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的诗词与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 好句夸向浙江潮 |

唐人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咏写浙江潮的佳篇却意外地少。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年间任杭州刺史三年,喜欢“郡亭枕上看潮头”,专咏潮水的也只有那么一首:“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写的还是“潮有信”的一面;至于“每岁八月迎涛”,则仅见于他诗中的小注(在《重题别东楼》“秋风霞飐弄涛旗”句下)。直到宋初潘阆作《忆余杭》,才向我们展现了八月杭潮的声色:“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杭人在八月十八“潮神生日”时观潮、弄潮,这种习俗似乎在宋代最为盛行。

苏轼不仅爱慕西湖的水光山色,对浙江潮景也向往已久。“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写下这些诗句时,他其实还未曾亲自目击过,可能是得之于杭人的介绍。他是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底到任的,早已错过了潮神当年的生辰;好在当时杭州的州衙在城南凤凰山上,向南眺望,蜿蜒如带的钱塘江尽收眼底;晨潮暮汐,虽比不上八月怒潮的声势,也别有一番景观。不巧得很,熙宁五年(1072年)正是乡试的年头,七月底苏轼被任命为监试官,按惯例要到八月中秋时才放榜。他每日在中和堂望海楼上闲坐,有《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二两首道:

海上涛头一线来,

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

更看银山十二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第一首中的“十二回”,《分类东坡诗》作“二十回”,两本都能说通。“十二回”指的是月潮,于邺《客诗》:“家去几千里,望月十二回。”月满潮上,这是从一年的大范围来说的。“二十回”则言常潮,这里就是白居易“早潮才落晚潮来”句中的晚潮:从被任命监试到八月十八之间计二十天,苏轼情愿每晚都来“看银山”。诗无定解,因辞命意,这里似乎用“二十回”更切。诗人见到的潮头,起初才白若一线,转瞬之间已到楼下,“卷起千堆雪”;尤其是骤雨过后,江潮平息,天水一色,只有闪电不时划裂长空,这是何等的壮观!八月的高潮还未到来,诗人的心潮却已澎湃不已了。

八月十五那天,东坡写了《催试官考较戏作》,前面所引“八月十八潮……”,就是此诗中的数句。他希望试官们开夜班加紧进度:“愿君闻此添蜡烛”,“此景此行那两得!”可惜放榜仍然拖到了八月十七,东坡和试官刘㧑还要留在试院值班。刘㧑是湖州人,当晚很快入睡,“定知归梦到吴兴”;东坡却念念不忘着“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从他七年后作的《送刘寺丞赴余姚》诗“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银山动地君不看,坐爱清香生云雾”的回忆来看,第二天刘㧑没有出门;东坡可能舍命陪君子,而放弃了一次难逢的机会。

到第二年(熙宁六年)八月,苏轼终于如愿以偿。他有《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被后人举为观潮的名作。这里摘引其中的二、四、五三首:

万人鼓噪慑吴侬,

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

越山浑在浪花中。

吴儿生长狎涛渊,

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

应教斥卤变桑田。

(自注:是时新有旨禁弄潮。)

江神河伯两醯鸡,

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

三千强弩射潮低。

诗中用越卒伐吴的鼓噪和王濬(小名阿童)楼船下江的军势形容潮声,用“越山浑在浪花中”状写潮水铺天盖地的景象,用江神河伯“望洋兴叹”、在海神面前甘拜下风的夸张来借喻海潮的威势,又用吴越王劲弩射潮的传说充实了“壮观天下无”的画面,酣畅淋漓,惊心动魄。日后米芾得句“天排云阵千家吼,地拥银山万马奔”,赵千里(伯驹)作《观潮图》,都是受了东坡潮诗的启发。

值得注意的是中间“吴儿生长”的一首,元丰年间成了“乌台诗案”中东坡的重要罪证:“陛下兴水利,(苏轼)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舒亶《劾奏苏轼札子》)以致苏轼不得不按着口径自供:“前三首并无讥讽,至第四首……讥讽朝廷水利之难成也。”舒亶之流肯定没有留意到东坡诗后“是时新有旨禁弄潮”的小注,不然就不至于炮制出如此牛头不对马嘴的罪例来。

再过一年为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间苏轼调任密州知州,在这以前是否赶上观潮,集中无明文可验。东坡还有三首观潮词:《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南歌子·再用前韵》及《瑞鹧鸪·观潮》。兹举《瑞鹧鸪》于下: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两首《南歌子》同韵,作时当不会相去太远。从《南歌子》“萧萧两鬓华”及《瑞鹧鸪》“尊前还唱使君诗”等句来看,当均是苏轼元祐年间再莅杭州任知州时所作,旧注将《南歌子》系于熙宁五年(1072年),不妥。王文诰《苏诗总案》及龙榆生《东坡乐府笺》还断言《瑞鹧鸪》是熙宁六年(1073年)的作品,与《看潮五绝》创作于同一天,认为“使君”是指当时的知州陈襄。笔者不以为然,理由也在那条被舒亶所忽略的不起眼的诗注上。既然“是时新有旨禁弄潮”,踏浪儿是不会大模大样地在“使君”面前争唱送潮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