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佛寺的勘探和发掘

隋唐长安城经勘探、发掘的佛寺很少,仅有积善尼寺、青龙寺、西明寺、实际寺、慈恩寺、清禅寺、醴泉寺、荐福寺、大庄严寺、大总持寺等,且仅为局部发掘,大多没有公布详细的发掘资料。在此,对上述发掘资料加以综述介绍:

1.积善尼寺遗址

1956年8月14日,在西安土门村南清理了一处遗址,出土有泥塑的佛、菩萨像。坍塌之壁画残堆中能看出壁画多为佛像,还出土石雕佛、菩萨、武士像380多个。其中还有“大唐善业泥”等字样。何汉南:《西安西郊清理出一批唐代造像》,《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6期,第89页。

按土门村即唐代的开远门,开远门内南即义宁坊,按《两京新记》所载,义宁坊西北隅为积善尼寺。上述出土唐代寺庙遗物应为积善尼寺所有。[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2.青龙寺遗址

位于西安雁塔区铁炉庙村北高地,在唐长安城内新昌坊东南隅的乐游原上。原名灵感寺,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唐武德四年(621)被废;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会昌五年(845)又被废,收为“内园”;次年修复,改名护国寺,但人们仍习惯称青龙寺。盛唐以后的青龙寺为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场,日本、新罗等国留学长安的僧人多来此学习,是东亚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点。日本“入唐八家”中的6人(空海、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都曾在青龙寺受法。空海得惠果嫡传,回国后建立真言宗,成为“东密”的开山祖师。新罗僧人慧日师从惠果,学成归国,广弘密宗。明万历时废毁无存。1973—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唐青龙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原寺址占新昌坊面积的四分之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260米。现寺址仅存北部东西长500米、南北宽120—170米的一段高地(图二)。寺周围尚残存部分围墙遗迹。北墙中部有山门基址一座,有少许墙基和车轨遗迹。寺东部地势最高,当为园林部分;西部应集中寺院大部分建筑,现已发现二座并列的院落遗址,其中有塔、殿和回廊等建筑。出土大量砖瓦,有长方形砖、莲花纹砖、板瓦和筒瓦、兽面纹及莲花纹瓦当、鸱尾等,还出土有鎏金小铜佛、三彩佛像、小陶塔、石经幢和壁画残片及刻有佛经的大和五年(831)杜文秀所立的石灯台等(图三)。

图二 唐青龙寺遗址位置实测图(采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安唐城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

图三唐青龙寺遗址出土大和五年灯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龚国强研究员提供)

1992年在青龙寺遗址修建仿唐建筑,在距地表约1.2米左右的唐代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个长约9.1、宽约4.5、深约2—2.5米的不规则形状的唐代灰坑。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青龙寺遗址出土“盈”字款珍贵白瓷器》,《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6期。其中出土了大量唐中晚期瓷片(有珍贵的“盈”字款白瓷器残片)、陶片,还有少量的残砖、瓦块等建筑构件。

3.西明寺遗址

位于西安碑林区白庙村一带,在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图四)。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唐大中六年(852),改称福寿寺,武宗会昌灭佛时,西明寺是敕令保护的四座寺院之一。唐末战乱废毁。据文献记载系仿印度祇洹精舍而造,以绮丽豪华著称于世。寺广350步,其周围数里,左右通衢,凡10院,内有大殿13所,楼台廊庑4000区。西明寺规模宏大,殿宇庄严,是唐代著名的皇家佛寺。西明寺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一些有影响的高僧,比如律宗的创始人道宣、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东塔宗创始人怀素都曾在此弘法,中天竺高僧善无畏、汉传密宗祖师不空在此传播密宗法门,新罗圆测、日本空海等入唐僧人亦曾在该寺求法。日本都城奈良大安寺,即仿西明寺图样而建造。1985年及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队发掘(图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期;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352页。

图四 唐西明寺遗址发掘位置示意图(采自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图五 唐西明寺遗址1985年发掘区鸟瞰(采自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约250米。西明寺遗址仅揭露出最东面的一组院落遗址,分为主要院落和西南、东南院,发掘面积近万平方米(图六)。主要院落中间偏北是中心建筑的殿址。殿址台基夯筑,平面呈长方形,南侧有东、西踏步。主要院落东、南、西三面有回廊。廊和殿堂之间为庭院。殿址以南为前院,院内有石灯、渗井、排水道等遗迹。南回廊南侧有中央夹道,中央夹道两侧为东南、西南两院。东南院有夯土地基的房址一座和砖砌圆形水井一口;西南院内有一座建筑的夯土台基,残留壁砖、散水、踏步等遗迹。

