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2020年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部分 文言文阅读

名师精讲

第一节 考纲要求

1.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二节 历年真题总结归纳

历年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统计与归纳

156

157

第三节 技巧点拨

一、文言文断句

1.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口诀】

首尾虚词要相识

名词代词语法分

对话引文曰云问

常见修辞要辨清

常见句式要熟知

固定词汇莫分开

(1)首尾虚词要相识

158

 典型例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解析】

第一步:圈出首尾虚词。

天下事有难易为之难者亦易不为易者亦难人之为学有难易为之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

第二步:断句(句首虚词在前画,句末虚词在后画)。

天下事有难易/ 为之/ 难者亦易/ 不为/ 易者亦难/人之为学有难易/ 为之/难者亦易/ 不为/ 易者亦难

(2)名词代词语法分 名词、代词在句子中多充当主语或宾语成分(包括人名、地名、官名、帝名、书名)。

 典型例题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之共论群臣微观其意。

【解析】

第一步:圈出名词代词。

湖阳公主新寡与之共论群臣微观其意。

第二步:断句(判断名词、代词的主宾成分,主语在前画,宾语在后画)。

如果没有原文上下文语境,此题可有两种断句方法。

①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之共论/群臣微观其意。

(湖阳公主刚刚成了寡妇,皇帝跟她讨论,群臣仔细揣摩他们的心意。)

②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之共论群臣/微观其意。

(湖阳公主刚刚成了寡妇,皇帝跟她讨论群臣,仔细揣摩公主的心意。)

根据上下文易知,第②种断句更符合原文意思。

[练习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3)对话引文“曰”“云”“问”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问”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的全称,后文再次出现时就有可能省略而只用一个字或全部省略。

 典型例题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解析】

第一步:圈出“曰”“云”“问”。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于君何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第二步:断句(曰云问后面断,主语前面断,省略主语断其前)。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第三步:断句(结合句意,进一步完成断句)。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练习2]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4)常见修辞要辨清

①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相同的词语,第一个在前一句作宾语,第二个在后一句作主语。

 典型例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解析】

第一步:圈出关键词。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第二步:断句(相同的词语,从中断开)。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第三步:断句(根据句意,进一步完成断句)。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练习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②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居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典型例题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析】 句式整齐,四六句居多。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练习4]

a.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b.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5)常见句式要熟知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常见句式,如:“何……之有”(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6)固定词汇莫分开 固定词汇不能断开(包括成语、常见词组、地名等)。

【练习题答案】

[练习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练习2]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练习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练习4]

a.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b.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 真题提分训练

(1)(2010北京卷)

11.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2)(2011北京卷)

10.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 已 也 今人 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所以 敬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 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3)(2012北京卷)

12.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医 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必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投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 不知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4)(2013北京卷)

11.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行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5)(2014北京卷)

8.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夫 虑 熟 谋 审 力 不 劳 而 功 倍 作 事 可 以 为 后 法 一 宜 书 不 苟 一 时 之 誉 思 为 利 于 无 穷 而 告 来 者 不 以 废 二 宜 书 岳 之 民 人 与 湖 中 之 往 来 者 皆 欲 为 滕 侯 纪 三 宜 书 以 三 宜 书 不 可 以 不 书,乃 为 之 书。

(取材于《欧阳文忠文集》)

【答案】

(1)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 /其一中者 /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 /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 /目不存鹄 /十发十中矣。

(2)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 //为词章 //以钓声名 //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 //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于经 /有志之士 //固当熟读 //深思而问辨之。

说明:单斜线处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3)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4)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行也/行善者不获福 /为恶者不得祸 /变数也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

(5)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二、古文实词翻译技巧

1. 语境分析法

【解读】

词本无义,义由境生,理解字词意思一定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典型例题

季文子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选自《国语·鲁语》)

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试题]根据上下文,请回答“相”“爱”分别是什么意思。

[解析]

“相”的前面是人名,后面是国君的名字,此处的“相”应为动词,意即“季文子怎么样鲁宣公和鲁成公”。根据文义大概可知,季文子是个权位很高的鲁国上卿(相当于丞相的位置),因此“相”在此作动词,译为“辅佐”更合适。

