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之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金伯利小鎮

列車中途抵達以鑽石聞名的小鎮——金伯利,這裡屬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資源型城鎮,被稱為南非眾多城市中一顆最耀眼的「寶石」,因礦富而興,因礦竭而衰。

早年無數的淘鑽者沒能活著離開金伯利這片條件惡劣的土地,如今遊客們卻可以在這裡,坐著有軌小電車慢悠悠地,安然享受和嘗試淘鑽樂趣。

金伯利礦的鼎盛時期早已過去,小鎮只留下一個「鑽石博物館」,館外那個巨大洞坑,就是小鎮最著名的遺跡,由空中鳥瞰,仿佛被隕石撞擊所致,與附近的樓房比較,可見其之巨大。

事實上它是自一八六六年起,先後由五萬多名礦工一鏟一鍬挖掘出來的,為當今世界上最大人工洞穴。

這段歷史要從十九世紀的六、七十年代說起:

一八六六年,南非某少年在玩耍時,無意撿到一塊重達二十一點二五克拉的金剛石。一克拉相等於零點二克,這粒以希臘語「我找到了」意思,取名「尤裡卡」的巨大金剛石,被當時英國殖民總督送到巴黎萬國博覽會。

一八七一年七月十六日那天,幹了一整日,疲勞又饑餓卻無所收獲的採礦工們回到住處,看見負責做飯的廚師忘了職責,喝醉酒後正蒙頭大睡,氣憤的礦工罰他去挖鑽石,發狠話「如果找不到鑽石就不准回來」。

可沒想到幾小時後,廚師竟然手捧幾顆鑽石回來了!這消息馬上砸開了鍋,礦工們立刻撲向那小山丘,用鎬和鐵鏟瘋狂挖掘,於是,小山丘被一個越挖越大、越來越深的大坑所取代。

這就是從一八六六年發現而動工挖掘,被不間斷地開採了四十八年,直至一九一四年關閉的——金伯利礦坑。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這個深度為一千零九十七米、方圓一點六千米、佔地十七公頃的巨坑,竟是礦工們用鎬和鐵鏟一上一下、再接再厲,朝地心深處死命挖掘出來的!

我感興趣的還有:掘了這麼大個坑,得到多少鑽石呢?

四十八年期間,從這個巨坑裡一共挖出了兩千兩百五十萬頓礦石,篩選出一千四百五十萬克拉,相當於兩千七百二十二千克的鑽石。

要知道,從開採出來的礦石中篩取鑽石,平均需要兩百五十頓的「金伯利」岩石,才有可能蘊含著大約一克拉的鑽石,可想而知鑽石挖掘之困難。

鑽石大約於四十五億年前形成的,地點基本在地表兩百千米以下,它原本靜靜待在地球深處,是由於火山噴發後,礦床被裹挾在噴發的岩漿中來到地表,冷卻後形成火山岩。

南非金伯利的鑽石大約是在一點二億年前至八千萬年前來到地表的。

鑽石屬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堅硬物件,俱耐磨、熱敏、傳熱、透遠以及半導體等優異的物理性能,有很重要的工業用途,如各種研磨切割工具、超精密儀器部件等。

鑽石雖然挖掘困難,非常昂貴,但並不是人們想像那麼稀有,據說是人為控制著產量,每年有計劃的投放一定數量到市場,維持其昂貴價格,確保商人可以最大限度從中獲得最高利潤,細水長流地享受其帶來的巨大收益。

二零零五年九月,金伯利最後三個地下礦井停產,結束了這個小鎮一百三十四年的鑽石開採史,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雖然,老鎮仍然保留著昔日景色,但已物是人非。

總之,金伯利因鑽石知名世界,南非因鑽石而享譽世界。

「非洲之傲」列車上,不僅能體驗精緻奢華服務和欣賞沿途各種美景,還能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士。乘客們碰面時會打招呼問好,有的還會相互走動,但來往並不頻繁,最多的溝通地點是餐廳、酒吧或觀景休閒車廂。

從帶著十歲男孩兒奢遊的黑皮膚貴婦,到八十歲還在環球旅行的白人夫婦,正如莊主說:地球上有七十二億人,這列車能接待剛好也是七十二位乘客,都是「億裡挑一」的各路神仙,就算不是個個富可敵國,至少口袋裡有點閒錢,追求與眾不同的生活經歷,都是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