图六 唐西明寺遗迹总平面图(采自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出土建筑材料有绳纹、莲花纹、素面纹长或方砖,光面布纹里的青板瓦、极小的筒瓦,莲花纹灰、漆黑色瓦当及少量绿色琉璃瓦当,兽面装饰的脊头砖和鸱尾;佛教遗物有鎏金铜佛、鎏金铜菩萨(图七)、石佛(图八)、陶佛像;日常用品为刻有“西明寺”字样的石茶碾及白瓷碗、残陶砚、玻璃鱼饰等。

图七西明寺遗址出土的鎏金铜菩萨像

图八西明寺遗址出土的石佛像头(采自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4.实际寺遗址

位于西北大学校内图书馆、宾馆以西(图九)。1980年及1982年,兴建西北大学宾馆及宾馆餐厅时发现一批隋唐佛寺遗物,如莲花纹瓦当、带字长砖、板瓦、石经幢残片、善业泥佛像、束腰佛座残石、贴金菩萨像残石等。在地表1米以下及渗井中有许多石灰墙皮碎片,色泽鲜艳,有绿、红等色。1987年10月,西北大学拆去原二层行政办公楼(称红楼),于原址上新建逸夫图书馆。于该楼东部地下1米左右,发现大的房屋室内地面、土台阶、石门坎等遗迹、遗物,惜未进行勘测、发掘,致使遗址遭到破坏。1987年兴建留学生楼,在地下和渗坑、渗井中亦发现大量唐代遗物,有莲花纹瓦当、莲花纹方砖等建筑构件,还有汉白玉石经幢顶、黄釉碗、白瓷碗、长颈瓶、陶盆等残片。根据出土文物和遗迹判断,此处应为隋唐实际寺,即唐温国寺遗址所在。李健超:《隋唐长安城实际寺遗址出土文物》,载《考古》1988年第4期;李怀清:《西北大学校园里的唐代遗迹与遗物》,《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4期。

图九 太平坊实际寺遗址位置示意图(采自李健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

根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太平坊西南隅为温国寺。本实际寺。隋太保、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舍宅所立。景龙元年(707),殇帝为温王,改温国寺。大中六年(832),改崇圣寺。实际寺是一座净土宗寺院,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寺内净土院为京城之最妙,院有尹琳、吴道玄画。

5.慈恩寺砖瓦窑址

慈恩寺是唐长安城最著名的佛寺之一,是汉传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大雁塔坐落于寺内。慈恩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是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所立,故名“慈恩”。寺占据唐长安城晋昌坊的东半部,为隋无漏寺旧址。寺选林泉形胜之所,其内“重楼复殿,云阁洞房”,由10余个院落构成,殿堂房舍总计1897间,规模十分宏大,且极其堂皇富丽。寺院落成后,太子李治请玄奘法师首任住持。玄奘在此翻译佛经长达11年之久,慈恩寺因此成为长安城三大佛经译场之一。玄奘在此创立汉传佛教法相宗(或称唯识宗),慈恩寺因此成为法相宗的祖庭。永徽三年(652),玄奘法师为保护由印度带回的经籍,请旨在寺内西院修建了5层砖表土心的佛塔。长安年间(701—704),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七层砖塔,即今天所见的大雁塔。塔高64米。塔南底层券门两侧镶嵌有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述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皆为唐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代新进士曲江宴后盛行到慈恩塔下题名,以夸耀功名。殿宇多饰佛教题材的壁画,有名师阎立本、吴道子、尉迟乙僧、郑虔、王维等人的真迹。元果院和太真院以所植牡丹闻名长安。寺内大殿前有南池,所植莲花亦誉满京城。寺内有长安城最大的百戏表演戏场,“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使人流连忘返。

1983年5月,在慈恩寺整修工程中,发现一处唐代砖瓦窑址,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闻讯派员进行了清理。韩保全:《西安慈恩寺内的唐代砖瓦窑址》,《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该窑址位于慈恩寺大殿北道西侧,北距大雁塔基座20米。

窑室共有三座,呈品字形排列,位于一个长3、宽2米的长方形竖坑内(图一〇)。在竖坑的三个角,各开窑门,另一拐角则为一斜坡坑道。除出土有唐代一般绳纹条砖、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外,还出土有莲花纹瓦当陶范和瓦当、凤凰纹刻砖、磨光筒瓦、铁輨等。

图一〇 慈恩寺窑室分布平面图(采自韩保全《西安慈恩寺内的唐代砖瓦窑址》)