“爱”字所在句的语意大概是,季文子作为堂堂鲁国上卿,辅佐两代国君,自己的老婆不穿华丽的衣服,马儿不吃好的粮食,人们认为他很吝啬。由此可推知,爱即为吝啬之意。当然,如果古文基础好,同学们应当清楚“爱”字也是120实词必须掌握的,“爱”在古文中最常见的意思为“爱惜”,本义上加以引申,“过分的爱惜”即为“吝惜、吝啬”。

[练习5]

(2014重庆卷)解释画线字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

时邑多盗,群丐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

D. 间:间或

[答案]D项翻译错误。

[解析]D 项“间”此处为副词,是“暗地里,私下”的意思。通过上文说当时县里强盗很多,乞丐暗地里侦查打探。

2. 语法分析法

【解读】结合词性、成分推测。

 典型例题

(2012福建卷)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D. 苍莽中   :鞋子

[答案]翻译错误。

[解析]“履”在句中应为“动词”,而翻译的“鞋子”为名词,词性都翻译错了。原文中“履”作动词应译为“踏”。

[练习6]

(1)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选自《乌有先生历险记》)

[试题]文段中“履”是什么含义?

[答案]“履”作动词应译为“踏”。

[解析]根据前后文易知,与之并列的词组都为动宾短语,在此句中“履”也作动词,译为“踏”。

3. 结合教材法

【解读】结合教材所学推测。

会一“会”  

教材名篇《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会:恰逢、适逢。)

考题中的“会”:

(2012上海)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2010全国Ⅰ)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010全国Ⅱ)C. 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2009山东)B. 会天疾风          会:适逢

(2009江苏)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009全国Ⅰ)B. 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2005江西)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典型例题

(2012湖北卷)

C. 唯当蚁封耳 就:留下

[答案]C项翻译错误,应译为“靠近”。

[解析]“就”为动词,靠近、接近。关联教材内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荆轲刺秦王》“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

[练习7]

(1)(2008四川卷)

A. 而郑氏数千指独  完:灭亡

[答案]A项翻译错误,完:保全。

[解析]关联教材:“盖失强援,不能独”。——《六国论》

(2)(2014山东卷)

C. 时吴氏家师儒    延:迎接

[答案]C项翻译错误,延:邀请。

[解析]关联教材: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4. 结合成语法(结合成语字意推测)

【解读】成语多来源于古代,可跟古代实词参照记忆。

例如:

(1)诚能之来 (《乌有先生历险记》)/不之客(速:邀请)

(2)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久不归/手于人/狐虎威(假:借)

 典型例题

(2012山东卷)

A. 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答案]A项翻译错误。躬:亲自。

[解析]关联成语:事必躬亲

[练习8]

(2014福建卷)

A. 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答案]A项翻译有误。绳:规范,约束。

[解析]关联成语:绳之以法

【2014江苏卷】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我。

B. 责:指责

[答案]B项翻译有误。责:要求。

[解析]关联成语:求全责备

5. 代入分析法

【解读】是否通顺,越接近现代汉语的越容易为错误选项。

 典型例题

(2012北京卷)

B. 景淳死  竟:居然

[答案]B项翻译有误。竟:最终。

[解析]代入“居然”“竟然”之意,句意与原文完全不符合。

[练习9]

(2014安徽卷)

D. 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殷勤:周到

[答案]D项翻译有误。殷勤:情意恳切深厚。

[解析]代入“周到”之意,语意如何周到?自然翻译有误,与上下文也不符。

6. 古今异义

【解读】越接近现代汉语越有可能为错;古以单音节词居多。

常见古今异义词

165

166

167

 典型例题

(2012江西卷)

B. 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答案]B项翻译错误。劳:犒劳。

[练习10]

(2014广东卷)

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

B. 将论囚  论:讨论

[答案]B项翻译有误。论:论处,判决。

7. 字形联想推测

【解读】

造字推测(偏旁部首)

168

169

170

 典型例题

解释划画字的意思。

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缒,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

【解析】“纟”这一偏旁部首与绸子、绳子、线相关,结合语境,可译为“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练习11](2014湖南卷)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A. 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其庐焉  造:建造

