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直辖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积极主动融入、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当前重庆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变化。与发达省市相比,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创新能力和综合交通能力不足等短板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
(一)发展现状
1.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日趋增强
直辖以来,随着体制机制逐步改善,内陆开放加快推进,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等,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体量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9500.27亿元,是1997年的14.8倍,年均增长11.9%。重庆历年GDP及增速变化如图1-1所示。三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从直辖初的20.3:43.1:36.6调整到2017年的6.9:44.1:49.0。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人均GDP和地均GDP分别为6.37万元/人、0.24亿元/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跑西部地区。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地区经济实力亦稳步提升,2017年经济总量分别是2000年的12.1、10.2、11.2、11.5倍,2000—2017年四大片区GDP规模如图1-2所示。其中,主城区和渝西片区注重培育产业体系和壮大城市经济,是全市工业化城镇化最活跃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图1-1 直辖以来重庆历年GDP及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2018年重庆统计年鉴》.
图1-2 重庆四大片区GDP规模变化情况
注:2017年各片区的GDP是根据各区县2016年GDP和2017年增速,并考虑价格因素测算而得。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信息网http://www.cqtj.gov.cn/.
2.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明显增强
铁路建设成效显著,渝怀、渝遂、成渝客专、兰渝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截至2017年,重庆已形成“一枢纽十干线”铁路网线,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71公里;其中成渝高铁、渝万高铁建成通车,全市高铁实现“零”突破,达到381公里,重庆正加速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公路线路里程突破14.3万公里,公路路网密度明显增强,重庆境内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干支相连、沟通城乡、衔接港站、辐射周边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其中,“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路网加速形成,通车总里程达到3023公里,对外出口通道达到19个,路网密度达到3.67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西部地区前列,除城口县外实现高速公路区县全部通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江北国际机场和万州、黔江机场稳步发展,武隆和巫山机场开工建设,基本形成“一大四小”机场格局。其中,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建成投用,成为中西部首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872万人次,连续保持在全国前十,国际航线增至82条,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不断增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雏形,“一干两支”航道体系基本建成,航道总里程达到4472公里;果园、珞璜、龙头、新田枢纽港建成投用,“四枢纽九重点”现代化港口集群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港口货运年吞吐量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达到2亿吨、450万标箱,船舶大型化、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内河前列。“一环八线”城市轨道交通网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开通运营6条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264.19公里,位列全国第六(1)、中西部第一。其中,轨道交通跳磴至江津、大学城至璧山段开工建设,主城区和渝西片区轨道一体化发展实现突破。农村交通面貌显著改观,全市所有乡镇通水泥路(油路),实现行政村100%通畅,撤并村100%通达。其中,渝东北、渝东南片区等级公路密度由2013年的0.98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1.20公里/平方公里。同时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3. 区域产业发展态势各具特色
直辖以来,重庆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和产业规划导向,各区域板块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态势各具特色。随着现代金融、商务商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完善,以及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加速集聚,主城片区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其中,2017年主城片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6%,较2000年提升16.7个百分点,达到全国服务业发展领先地区水平。伴随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渝西片区近年来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年均增速达到12.3%,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9.0%,工业投资占全市的61.9%,显示出提速发展的强大后劲。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以生态经济发展为导向,加快培育生态民俗旅游、生态效益农业等特色产业,渝东北片区重点景区开发提速,11个区县全部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渝东南片区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7%左右,领跑全市其他功能区域。2017年重庆四大片区产业结构情况如图1-3所示。
图1-3 2017年重庆四大片区产业结构
注:根据各区县相关指标2016年的绝对额与2017年的增速测算而得。
4.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作用下,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达3075.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1%,分别较1997年增加201.83万人、提高33.1个百分点;主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732平方公里,城镇群功能体系日益完善,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城市商务商业功能日益增长,重庆已建大型零售设施超过500个,其中城市商业综合体突破100个;并形成了中央商务区(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城市核心商圈(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杨家坪等核心商圈)、社区便民商圈(乡镇商圈)三级现代商圈体系。同时,重庆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拥有全国特色小镇13个、全国旅游名镇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8个、市级特色小城镇36个、市级特色小镇示范点50个,初步形成了以全国特色小镇为龙头,以国家级名镇和市级名镇为重点,一般乡镇为基础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互补的梯级城镇发展体系。从各区域板块来看,2017年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常住人口分别为865.06万人、1124.09万人、813.58万人、272.43万人;城镇化率依次稳步提升至89.8%、61.8%、47.6%、40.2%,分别较2000年提高8.3、31.8、29.2、28.7个百分点;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占比超过80%,商业功能较为丰富。四大片区2000—2017年城镇化率如图1-4所示。
图1-4 重庆市四大片区2000—2017年城镇化率
5.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富有成效
随着开放平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成效明显。2017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101.83亿美元,连续6年达百亿美元规模;进出口总额达4508.25亿元(折算美元约667.42亿美元),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目前重庆拥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示范作用日益增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已形成了“1+2+5+7”的国家级开放平台体系(2)。中欧班列(重庆)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主通道,“渝桂新”海铁国际联运通道和“重庆-东盟公路班车”实现常态化开行,沪渝外贸集装箱已建立“五定”快班轮三峡船闸便利化通行机制,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在内陆地区处于引领地位。中国(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6. 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
按照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动规律等,重庆稳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区域、城乡均等化布局进一步增强。各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实现全覆盖,近些年每年新进中小学教师达到8000人,其中70%充实到乡镇及以下学校,全面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近五年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累计改善了3018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507所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区县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已实现全覆盖并免费开放,年服务人次合计逾2500万。区县域内医联体实现全覆盖、域内就诊率达到85%,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累计升级改造了564个乡镇卫生院和1116个行政村卫生室;近些年全市三甲医院由16家增加至32家,现有17家分布在区县,占比超过50%,改变了之前三甲医院大部分都在主城区的格局。此外,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全市R&D经费支出接近364.63亿元,R&D经费支出强度从1.05%提高到1.87%,自主创新基本要素投入稳步增长;同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院校加快发展,全市拥有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65家高校,专科职业学校突破40家,其中永川、黔江职业学校发展态势较好。