这几座砖瓦窑与西安过去发现的唐代砖瓦窑址基本相似。所出土的筒瓦、莲花纹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是唐代遗物,故推断是唐代的砖瓦窑址。推测是高宗永徽三年(652)建塔之前所立。据宋敏求《长安志》卷八晋昌坊条记载:“半以东大慈恩寺,寺西浮图六级,崇三百尺。”可见大雁塔的位置在慈恩寺的西院,而慈恩寺则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故可能在修建慈恩寺时,在寺址西院处设立砖瓦窑场,就地取材,烧造砖瓦,以供建造殿宇所需。

6.清禅寺舍利塔基

1987年,西安市长乐路40号榆林地区驻西安办事处内基建施工中,发现隋代舍利塔基一座。郑洪春:《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修订版),第143页。

舍利塔基为一南北向的长方形砖室,南北长89厘米、东西宽37厘米、高36.4厘米(图一一)。随葬器物很丰富,除陶、瓷器物外,还有大宗的玻璃、玛瑙、水晶石、琥珀等珠玉宝器,全部装在米黄色瓷瓶内。出土灰陶罐两件,其一装有舍利骨灰,其一有朽谷痕迹。瓷器有四系瓷罐1、瓷瓶2(一为米黄色釉,一为酱色釉),玻璃瓶1,玻璃珠、玛瑙珠、水晶、玉石、玉印章、玉琮、玉猪、琥珀、镶嵌宝石的金饼、银戒指、铜五铢钱等。墨书砖志一方,记载了隋代清禅寺高僧昙崇于开皇九年(589)至开皇十四年(594)所进行的一次舍利掩埋。冉万里:《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7页。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清禅寺位于兴宁坊南门之东,隋开皇三年(583),文帝为沙门昙崇所立。

图一一 清禅寺塔基地宫平面图(采自郑洪春《西安东郊隋舍利墓清理简报》)

容器有灰陶罐和玻璃瓶,直接安置于长方形砖室中,为北魏时期模式的继承,反映了从东魏北齐时期至隋开皇年间,虽然地宫从无到有,但舍利容器的组合却未发生什么重大变化。冉万里:《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62页。

7.醴泉寺醴泉遗址

位于今莲湖区原西关飞机场北部、延光机械厂南墙外,在唐长安醴泉坊(本名承明坊,因掘得甘泉浪井七口,饮者疾愈,故改名)十字街西北。隋文帝于此置醴泉监,取甘泉水供御厨,开皇十二年(592)改为醴泉寺,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时被毁。1987年西安市文物局发掘。韩保全、向德:《文物志》,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第六卷,西安出版社2002年版;王长启:《礼泉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醴泉遗址为一砖砌方坑,开口于地表以下约1.2米处的隋唐地面上。方坑边长3.8、深2.5米。坑底铺砌石板,南部正中有砖铺坡道可上达地面,坑底共有7个泉眼。正中的泉眼最大,砌做海棠形,东西最长1.1米、南北最宽0.8米,其正北有一半深入到坑北壁的直径0.6米的圆形竖井之下,井下有东西并列、直径各为0.17米的两个泉眼。此外,贴近方坑东、西壁处也各有两个泉眼。这7个泉眼之上水深均为0.8米。

方坑内发现的北魏、西魏、北周、隋到唐中期近20件残破的青石、沙石、汉白玉造像,应为唐武宗毁佛时被砸毁投入方坑填埋的。

8.荐福寺遗址

荐福寺是唐长安城最著名的佛寺之一,小雁塔坐落于寺内。唐睿宗文明元年(684),武则天为薨亡百日的唐高宗追福,将唐中宗在藩时于开化坊南部(今朱雀大街以东、友谊西路北侧一带)的英王宅改建为寺,初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敕赐荐福寺,并以飞白书亲题寺额。中宗复辟后,又大加营饰,并于景龙年间(707—709),在寺南隔横街相对的安仁坊西北隅大荐福寺别院内,修筑荐福寺塔。荐福寺高僧大德云集,除义净之外,华严宗“五祖”之一法藏、于阗国高僧实叉难陀、南山道宣律师的嫡传法裔道岸、“开元三大士”之一的天竺高僧金刚智、日本求法僧圆仁等都曾在此寺弘扬佛法。荐福寺是长安城中著名的皇家寺院,内有吴道子等名家绘制的壁画。中宗曾多次率群臣巡幸荐福寺。文人雅士常进寺游览、住宿,“壁上曾题尽古人”,留下不少题记。荐福寺的佛经俗讲和佛牙舍利供养吸引了大量信众和百姓,也很热闹和隆重。晚唐时期,荐福寺还是长安城4个戏场之一,表演散乐百戏,成为长安城重要的民间文化场所。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时,荐福寺是长安城中敕令保护的4座佛寺之一。唐末荐福寺毁于兵火,北宋以后该寺在塔院的基础上形成寺塔合一的格局。