[答案]造,拜访。

8. 对应关系

【解读】通过对应词语的同义、反义关系即可推测相对应的另一字词的意思。

 典型例题

解释以下画线字的意思。

(1)化(反义)

(2)求(同义)

(3)彼,故克之(反义)

(4)急湍甚,猛浪若(同义)

(5)忠不必兮,贤不必(同义)

(6)五经,六艺(同义)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反义)

[练习12](2014北京卷)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

B. 覆溺之虞  虞:料想

[答案]B项翻译有误。虞:担忧。

[解析]“风波之恐、覆溺之。”“恐”和“虞”同义,可译为“担忧”。

三、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答题原则

先读末题知大意

速读动词随笔记

官名地名请放弃

故事读罢分层级

常考主题

文能冒死进谏

武能安邦定国

典型真题详解

马文升传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解说】快速阅读时,忽略官名地名,并不影响文章大意的了解,以下是删去文中官名地名后的文段。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解说】忽略掉官名地名后,我们来快速过一遍文章,大意还在即可:

马文升,被授予(某个官职),安抚饥民,大败敌寇。升任(某个官职),上书言事,都被采纳。皇帝亲自耕种时,(有人)进献杂技,文升严肃地说:“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来演戏的人)立即被赶走。第二年,任(某官职)时,(某地)太平很久了,兵政松散,西北敌人常来入侵。文升考核(官员),罢免(不称职的官)。奸人恨他,(有的)晚上想暗杀他,有的写信射入长安门内(恶意举报)。在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多次上书陈说应办的事。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名师解读]故事读罢分层级,还可以帮我们积累与众不同的作文素材。以下为示范内容。

54299.jpg

54291.jpg

 考试试题

4.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 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 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 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 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 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 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解析】

4. 答案为A。“登景泰二年进士”是一个动宾短语,去掉年号不影响其结构,“登进士”,判断难度就下降了,再用代入法,“升职为进士”自然是不对的,有悖常理,进士应该是考中的。因此,“登”在此应翻译为“考中”“考上”。

5. 答案为B。此类信息文本筛选题,需注意叙述对象和叙述角度。针对此类题,排除法是最快的解题方法。此题中叙述对象“马文升”,叙述角度“劝谏皇上修身爱民”。②③④都属于叙述角度不对,与“劝谏皇上修身爱民”无关。

6. 答案为D。阅读古文时应先读此题,即使此题中有一项错误,也多为细节错误,不影响我们对整体文章大意的把握。D项中“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这一细节与文中不符,原文表述为“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原文中只说,大盗避开了文升的家乡,并未说“各处骚扰”。

7. (1)在朝廷大臣中最为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其他大臣没有人能够望其项背的。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时事政治,总是皱着眉头不答话。

【解析】翻译为避免不必要的失分,逐字翻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中,对于常考的字词要进行总结归纳,比如(2)题中“及”“辄”这一类的高频字词。

(1)题的翻译难点在于“班列”一词同学们是否能结合前后文推测出译为“朝廷”,这个词基本只能靠推测。“耆硕”指的是年老德高,分开推测也不难知,“耆”意即年老,“硕”在古文中多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

四、为官者传记高频词汇表

【提笔谈出身,科举进士多】

174

(一)人物出身:孤、贵、显、卑、豪、官绅

(1)孤:幼年失去父亲。

(2)显: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

(3)卑:地位低下。

(4)豪:旧指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

(5)官绅:古代有权有势的官,也指官吏和绅士。

(二)学校有关:庠序、太学、塾、教谕

(1)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2)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3)塾: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4)教谕:古代科举考试的教育机构,培养有功名的秀才或者童生,好让他们专心学业,考取功名。