7.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突出“建、管、改”,深入推进“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环保行动,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库区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以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行动”,着力控制交通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生活污染,突出联防联控,增强监管能力。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自2013年执行新标准以来增加97天),同比增加2天,PM2.5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实施“大气十条”以来下降35.7%),同比下降16.7%,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绿地行动”,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扎实开展“绿盾2017”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完成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整改97个。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在全国率先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实现乡镇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全覆盖,重金属污染防治完成年度2%减排任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面推行河长制,饮用水源和河库管护得到加强,长江干流重庆段、嘉陵江、乌江等保持优等水质;加强对大巴山、武陵山和缙云山等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4%,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同时建立了环境监察督察制度,强化环境保护日常监察、专项督察,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二)存在问题
1. 区域创新能力较弱且区域差异性较大
创新仍然是重庆市的突出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差异性较大,不利于区域经济长足发展。研发经费投入绝对值和强度均显不足。全市R&D经费支出呈现逐年走高之势,但仍低于陕西、四川、湖北三个周边邻近省份,更远远滞后于长江下游省市,研发投入强度低于上海2.0个百分点。科技研发资源集聚水平较低,国家级科研院所分别只有四川的1/2、陕西的1/3,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两地数量的一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6)》,重庆“智能制造就绪率”(3)暂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创新生态系统不够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创新政策不落地的现象仍然存在。从区域内部来看,区域差异性较大。受产业重点布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聚等因素影响,全市R&D投入集中在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占全市比重高达90%以上;而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合计占比仅为6.0%左右。且主城片区的研发投入强度接近2.0%,远高于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
2017年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省市R&D支出如图1-5所示。
图1-5 2017年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省市R&D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省市统计公报。
2. 区域发展不均衡依然凸出
2017年,重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分别为3.22万元、1.2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大于浙江、上海、江苏、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四川8省市,具体数据如表1-1所示。按照国际经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2.5倍,经济体发展将面临社会稳定风险(4),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将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要因。四大片区之间发展差距显著,区域发展不均衡依然明显。主城片区人均GDP分别是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的1.8、2.4、2.5倍;同时主城片区人均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人均居民收入与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的比值分别是1.3、2.1、1.6和1.3、1.7、2.0。此外,主城区和渝西片区对其他两大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小马”拉“大车”局面困扰依旧。
表1-1 2017年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居民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
3. 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不均衡
直辖以来,重庆市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但区域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主体功能导向及市场效应影响下,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逐步向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聚集,造成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医疗事业方面,主城片区人均医疗支出最高,比最低的渝东南片区多100多元;同时2017年主城片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为8.11,较最少的渝西片区多36.3%,凸显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方面,师资力量区间存在差距,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中学生师比均达到15︰1左右,明显要大于主城片区(12.6︰1)和渝西片区(13.2︰1),而小学年生师比则是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大于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表明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中学教师数量相对不足,而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小学教师数量略显不足。同时,学校资源分布也不均衡,每千学生拥有学校数主城片区最少,仅为0.81个,明显低于渝西片区的1.23个和渝东南片区的1.25个。此外,主城片区每万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最高,达到1.09万册,是最少的渝东北片区的4.2倍,区域差距较明显。
4.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重庆多高山,且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差,局部地区人口密度高,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压力依然巨大。例如,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报告显示,水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重庆15.8%的监测断面未达到水域功能要求,5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有39座未按期建成,22个远郊区(县)没有建设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且航运污染防治还不到位,部分港口污水直接排入长江。同时,作为全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仍然是全市基础条件最差、发展水平最低、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农村环保工作仍存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待提升、露天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蔬菜、水果等产业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等问题。总体看来,解决全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需求非常迫切。此外,空气污染因子更趋多样化、复杂化,主城区PM10、PM2.5年均浓度仍然偏高(5);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有效形成,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环境风险源量大面广,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
5. 交通设施相对薄弱且支撑能力存在区域差异性
横向比较看,全市交通外联内畅能力依然薄弱。民航方面,国际航线数量偏少。2017年江北国际机场累计开通68条国际(地区)航线,低于成都双流机场(2016年95条),仅为北京首都机场的56.7%、上海浦东机场的59.6%。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短。截至目前仅开通运营成渝高铁和渝万城际铁路,高铁运营里程仅367公里,仅约广西、安徽、湖南的五分之一,是贵州的42.6%、云南的59.3%。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818公里,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21省市(地区)中,仅高于上海、西藏和宁夏。内部区域比较看,当前重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主城片区最高,渝西片区次之,明显好于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相对较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构成较强的支撑。而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的各区县内部通达能力相对不足。根据以各区县城区为中心的可达性评价分析可以看出,渝东北的大巴山区及渝东南武陵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及投资政策等原因,只有几条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缺乏网络状的连接道路,同时区县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乡道路路网密度小,总体可达性相对较差,阻碍当地特色效益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全市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了产业要素的跨行业、跨区域流动,相关产业联动效果及产业链的稳步发展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