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成名像电影剧本一样
1993年11月,郎朗参加第五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获得专业二组第一名。赢得“星海杯”后,郎朗被公认为中国9至12岁年龄段中最优秀的钢琴手。他的父亲留意着每一次钢琴比赛,他告诉郎朗,全国比赛不算回事儿,国际比赛才是动真格儿的。当时,比赛的频次过于密集,郎朗有些吃不消。他笑称,当时自己都成了比赛机器。他央求母亲搬过来和他们一起住,但是她说在北京找工作不容易,但答应每隔两三个月就来看他一次。
那时,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对郎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18岁以下的钢琴选手都能参赛,他当时还不到11岁。这一次比赛,郎朗得了第五名,但父亲对他的能力已经有了底。他说:“你应该是在前四名,但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郎朗说,看得出来,父亲已经不再怀疑他的天赋与能力了。那时他的日子才算好过一点。
郎朗第一次出国参赛是1994年在德国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因为他在北京国际钢琴比赛中没进入前四名,无法得到国家公费的资助去德国参加比赛,只能自费参赛。他的父亲不知疲倦地四处筹钱为他准备旅费,向很多亲戚开口借钱,并斩钉截铁地对他们说,只要能到德国,自己的儿子就一定能在比赛上拿第一名。在他看来,在中国以外的比赛中拿第一名能够改变一切,就这样,花了一个多月才筹到5万块钱,3万块是从亲戚那儿借的,还有2万块是从银行贷的。
郎朗说,那一次,他和父亲险些因为签证原因连德国都去不成。当时,德国大使馆的签证官审阅了他们的材料,说:“你们没有医疗保险,银行里没有存款,没有保险和存款,我们没办法给你或你儿子发签证。”
郎朗父亲央求签证官:“您就不能高抬贵手?我儿子这是要去参加在德国的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
“但是他不是代表中国去参赛的,不是吗?如果他是代表中国,我可以考虑省去医疗保险的要求。刚才有两个学生也来办签证,他们拿的是蓝色的因公护照。你们拿的是红色的因私护照。你儿子为什么不是代表中国去参赛?他是不是不够优秀?”签证官没好气地问。
“他在中国很多重要的比赛上获过奖。”郎国任说。
签证官又说:“还有一点,你没有工作。我们一般不允许没有职业的外国人进入德国。你为什么没有工作?”
“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我的儿子成为世界上第一名的钢琴家。”郎国任说。
“那不是一份工作。那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签证官刻薄地说。
郎国任仍不罢休:“如果你不让我们去德国,你就会毁掉我们的梦想。”
“我们得按规矩办事。”签证官说。
“规矩也可以因人而异。”郎国任央求他说。
“在我这儿不行。”这下,郎朗父子简直快绝望了。
后来,上天对郎朗不薄。在签证的地方,他们遇到一位来自沈阳的警卫,帮他找到一位相对比较好说话的签证官,破例给他们发了签证。
按计划,他们先动身去法兰克福市区,在那儿再搭乘开往赛场所在地埃特林根的火车。但是在法兰克福他们没有预订酒店。当天晚上,开往埃特林根的最后一班火车已经离站了。他们站在火车站里,不知道下一步去哪里,漫无目的地走在法兰克福的大街上。这时,幸亏一位中国人黄先生收留了他们。
郎朗说,这位黄先生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黄先生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郁郁葱葱的郊外,一座大房子,漂亮的客房和供你独用的卫生间,有一台质量上乘的钢琴让他能每天练上六小时的琴,还有来自故乡的人们相伴左右。郎朗还能跟黄先生的侄子一起玩游戏机。他们做了一个星期的客,到了该出发去埃特林根的时候了。黄先生坚持要开车送他们。
最终,郎朗在这次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当他从欧洲回国的时候,他以为音乐学院或者政府会派代表来迎接他们。但最后没有人来,没有鲜花或电视摄像机迎接他们的归来。当时只有12岁的郎朗有些失落,但父亲安慰他说:“别担心。我们得到的奖金足够我们把欠的钱还给亲戚和银行,还有多的留下来可以买高级音响设备,这样你就可以听音乐光盘来学习。每个认识你的人都为你骄傲。”
◎1995年,郎朗赴日本参加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
郎朗获奖后,跟父亲一起回到沈阳的他,拿出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送给母亲:“妈,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是用我的奖金买的。”母亲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黄金项链,吊坠是水蓝色的宝石,非常漂亮。
1995年,郎朗赴日本参加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彻底改变了郎朗的命运。3个月后,他与国际著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从此走上了职业演奏家的道路。
1996年,郎朗应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作为嘉宾出席的开幕式音乐会上,14岁的郎朗被指定担任钢琴独奏。
1997年3月,郎朗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位于美国费城的世界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他在美国求学的3年间,没有见过母亲一面。“我们很多人都很穷,但柯蒂斯给了我们所有东西,就像做梦一样。”郎朗说,柯蒂斯还每年为学生们提供很多的公开演出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去锻炼,有些学生可能还没毕业就已经非常出名了。柯蒂斯天才遍地,有时候真的会让你非常自卑,不敢在学校的演出上登台。
就像很多电影或者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1999年8月,郎朗抓住了一次戏剧性的重要机会。在拉维尼亚音乐节上,独奏钢琴家安德烈·瓦兹突然生病,郎朗顶替他登场,与克里斯托弗·埃申巴赫棒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谁也没有想到,这个17岁的中国少年的手指下,竟能流淌出那样富于想象力的激情。全场观众起立欢呼,芝加哥评论界的溢美之词使郎朗一举成名,他在大洋彼岸掀起一阵“郎朗旋风”。第二天,《芝加哥论坛报》惊呼:“一个世纪巨星诞生了!”之后,美国许多著名交响乐团纷纷向郎朗发出邀请,郎朗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等待他的是一场接一场的音乐会。成为职业钢琴家的郎朗有了固定收入,郎朗的母亲也辞去了工作,陪伴郎朗在世界各地巡演。其实这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2003年5月的一天,有人把一架霍洛维茨大师用过的钢琴借给郎朗,他非常高兴。那架钢琴的琴键已被磨得很薄,他弹的时候便格外用力,没想到弹着弹着,他的右手小指突然剧痛起来,并且很快蔓延到整个右臂。医生诊断认为,这是他练琴太过频繁、手臂过度劳累所致,得休息一个月,否则右臂可能瘫痪。接下来的日子,郎朗再也不敢碰钢琴,安排好的音乐会也取消了。
从2004年起,郎朗开始不定期地为不同学校的孩子们上课,给他们介绍古典音乐。他还和斯坦威合作,推出了斯坦威钢琴的“郎朗系列”,每架钢琴都配有小白板,学琴的孩子弹琴的时候如果灵感来了可以在上面写或画。2004年8月,郎朗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亲善大使,出访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2013年10月28日,郎朗被任命为联合国和平大使。他也是第一位成为和平大使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