2003年,配合西安博物院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对荐福寺塔基进行了勘探和考察,张全民、龚国强:《关于小雁塔塔基考古的收获》,载《西安文物考古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5—303页。并对一处灰坑进行了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考古队:《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唐荐福寺遗物》,《考古》2006年第1期。

小雁塔地基夯土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89.7米、南北长88.5米。初步推测小雁塔地基为台阶形夯土地基,由外围向中心逐层加深增厚。从塔基西侧的勘探结果来看,基台外围大致可分为5个台阶,相对于塔心由远及近的夯土厚度分别为1.2米、1.3米、1.4米、1.55米、1.8米不等。基台下方夯土深度超过3.8米,推测开挖成竖穴方坑形状。地宫夯土底部有人为铺垫的碎石,十分坚硬,难以穿透。总体来说夯土致密坚实,土质纯净。中心区域夯土非常坚硬,边缘地带夯土不及中心区域坚硬。小雁塔地基宽广且深厚,这在中国古塔中尚不多见,由此可见小雁塔在地基处理方面的用心和用功之深。

基台为甃砖方台,底边铺设青石条,坐落于塔身之下。按照唐代基台的位置包砌砖石外壁进行复原保护,该边距塔身6米,加上小雁塔塔身底边边长11.38米,整修后边长23.38米,高3.2米。基台内包砌的应为夯筑的夯土。唐代以前,塔基普遍比较低矮。与以高峻挺拔而闻名的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木塔相比,小雁塔基台还要高出一些,这反映了唐代塔基增高的趋势,也使塔身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同时也使小雁塔更加坚固。

据说小雁塔地宫最晚在清末已经发现,依据是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的记载。但是查阅该书解说第九卷:塔于明治三十九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闭塞,各层楼板已坍塌无存,唯第一层尚可看到有棹缘天井,内部在正面佛坛上的龛内安置着菩萨像,并列左右安放着五尊小佛像。在高处木台上放着三尊释迦佛,在其左、右又置八件罗汉像。〔日〕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解说》第九卷,东京法藏馆1940年版,第69—70页。有中国人将第一层的顶棚——棹缘天井误以为是地宫口,于是造成发现小雁塔地宫的误解。

地宫位于小雁塔台基中部,为青砖砌筑而成。由前室、甬道和后室三部分组成。坐北朝南,方向178°(图一二)。前室位于南部,为长方形竖穴,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3米,上距塔地坪3.65米。甬道位于前后室之间,南接前室,北接后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0.7米、东西宽0.9米。拱顶,高1.2米。后室位于甬道北侧,平面呈方形,南北长2.7米、东西宽2.7米。穹隆顶,从1.35米开始起顶,顶距底2.82米。其底面略高于现在塔基四周散水地面,为青砖铺砌而成。地宫未见唐代瘗埋之物,从形制以及使用的青砖来看,推测为唐代所建,具体年份不详。砌筑坚固的地宫是小雁塔塔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研究唐塔地宫的形制结构与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图一二 小雁塔地宫结构示意图(采自张全民、龚国强《关于小雁塔塔基考古的收获》)

2003年,在荐福寺东院发掘唐代灰坑一座(图一三)。坑口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可分三部分:西部为椭圆形坑,中部为向东伸出的圆形小坑,东部为长方形浅坑,坑口东西通长5.2米、南北最宽2.15米,距唐地表最浅0.75米,最深2.12米。出土遗物71件,按质地分为陶、瓷、石、骨、铜、铁器和贝等。这里大致位于唐代荐福寺浮图院的范围,此灰坑属唐代中晚期,其内出土兽面砖(图一四)、陶净瓶(图一五)、澄泥金砂砚(图一六),邢窑或定窑、巩县窑、黄堡窑、长沙窑、越窑的白瓷碗、青瓷碗、执壶(图一七)、绞胎瓷枕(图一八),长沙窑的褐绿彩瓷罐(图一九)、蓝彩盒等,为了解唐荐福寺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一三西安小雁塔东院H 1平剖面图

