么就不会有这部超级畅销书。
所以,作者投完稿就没事了吗?不,接下来还有的忙呢。
一本书需要历经编辑、润色、排版、打样、印刷、校对、装订,才能最终完成。但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接下来还有营销、发行、书店推广、仓库管理等工作。换言之,所有的好作品,都需要“拼图”的功力,将原先萌芽的概念,通过个人或众人之力,将其转化成有具体价值的能力。
拼图力的培育
这个“拼图力”跟我们孩童时代玩拼图所需的能力,有异曲同工之处。
拼图游戏被视为孩子相当重要且具有启蒙性的游戏之一,在拼图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专注力、思考力、逻辑力、空间力、创造力,缺一不可。
一开始,想从一堆零散的拼图中找到正确的图块并不容易,但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出相当重要的专注力和耐心。随着技巧的提升,能打造更有效率的头脑。此外,拼图有它自身的系统逻辑。一个专注的拼图过程,必须不断思考、判断和选择,这样可以高效培养独立思考力和逻辑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能更直接地感受自己的喜好和专长。
再者,拼图是借由一小块一小块的“部分”,打造出最后的“全部”,这正是世上所有作品的组成基础。
跟拼图有点相似的另一个游戏是积木,这同样是培养孩子能力不可或缺的游戏之一。差别在于,拼图的目标是完成一个有标准答案的作品,积木的目标则是打造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作品。但两者同等重要。
通过不停地尝试、重建,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意发挥,这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最具有竞争力的人,一定是拥有较佳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拼图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完成一个作品的能力。
当一个拥有多块拼图的人
人们过去普遍认为,能对世界有贡献的人,都应该是单一领域的“专家”。但后来人们却发现,不少的好点子,通常都是出自能够交叉运用多重领域知识的“拼图者”。
人们在面对问题时,总是习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来处理,所以单一专业人才,就像是只拥有一块“大拼图”的人,变不出什么新把戏,只有单一的解题思路。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对于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他遇见的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像一根钉子。”
反之,如果我们能交叉运用多重领域知识,那么我们就像是拥有许多块不同的“小拼图”。虽然看似每块都不同,但只要重新组合和连接,我们就有机会洞悉出更多系统性的问题,从而创造更多的可能。
知识是相对有限的,想象力才能构成更有效率的“拼图力”,创造更多可能。
爱因斯坦曾说:“逻辑能让你从A到 B,想象力却能带你到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