(三)人物品行

1. 品行优良:耿、仁、厚、矜、密、梗、鲠、敏、德、刚毅、狷介、讷

(1)耿:光明。耿介:耿直,刚直,正大光明;耿正:刚强正直;耿怀:直率的情怀;耿挺:坚贞特立。

(2)矜:庄重,自重,检点。

(3)密:周密。

(4)梗:正直。

(5)鲠:直爽,正直。

(6)敏:机敏,聪明;勤勉,勤奋。

(7)狷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8)讷:不善言辞。

2. 品行低劣:戾、佞、诈、阿谀、谄谗、谲、淫、靡、贪、浊

(1)戾:乖张,违逆,暴戾,贪婪凶猛。

(2)佞:巧言谄媚的人。

(3)诈:欺骗。

(4)阿谀: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

(5)谄谗:谄谀和谗毁。

(6)谲:欺诈,狡诈。

(7)淫、靡:淫荡,颓废,荒淫。

(8)贪、浊:贪污。

【奉职有分工,业绩有考核】

175a

(一)官员职责

(1)用事:掌权,主管。

(2)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3)听事:办公的地方,处理政事。

(4)知、典、主、司:表主管。

(5)课:考核,督促,征收。

(6)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7)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8)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9)狱:案件,案情;监管案件。

(二)官员权利

表俸禄的:俸、禄、秩、饟

(1)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2)饟:同“饷”。

【武官战边塞,退敌树声威】

175b

(一)外敌

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1)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2)夷:东部少数民族。

(3)戎:西部少数民族。

(4)狄:北部少数民族。

(二)行动:奔、趋、走、遁、亡、逃、匿、逋

(1)奔:快速地走。

(2)趋:快走,小步紧走。

(3)走:相当于今天的“跑”。

(4)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溜走,不知去向。

(5)亡:逃跑。

(6)匿:隐藏,躲藏。

(7)逋:逃亡,逃跑。

(三)其他:次、檄、质

(1)次:临时驻扎。

(2)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3)质:作人质,抵押。

【皇帝若问事,仕途常可期】

176

(一)地点

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

(1)禁:宫禁,皇帝居住的活动的地方。

(2)阙:古代宫殿门外两侧左右相对高耸的建筑物,借指宫殿或京城。

(3)畿(jī):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畿甸:京城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土地,后泛指京城地区。

(二)朝见

1. 皇帝有关:诏、召、诰、敕、谕、驾幸

(1)诏:诏书,古代皇帝颁发的命令。

(2)召:皇帝召见。

(3)诰: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4)敕:皇帝的诏令。

(5)谕:告诉,吩咐。

(6)驾幸:天子抵达某地。

2. 臣子朝见: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三)臣子上书:奏、表、疏

(1)奏: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2)表: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

(3)疏: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四)表说话的:曰、云、谓、告、白、陈、对、语、谕、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1)白:下对上陈述、告诉。

(2)谕:告诉,使人知道。

(3)谢: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4)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5)诘:责备,追问。

(6)诉:告状,诽谤。

(7)谘:同“咨”。征询,商议。

(五)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官员的日常,拜访和游乐】

177

178a

(一)社会状态:治、乱、兴、盛、衰

(二)官员到某地:

1. 到某地:如、过、诣、往、经、游

(1)如:往,到……去。

(2)诣:到……去,前往。

2. 表拜访的:造、过、访、谒、顾

(三)官员离开某地:

1. 离开某地:去、迁、徙

2. 表告别的:辞、别、谢

(四)与马有关: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1)厩:马房。

(2)羁:套上马笼头。

(3)縻:系牛马的绳子。

(4)辔:连着马笼头的缰绳。

(5)逸:马脱缰奔跑。

(6)辕、辙:车迹。

【官职多变动,升降有因果】

178b

179

(一)升职原因

1. 做得好:

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多:称赞。

(2)嘉:赞美。

(3)与:赞许。

2. 做得不好

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二)降职原因

1. 做得不好

(1)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

(2)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党。

① 牾:违背,不顺从。

② 忤:违反,抵触。

③ 党:偏袒,伙同,包庇。

(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 小人作梗(官场斗争多,木秀多被摧)

(1)表暗中:阴、间、密。

(2)小人行为:

① 表诬陷的:中、谮、诬、短。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短:进谗言,说坏话

② 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擿:揭发。

③ 矫:假托,假传。

④ 表责备: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过:怪罪,责难。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指斥,指责,驳斥。

(3)小人作梗原因:

① 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② 表嫉恨的:恶、厌、憎、衔、怨、疾、恨、诅、害、忿、恚、憾。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害:嫉妒。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4)小人作梗结果:

