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章前导读
为了能够更好地跟别人讲述这个故事,介绍小王子,“我”对小王子来自哪个星球进行了一些揣测。但实际上“我”并不愿意这样做,可是,为了不让别人以轻率地态度读这本书,“我”也只能如此。
就这样我了解了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小王子居住的那个星球,比一幢房子大不了多少。
对此我并不感到十分奇怪,我早就知道地球、木星、火星、金星,都是命了名的大行星,此外还有成千上万颗别的星球,有的体积实在太小,用望远镜都难以观测到。天文学家一旦发现其中一颗,就给它一个编号作为名称,比如叫作“325号小行星”。


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小王子来自“B612号小行星”。那颗小行星只在1909年,由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到一次。
于是,他在国际天文学的一次年会上,详细介绍了他的发现。然而,由于他一身土耳其装束,谁也不相信他的论证。大人们就是这种德性。B612号小行星得以扬名,还多亏了一个土耳其的独裁者,他严令土耳其臣民穿欧式服装,拒不执行者以死罪论处。那位土耳其天文学家换上一身非常华丽的西服,于1920年的年会上,再次论证他的发现。这一回,所有人都同意他的看法了。


我这样不厌其烦,向你们讲述有关B612号小行星的情况,透露它的编号,也是要照顾大人们。那些大人喜爱数字。譬如你向他们提起新交了一个朋友,他们从来就问不到点子上,从来不会这样问你:“他的嗓音怎么样?他最爱玩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标本吗?”他们只会问你:“他几岁啦?有几个兄弟?他父亲挣多少钱?”只有弄清了这些数字,他们才认为了解了这个人。如果你对那些大人说:“我看见一座漂亮的红砖房,窗户上爬满了天竺葵,屋顶上落着鸽子……”他们就想象不出那座房子到底如何。必须对他们这样说:“我看见了一座房子,价值十万法郎。”他们马上就会高声赞叹:“那可太漂亮啦!”
讽刺大人的空虚、愚妄。
同样,如果你对那些大人说:“小王子确有其人,他特别可爱,总好咯咯笑,他还要了一只小绵羊。一个人想要一只羊,那就证明他是存在的。”他们听了就会耸耸肩膀,把你当成一个小孩子!反之,如果你对他们说:“他来自B612号小行星。”他们就会心悦诚服,不再拿他们那些问题来烦你了。大人们就是这个德性。对那些大人们,小孩子要尽量宽容一些。
自不待言,我们这些人懂得生活,才不理会那些编码呢!我倒特别愿意像讲童话故事那样讲小王子的故事。我倒愿意这样开头:
“从前,有一个小王子,居住在比他大不了多少的一个星球上,他需要交一个朋友……”在懂得生活的人看来,这样讲显得真实得多。
我不喜欢别人以轻率的态度来读我这本书。提起这些往事,我感到特别伤心。我那个小朋友带着他的小绵羊一道离去已有六个年头了。我在这里试图描述小王子,就是为了避免将他遗忘。忘记一位朋友,实在是件可悲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有个朋友的。况且将来,我也可能变得像那些大人,只对数字感兴趣了。也还是为了这个缘故,我买了一盒颜料和几支铅笔。我只是在六岁那年画过一幅蟒蛇平面图和一幅蟒蛇透视图,此外从未试过画别的东西,现在到了我这个年龄,再重新拿起画笔该有多么吃力啊!小王子的形貌,我当然要尽可能画得像些。不过能否如愿,我并没有完全的把握。一幅肖像还可以,另一幅就画得不像了。他的身材高矮,我也掌握不准。这幅画上,小王子太高大;在另一幅上,他又太矮小了。他的服饰颜色,我也往往犹豫不决。于是,我就边画边摸索,这样画画,那样画画,勉勉强强画出来。最后,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细节,我也可能会出错。不过,这一点大家还应当谅解,我那位小朋友从来就不解释什么。也许他认为我跟他一样,可是不幸得很,我不能透过盒子看见里面的绵羊。也许我有点儿像大人了。恐怕我是老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已经丧失了儿童最宝贵的想象力。
思考题 ▼
“我”为什么不愿意理会那些编码?又为什么不得不理会那些编码?
预设情节发展 ▼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小王子,他的离去让“我”非常伤心,并且“我”非常不想将他遗忘。那么,小王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在“我”心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