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核心引擎原理与实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格局未成,机会多多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先说自己的答案: 眼下并没有所谓格局。别说大格局,连小格局都没有形成。

电商的大格局是阿里淘宝和京东;支付的大格局是微信和支付宝;即时通信的大格局是微信;搜索引擎的大格局是百度和谷歌;人工智能的大格局是Tensorflow;手机操作系统的大格局是iOS 和Android,等等。这些领域的大格局的形成也没经历多长时间,很快就有了生态,就有了主导者,大的竞争也就已经结束了。参照这些领域,就能知道所谓大格局究竟是什么,也就明白为什么工业互联网不仅没有大格局,连小格局都没有。这是由于工业本质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简单地说,不管是何方神圣,都没办法靠云服务、大数据、大系统、App 来解决工业的问题。解决不了工业的问题,又何来生态?没有生态,又何来格局?

从选择一个行业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在有格局的情况下,策划生意是相对容易的,因为基本上什么都看得见,什么都可以预期。再说得具体一点,比如你想去做电商卖产品,一定不会想着去先自己弄个电商平台,你能做的就是在淘宝和京东两大阵营选边站,要么就是去当个微商。选择电商平台这件事成了决定因素,而产品的好坏如何,反而已经不再是决定因素。这就是在大格局下的生存法则。

那么,工业互联网现在还没有大格局,甚至都还没有格局,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对于从业者来说,是更容易,还是更难?在“无格局的格局”下,又该怎么做呢?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目前,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大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推动造就的。而在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实际上也有很多大企业在介入,它们既不缺资本,也不缺影响力,但为什么形成不了大格局呢?因为它们缺的是“干部带着工具下乡去解决问题”的方式。这里的重点是:一要有干部,二要有工具,三是干部要会用工具,四是干部要能下乡,愿下乡,五是下乡还得解决问题。而在工业互联网实际项目这个层面,大企业们往往做不到“干部带着工具下乡去解决问题”。

大企业做不到的,恰恰是其他从业者的机会,当我们拥有了工具(MixIOT 体系和其他相关产品),会用工具,还能下乡(深入各个行业和各种工业现场),想想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