① 囹圄、狱:表监狱。

②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传记死后作,盖棺可定论】

180

不同身份人物死亡别称

(1)崩(驾崩):帝王、太后去世。

(2)山陵崩:天子去世。

(3)薨:诸侯、有权位的大臣去世。

(4)卒:大夫及以上官员去世。

(5)不禄:士之死。

(6)死:庶人,平民百姓之死。

(7)没(殁):嫔妃之死。

(8)殇:未成年人死亡。

(9)殒:泛指死亡。

(10)圆寂、示寂、坐化:和尚之死。

(11)涅槃:喇嘛之死。

(12)羽化、登仙:道士之死。

(13)牺牲、捐躯:英雄壮士之死。

(14)云终、告终、夭亡:青壮年死亡。

(15)寿终:老年人死亡。

(16)正寝:男长辈之死。内寝:女长辈之死。

(17)归主:基督教徒之死。

(18)无常:回民伊斯兰教徒之死。

(19)丁丧是指遭逢父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丁艰”。

【民间时灾荒,税收和农业】

181

182

(一)衣

1. 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带

2. 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二)食

1. 表食物的:糗、馔、肴、膳、馐、蔬、果、脂膏

① 糗:干粮;炒熟的米,麦等粮食。

② 馔:食品、食物。

③ 馐:食物。

2. 与农作物有关

(1)农作物:粟、黍、禾、谷、稻、菽。

(2)农事活动:稼穑、耕耘、稔、熟、刈。

① 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② 稔:庄稼成熟。

③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3)处理农作物:籴、粜、廪、禀、贷。

① 籴:买进(粮食)。

② 粜:卖出(粮食)。

③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④ 禀:给予谷物。

⑤ 贷:借出、借入。

3. 收成

(1)收成好:丰、饶、赡、足、给。

① 赡:富足,充足。

② 给:足,丰足。

(2)收成不好:荒、芜秽、馁、馑、饥。

① 荒:荒年,收成不好。

② 芜秽:丛生的杂草。

③ 表饥饿的:饥、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三)住

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1)宇:屋檐。

(2)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四)水利

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

(五)税收相关:完、逋、蠲、免、输、课

1. 完:缴纳赋税

2. 逋:拖欠赋税

3. 蠲:减免赋税

4. 免:免除赋税

5. 输:缴纳赋税

6. 课:征收赋税

五、文学常识

(一)称谓常识

1.不同身份人物的称谓

(1)称百姓

① 黎

史书记载,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又称“黎氓”“黎苗”“黎甿”“黎烝”“黎首”“黎庶”“黎元”等。

② 庶

指百姓。称“庶民”“庶人”。

③ 民

指百姓。称“草民”“生民”“平民”“小民”“人民”“民众”等。

④ 生

指百姓。称“生灵”“苍生”。

⑤ 人

指百姓。又称“平人”“平头百姓”“野人”“小人”“丁口”。

⑥ 白

白身:百姓大多没有官职,因而又称“白身”。又称“白士”“白丁”。古代平民的房子不涂彩绘,因名“白屋”,后也代指平民。

⑦ 衣

白衣:因其穿白色衣服,又以“白衣”代指百姓。平民多穿布衣,因而又用“布衣”代指百姓。

⑧ 子

古代君王常常称自己的臣民叫“子女”。赤子:指代子民百姓。

⑨ 匹夫

⑩ 黔首

因为古代老百姓戴黑色或青色的帻,黔即是黑色,因而用“黔首”代指百姓。

编伍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因又用“编伍”借代百姓。

氓隶

又称萌隶(氓隶),“氓”也是古代对百姓(多指失去土地,外来迁移的居民)的称呼。

(2)称朋友

① 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②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③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④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⑤ 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⑥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⑦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⑧ 忘年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⑨ 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⑩ 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君子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

八拜之交——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3)称职业

① 庖:厨师。

② 师:意为乐师。

③ 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4)称皇帝

皇帝的自称  

① 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

② 孤:古代帝王的自称。又称“孤家”“孤王”。

③ 寡: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又称“寡人”。

④“不谷”或“谷”:古代君王的谦称。

⑤ 予一人:商代皇帝自称“予一人”,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皇帝的自称。

⑥ 予小子:古代帝王在先王死后还服丧期间的自谦之称。

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① 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② 万岁:“万岁”本意有永远存在之意,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  

