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8:绿色的虫子
学习目标:
了解动物的伪装是如何帮助他们生存的。
实验简介:
学生通过观察一块地上有多少不同颜色的“虫子”来了解伪装对昆虫生存的作用。
前期知识准备:
学生需要了解伪装是什么,以及有些动物可以伪装自己。
科学背景知识:
伪装是某些植物或动物具备的一种适应性,它使得生物可以融入环境(例如,生活在热带草原中的狮子),或者使得生物可以相互交融(比如一群斑马)。这样会使得捕食者更难发现猎物,意味着动物有更大的机会可以生存下来。伪装是进化的结果,物种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不断适应环境并进化,从而让自己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得更强。因为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环境中的任何重大改变,对于生存在其中的生物来说,都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如果它们不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话。
国家课程对接:
■二年级课程:生物及其栖息环境
——认识到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描述不同的栖息环境如何提供各种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年级课程:生物及其栖息环境
——认识到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有些变化会给生物带来威胁。
■六年级课程:进化及遗传
——认识到动物和植物怎样以不同的方式适应所在的环境,以及适应性是如何导致进化的。
所需材料:
■染成四种不同颜色的牙签:绿色、棕色、红色和蓝色。
■计时器。
■镊子。
安全及技术注意事项:
■学生只能使用镊子来夹起“虫子”,以避免受伤。
■学生在实验进行时应当坐下。
■实验后应当洗手。
实验方法:
教师准备工作:
准备好牙签,把虫子涂成四种颜色。给每组学生每种20只“虫子”,把它们放到一个盆中使其混合,选择一个适合进行实验的地点。
学生任务:
1. 将虫子分散到草地上。
2. 坐在“虫子”旁边,把放有虫子的盆放到自己旁边的草地上。
3. 搭档告诉你开始实验时,开始用镊子收集你能看到的虫子,把它们放进盆中。
4. 请搭档为你计时30秒,他们告诉你结束时你要停下来。
5. 数一下不同颜色的虫子你分别收集了多少,将其计入下列结果表。
6. 重复这个实验,这次将不同颜色的虫子们放到裸露的土壤上。
数据收集:
差异化实验:
■降低难度:有的同学可能感觉使用镊子有难度,他们可以将不同颜色的细管切成小段来代替“虫子”,然后用手来捡拾。
■提高难度:学生们可以选用多种不同外观的虫子,例如,可以选择带图案的外观或者多种颜色的外观,来观察其效果如何。
备选问题:
■哪种颜色的虫子最容易/最难在草地上发现?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哪种颜色的虫子最容易/最难在土壤上发现?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红色或蓝色的虫子如果生活在草地上,将会发生什么?
拓展任务:
这个实验跟艺术课可以进行跨学科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并描绘出某种生活在学校某个区域内善用伪装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