图一四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的兽面砖

图一五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的陶净瓶

图一六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的澄泥金砂砚

图一七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的白瓷执壶

图一八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的绞胎瓷枕

图一九西安小雁塔东院出土的褐绿彩瓷罐

2010年1月,为配合小雁塔北部小广场的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工地范围内进行了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资料。在地面大约1米之下,发现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唐代道路遗迹,东西宽约2.10米,长度在30米以上,因地面障碍无法确知其总长。该道路为一土路,有因常年踩踏而形成的踩踏面。这条道路大致位于唐代荐福寺塔院的南北中轴线上,是当时人们登临小雁塔而形成的道路。

9.隋禅定寺、唐大庄严寺遗址

位于原木塔寺苗圃一带,属于隋禅定寺、唐大庄严寺的范围,地处隋唐长安城永阳坊与和平坊的东侧,与两坊之西的隋大禅定寺、唐大总持寺隔南北街相对而设。史载,隋仁寿三年(603),建立禅定寺。宇文恺因为京城之西有昆明池,地势低下,乃奏请在此寺建立木塔,高330尺,周长120步。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大庄严寺。

关于隋禅定寺、唐大庄严寺塔基的位置目前尚难以判定。200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唐长安城西南隅进行勘探、调查。在隋大禅定寺、唐大总持寺木塔塔基东400米处,为临时建筑所叠压。这里位于木塔寺现存清代南山门的东南,当地故老称此处原有一夯土高台,1958年大炼钢铁时,将台基石条挖出使用,台基已遭破坏,推测此夯土台基为大庄严寺木塔塔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资料。

2009年夏,木塔寺遗址公园建设中,在南山门外修建喷水池时发现20余块规整的长方形青石。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随后进行考古勘探,在此发现隋唐时期夯土,南北长48米,因喷泉建设地下遗存遭到破坏,东西宽度不确定。在现地表下0.5米有保存较完整的青石块,1.0米至2.7米见夯土,土质坚硬,夯层致密,夯层下见铺石,未穿透。此处夯土与大总持寺塔基东西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推测为方形,边长48米,可能为大庄严寺木塔塔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勘探资料。

2007年3—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天地源公司兰亭坊房产项目对此处寺院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资料。

在该工地一建筑基槽内,采集到一方隋代舍利石函盖,其上篆书“禅定道场舍利塔下铭”,提供了这里就是隋禅定寺的重要证据。

在该工地中部横贯着一条东西方向的墙址,长约200米、宽约2.2米,推测是永阳坊与和平坊之间的隔墙。

本次发掘的区域位于和平坊之内,位于墙址之北,主要分两个部分。西部遗址由四个南北相对独立的院落和东西厢房连接构成(图二〇)。院落由房子和长廊相隔而成,东西宽7.2—7.4米、南北长7.3—9.3米。东西厢房基础内皆有四道南北向条夯。外侧有砖砌的散水。这处建筑主体为唐代,局部经重建,发现清代遗迹。出土有开元通宝、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兽面瓦、陀罗尼经幢残石等。东部发现一处唐代殿堂遗址,周边绕以长廊(图二一)。出土有莲花纹瓦当和瓷器残片,其中一件白瓷残器的底部刻画有“盈”字款。东侧发掘出一处约35米×45米的大殿基址,出土铜带扣、陶瓷器残片和建筑构件。此外,还发掘出几口隋唐时期的水井遗址。

图二〇 隋禅定寺、唐大庄严寺院落与厢房遗址考古探方俯视图

图二一 隋禅定寺、唐大庄严寺大殿遗址一角

10.隋大禅定寺、唐大总持寺

位于木塔寺遗址公园西部,地处隋唐长安城永阳坊及和平坊的西半部,属于隋大禅定寺、唐大总持寺的范围。史载,隋大业三年(607),立大禅定寺。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大总持寺。寺内制度与大庄严寺相同,亦有木浮图,高下与大庄严寺不异。

200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唐长安城西南隅进行勘探、调查。在唐城西墙以东280米、唐城南墙以北440米,发现一处45米见方的夯土基址,为隋大禅定寺、唐大总持寺木塔塔基。赵曼妮:《保护木塔遗址显示唐城西南隅》,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论唐代城市建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1—482页。

2010年春季,配合木塔寺遗址公园二期工程,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对该遗址重新进行勘探。结果发现边长52米、厚2.2米不底的夯土基座,内有石条、砖块,应为隋大禅定寺、唐大总持寺木塔塔基。在塔基西侧与踩踏道路之间有南北长17米、东西宽4.5米的连接台,推测为登塔的踏步。连接台西侧有东西走向的踩踏路面,长超过180米、宽4.5米。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勘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