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东林党的父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晓市

狐假虎威!

李文正现在就是要让人觉得他披着东林这块虎皮。

“唐大人,学生今日登门拜访,实在是有求于老大人!”李文正说到:“我两淮盐民灶户过的苦啊!”

“哦?此话何解?”唐老大人装出一副不了解的模样。

“老大人上任不久,不知我两淮盐户疾苦,盐商,差役层层盘剥,盐户们是衣不蔽体,食无居所啊!”李文正也是一副忧国忧民,痛心疾首的模样。

谁不会演戏啊!

“学生在东林书院求学期间,师长同窗们也感叹两淮盐业的糜烂!父亲也向首辅叶阁老说过此事,文正只能尽点微薄之力,帮家父,大人们排忧解难!”

“李公子有所不知,两淮盐业的弊端,由来已久,非一日之功!可若是下猛药,恐有动荡,朝廷赋税,辽饷就指望这里呢!”唐大人说到。

“老大人,我辈读书人自是以朝廷为重,这样,盐城县十大盐场每年税银是50万两白银(扬州盐税200万两左右),学生为老大人解忧,帮老大人把这事做圆满!如何?”

唐应举闻言,盯着李文正看着:“李公子想要什么?”

“自然是想要大人多多支持,扬州盐商与学生的事,老大人袖手旁观即可。”李文正说到。

唐应举不置可否:“李公子,扬州盐商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在朝廷的关系错综复杂,可别小瞧了去!”

“老大人,学生给你透露一点,今年京查,朝堂会大变,有些人崩哒不了多久!”李文正一脸正气的说到:“到时就是众正盈朝,我大明中兴可待!”

唐应举闻言默不作声。

“我知大人有所疑虑,不妨静观其变,只要每年交足税银,自可坐看风云!”

唐应举细细思量,他在想李文正究竟是不是东林派来和自己接触的。

李文正趁热打铁:“唐大人为了大明奔波劳碌,实在是辛苦,学生另拿出每年税银的一层,一点心意,望大人笑纳。”

唐应举此时说道:“好,此事我便当做不知,李公子,每年税银不可短缺一两!”

“大人还请安心,学生自是办的漂漂亮亮,妥妥贴贴!”李文正保证到。

临行前,李文正还告之唐应举,阉党的爪牙就要来两淮捞银子了!

和巡盐御史商量妥当,李文正就是名正言顺的盐场话事人了!

盐城县的十大盐场也没有私盐官盐之分,都是李文正的盐,别的盐商想来用盐引提盐,得看李文正同不同意!

反正大明的旧盐引不发,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

北门街的搬迁很顺利,盐商们的家底都很丰厚。

李文正义不容辞的笑纳了!

商户们也在向李家庄转移,李文正早先准备好的商业街,派上了用场。

李家庄在加上清江浦,李文正构想中的产品销售渠道算是初步建立了!

李文正拿下白驹盐场的事,风一般的传遍了盐城。

早先在李家庄走盐的人自是感到振奋,代表他们每月又可以多挣些银子!

正字营越是兴盛,他们在后面做生意越是安稳,正少爷就是不一般!

现在李家庄每月出盐几千万斤,虽说赶不上扬州那边的上亿公斤的量,可在两淮也是数一数二的!

李文正彻底改革了盐场。

盐民灶户产盐,2文一斤,李文正出盐10文一斤,不分私盐官盐,其中的利润,盐税占了两层,盐场衙门,大使官员拿了4层,剩下来的4层就是李文正的。

李文正还规定,盐商在规定区域卖盐,不得高过二十文一斤。

当然这样势必影响不少利润,李文正又弥补了他们,凡是守正字营规矩的,李家庄的产品他们有优先选择权!

要知道李家庄的玻璃,白砂糖,香皂香水,他们可是眼馋的很。

果然,李文正此举一出,下面一片赞同声,毕竟那些货物的利润,盐怎么有可比性!

李文正所想的很简单,他现在做不了多少,只能让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盐,仅此而已!

要是没有系统,李文正会盯着盐不放,现在在从私盐上谋取暴利,丢穿越者的脸面!

只是如此一来,怕是成为扬州那边盐商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文正也不在乎,反正都是要做过一场,谁怕谁啊!

李家庄热闹非凡。

老百姓在看热闹,商人们在寻找商机!

郭强本是北门街的一行脚商人。走南闯北,在白驹场安定下来,开了个杂货铺谋生。

不久前,一队人马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北门街,短短半日时间,就打垮了北门街上的大盐商,据说杀的是人头滚滚。

那些平时在街面上神气十足,威风凛凛的打手,被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第二天,那队人马就接手了北门街,并且要搬迁到李家庄,这里就要废弃了。

郭强听到消息,很上火,要是盐商们都走了,这里的生意怎么办?

有几个胆大的掌柜的,硬着头皮找到了那伙强人的首领。

没曾想,那伙强人还挺和气,客客气气的招呼了几人,还表示:欢迎他们去做生意,那里的店铺都准备好了,每月预付租金就好!

郭强今日来李家庄,就是过来看看行情。

串场河码头到李家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一路上货栈商铺林立。

郭强一下船,所在的地方,就是农副产品和手工产品的批发市场。

李家庄“晓市”的许多货船就停在这里,都在等着李家庄的人来收购,听说有些货物都是要运去清江浦的。

“晓市”即拂晓的市场。

都是商人们自发,天不亮沿街就摆满了日用百货、干鲜果品、糖果玩具等摊位。

这些货主大都是当地人,清江浦那边需求量大,李文正想出来的法子,那会事太多,都没上规矩。

盐城周边的杂货铺、果品店、小糖摊儿都来此上货,风雨无阻,热闹非凡。

现在“晓市”逐渐向商业街及周边蔓延,渐成气候,形成固定摊位。

李文正也没有驱赶,只是按摊收费,每摊1分银子,各摊明确位置,不得胡乱争抢,乱丢杂物,正字营每天都有人负责巡视!

这大概传说中的“城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