③ 上:这是一个方位词,由于皇位高高在上,故以“上”代替皇帝。又称“上主”“皇上”“圣上”。

④ 圣:对皇帝的尊称。又称“圣人”“圣历”。

⑤ 官:对皇帝的敬称。又称“官家”“县官”。

⑥ 国家:东汉时对皇帝的称谓。国主:一国的君主。

⑦ 至尊:对皇帝的尊称。

⑧ 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称呼。又称“君人”。

⑨ 官里:指皇帝。

⑩ 天:晋时对皇帝的称呼。又称“天子”“天王”“天辟”“天可汗”。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对其君主称“可汗”。

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因皇帝外出时所乘,故用皇帝的代称。乘舆:原来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车舆,后来被用作皇帝的代称。六龙:皇帝车驾的六匹马,马八尺称龙,因称“六龙”;用以借指皇帝。

飞龙:借指皇帝,喻其居高位而临下,如“飞龙在天”。

九五之尊: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人主:指君王、皇帝。

衮职:借指帝王。

天家:指皇帝。

宅家:宫中对皇帝的称呼。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2.年龄称谓

① 幼年

生小:幼年。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a.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b.初度:周岁。

c.教数:9岁。

d.外傅:10岁,出外就学。

②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③ 舞勺:13岁。豆蔻年华:女子13岁。

④ 15岁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成童”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

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及笄:女子15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待年”。

⑤ 二八:女子16岁。

⑥ 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⑦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⑧ 而立:指30岁。

⑨ 不惑:指40岁。

⑩ 艾或知天命:指50岁。

老年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a.花甲(耳顺):60岁。

b.古稀:70岁。

c.喜寿:77岁。

d.耄耋:80岁。

e.米寿:88岁。

f.鲐背:90岁,指长寿老人。

g.白寿:99岁。

h.期颐:100岁。

i.茶寿:108岁。

j.双稀:140岁。

3.人物别称

①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② 称号

a.别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

b.谥号:“谥号”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帝王将相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c.庙号:“庙号”系专用名词,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d.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由西汉武帝(公元前140年)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被称为乾隆。

③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④ 称籍贯。

⑤ 称郡望。

⑥ 称官名。

⑦ 称爵名。

⑧ 称官地。

4.谦称敬称

(1)敬尊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① 古代对帝王的称呼都是敬称:比如“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 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③ 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④ 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⑤ 对谈话对象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⑥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⑦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⑧ 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⑨ 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⑩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2)谦称

① 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下: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②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③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④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⑤ 其他自谦词: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二)古代职官

1.国家机关

(1)三省六部制

54272.jpg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① 三省

a.中书省

“中书省”是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

b.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c.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②“六部”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a.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b.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c.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d.兵部

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e.刑部

中国古代官署。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f.工部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2)三公九卿制

54264.jpg

① 三公

a.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b.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c.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② 九卿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a.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b.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c.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d.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e.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f.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g.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h.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i.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2.古代官职

(1)文官

政务  

①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② 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③ 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④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⑤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⑥ 通判:府之副职。

⑦ 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⑧ 州同:州之佐官。

⑨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⑩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行人:供差遣出使。

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都事:掌出纳文移。

主簿: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检校:代理官职。

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属员外级,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

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谏官  

①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②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③ 拾遗:唐代谏官名。

④ 司谏、正言。

人事监察  

①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官吏考核赏罚。

②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③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④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⑤ 监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御史为监察之官,约自秦始。

司法  

①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② 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③ 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

④ 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

⑤ 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

教育  

① 教授:府学训导考核学生。

② 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

③ 教谕:县学教学。

④ 太子太傅:官名。太子的师傅。

⑤ 学官:掌握学校教育的教官。宋以后用以泛称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

⑥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⑦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⑧ 司业: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⑨ 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⑩ 助教: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2)武官

① 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② 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③ 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④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⑤ 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⑥ 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⑦ 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

⑧ 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

⑨ 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

⑩ 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经略使: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

刺史: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城门校尉: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3.官职调动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知:授给、给予官职。

拜:授予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仕:做官。

仕宦:做官,任官职。

仕进:晋身为官。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迁:一般指提升。

陟:进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①降职。②降职并外放。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窜:放逐,贬官。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调:变换官职。

转:调动官职。

补:补充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出:京官外调。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行:代理官职。

署:代理、暂任。

权:暂代官职。

判:高位兼低职。

假:临时的,代理的。

摄:暂代官职。

守:代理官职。

(7)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

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4. 相关链接

54256.jpg

(三)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195a

196

1.科举制度介绍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科举前选拔官员

①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②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③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3.科举制名称

①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②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③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⑤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⑥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⑦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⑧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⑨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⑩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4.古代学校

①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② 庠:周代学校的名称。

③ 序: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④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⑤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⑥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⑦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⑧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⑨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⑩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四)礼仪制度

封建礼制  

① 五礼:古代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a.吉礼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b.嘉礼: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礼节。

婚冠礼: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成为婚冠礼。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

笄礼: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的礼仪,又称“及笄”“笄年”(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

合卺:结婚。

媵:陪嫁的人。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文定:订婚。

c.宾礼

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

免胄:诸侯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祖:出行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封禅、斋戒: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

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

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趋:臣见君时的礼节。

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

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中的说辞,后用来代指行礼。

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

d.军礼:军旅之事。

e.凶礼:指凭吊各种天灾人祸的丧葬的礼节。如:古代的“五服”制度。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它不仅适用于亲属间相互侵犯、伤害的情形,也用于确定赡养、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五服制罪”的原则实质上是“同罪异罚”的原则在家族范围内体现,它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亲属相奸,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有犯,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是自汉代开“礼律融合”之先河以来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中国封建法律伦理法特征的集中表现。自西晋定律直至明清,“五服制罪”一直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与完善。

② 三党:父党、母党、妻党。

③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期待祖先,后以“七庙”代指王朝。

太庙:天子的祖庙。

④ 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⑤ 三从四德:三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宗法  

① 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② 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生的儿子。

③ 庶子:妾生的儿。

④ 宗子: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

⑤ 众子: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五)特殊词语

1.与死亡有关

(1)不同身份人物死亡别称

① 崩(驾崩):帝王、太后去世。

山陵崩:天子去世。

② 薨:诸侯、有权位的大臣去世。

③ 卒:大夫及以上官员去世。

④ 不禄:士之死。

⑤ 死:庶人、平民百姓之死。

⑥ 没(殁):嫔妃之死。

⑦ 殇:未成年人死亡。

⑧ 殒:泛指死亡。

⑨ 圆寂、示寂、涅槃:僧尼之死。

⑩ 坐化:佛教用语,指正式修行在寺院、寺庙的宗职者,端坐安然命终。

羽化、登仙:道士之死。

牺牲、捐躯:英雄壮士之死。

云终、告终、夭亡:青壮年死亡。

寿终:老年人死亡。

正寝:男长辈之死。内寝:女长辈之死。

归主:基督教徒之死。

无常:回民伊斯兰教徒之死。

(2)意外死亡  

① 缢:上吊或绞杀而死。

② 殪:被射死。

③ 殂:泛指死亡。

(3)祭祀用品

① 牺牲: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② 太牢:古代祭品,牛羊猪各一头。少牢:古代祭品,羊猪各一头。

③ 棺椁:外棺,即棺材的套棺。

④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九个月)和小功(五个月)。

(4)风俗

① 殉葬: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风俗。

② 殓:尸体穿衣下棺。

③ 殡:古代指殓未葬。

④ 七七: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祀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⑤ 稿葬: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

⑥ 庐冢: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

2.与粮食有关的词语

① 粟:谷子,去皮后为小米,可泛指粮食。

② 菽:豆类总称。

③ 黍:碾成米叫黏黄米。

④ 稼穑:泛指农业生产或庄稼。

⑤ 稔:庄稼成熟,泛指食物酝酿成熟。

⑥ 稷:谷类。

⑦ 籴:买入粮食。

⑧ 粜:卖出粮食。

⑨ 廪:粮仓/官方供给粮食;禀:通“廪”,粮仓。

⑩ 荒:荒年,年成不好;歉:年岁收成,收成不好;丰,饶,赡:富足,充足。

3.与俸禄的词语

① 俸、禄、秩:官吏的俸禄。

② 饷、榖:俸禄,做官领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