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辛温发散风寒药
桂枝
【名称】
( 注:学名为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科属】
樟科,樟属。
【品考】
时珍释牡桂云:此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其最薄者,为桂枝。
气味辛辣者,为上品也。李杲以气味厚薄分桂枝、肉桂,遂构上行、下行之说,是臆测也,不可从矣(《药征》)。
《古方药品考》曰:桂枝,外国产者佳。大抵色紫黑,味辛甘,发香者为佳品(《和汉药考》)。
【产地】
产四川、广西、云南,及越南、东印度等处。
【形态】
桂枝为外面现红褐色之薄皮。阔五分许,质坚,作螺旋状。或两边向内卷缩,甚至卷转如管。表面稍粗,有白色纵纹,皆隐隐隆起。里面现褐,亦不平滑,破折之处,几尽平坦,但不作纤维状(《和汉药考》)。
【修治】
刮去粗皮,旋切。生用,白芍拌用。
【性味】
性芳香异常,辛味峻烈(小泉荣次郎)。
【成分】
中含挥发油(桂皮油)1.0% ~1.5%。余则为树脂、护膜、黏液质、糖质、单宁酸等。桂皮油Oleum Cinnamomi.(此为肉桂油,桂皮油今作cinnamon oil)有桂皮固有之芳香质,澄明而稍浓稠,色带黄,或黄褐,性善挥发,起酸性之反应,比重1.04 ~1.07,味如烧灼,酒精、乙醚(ether,伊打)、哥罗仿姆、冰醋酸等能溶解之,其中含有醛类(Aldehyd,阿尔台希特,C 6H 6·CH=CH·COH)、台尔品(C 10H 14)及桂皮酸等(《和汉药考》)。
挥发油——即桂皮油(1% ~2%)、灰分(3% ~5%,多至6%)、淀粉、黏液、鞣酸、树脂等。桂皮油呈澄明之黄色,或类褐色,比重1.055 ~1.070。主成分为醛类(Aldehyd,阿尔台希特,C 9H 8O 8),含70%以上,其他为醋酸、桂爱司对路、桂皮酸等(《和汉药物学》)。
含有1.5%的挥发油。挥发油中主成分是桂皮醛(Zimmtaldehyd,梫谟忒阿尔台希特,C 6H 5·CH=CH·CHO)(《药用植物》)。
广西省有大规模之桂林,此桂皮厚约1毫米,色褐,味芳香而辛甘,富有黏液性质。其成分含有1%之挥发油(比重1.064),为主要成分,肉桂酸、鞣酸、砂糖及1% ~5%之无机物(白井光太郎)。
【用量】
几分至二三钱( 1~9克左右)。
【处方用名】
川桂枝、桂枝尖。
【作用】
(1)生理作用:
能促进胃液及唾液之分泌,以振奋消化器官功能(《临床应用汉方医学解说》 ①)。
①《临床应用汉方医学解说》:矢数道明(1905—2002)著,其为日本后世派名医之一。
(2)医治作用:
由《肘后百一方》至《和(荷)兰药镜》 ②所说:已知桂枝有发汗、解热及止汗作用;镇静、镇痉、镇痛作用;兴奋、强心、强壮作用;祛痰作用;健胃、驱风作用;疏通瘀血、通经、催产及逐下胎盘、死胎之作用;利尿作用(《皇汉医学》)。
②《和(荷)兰药镜》:系日本兰学家宇田川玄真1820年时所著。
【效能】
(1)《本经》: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别录》:心痛胁痛胁风,温筋通脉,止烦出汗。
甄权:去冷风疼痛。
元素: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成无己:泄奔豚,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震亨:横行手臂,治痛风。
(2)邹澍曰: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色赤,条理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色赤属心,纵横通脉络。故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夫风伤于外,壅遏卫气,卫中之阳,与奔迸相逐,不得不就近曳营气为助,是以营气弱,卫气强。当此之时,又安能不调和营气,使散阳气之郁遏,通邪气之相迸耶(《本经疏证》)。
(3)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药征》)。
《气血水药征》 ①中桂枝条曰(上略):是皆冲气之证也,在表则为头痛,为恶寒,为疼痛;在里则为悸,为上冲(中略)。若小便不利,则有桂枝;若自利,则无桂枝也(《皇汉医学》)。
①《气血水药征》:吉益南涯(1750—1813)著。其为日本古方派著名医家,吉益东洞之子。首创“气血水”学说,善用经方,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建树。
(4)桂枝外用:如心腹痛,中风口斜,足筋拘挛者,以酒和之,涂于患处亦效(白井光太郎)。
据《日本药局方》云:为芳香性健胃药,又为调味用香料。可用于慢性下痢,急性肠黏膜炎(加答儿)之末期,子宫之弛缓,轻度之出血(作用于子宫肌之力,比麦角更弱),可作为散剂(《化学实验新本草》)。
【次公按】
自有清中叶,苏派学说盛行以后,桂枝之价值,遂无人能解。病属外感,既不敢用之解肌;病属内伤,更不敢用之以补中;不免有弃材之叹。次公遇有麻黄汤证,惧病者疑麻黄之猛悍,辄以荆、防代麻黄,而以桂枝佐之,亦效。盖桂枝本质原无发汗之能力,以其辛香窜散,故可助发汗药之作汗。苏派医生,所以不敢用桂枝,其理由之可得而言者,不外“南方无真伤寒”,仲景之麻、桂,仅可施于北方人,非江南体质柔弱者所能胜。故若辈一遇热病,无论伤寒、温病,一列以大豆卷、连翘、桑、菊应付之,于此而欲中医之不式微,难言之矣。近世药工剖切桂枝,必先以水浸三五日,是桂枝芳香之性已受损失。苏派医生之较高明者,知桂枝治寒饮,然量仅二三分,宁不可笑。
自后世有“血家不宜桂枝”之说,内伤病乃视桂枝如蛇蝎。其实桂枝辛温,能使血液流行亢进,不宜于血证之属实热者,固也。至若虚劳、羸弱,法当宗《素问》“劳者温之”之义,则桂枝正不妨与地黄、黄芪同用。考之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千金方》之“炙甘草汤”,其所治均属虚劳不足、亡血失精者,古人又何尝屏弃之而不用。“血家忌桂枝”,此非桂枝之不良,乃后人用桂枝不得其法之过也。
日本东洞翁征桂枝,谓仅能治咳逆上气,其次身体疼痛。次公以为不足尽其所长。吾人对于桂枝之信仰,当以邹澍之说为准。
近世于寒湿痛风证,每以桂枝为引经药,与桑枝同,其意盖取以枝入肢之意。
荊芥
【名称】
学名:Ocimum bacilicum.L( 注:今作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别名:假苏、姜芥、鼠蓂。
【科属】
唇形科,连钱草属。
【品考及产地】
《伪药条辨》曰:荊芥三月出新,江南孟阿陆宛产者,茎细穗短,多色绿,为最佳。太仓出者,穗多气香,亦佳。萧山龛山出者,梗粗叶绿,穗少气香,略次。江西、山东产者,梗粗穗红不香,南京出性硬,皆极次。其他各处皆出,总要梗红、穗多、叶绿、气香者为道地。
【形态】
为一年生草本,或自生山野,或栽植园圃,茎直立,高一二尺,叶作长披针形,其端尖锐,别有五小叶,成为鳍状,叶腋歧生分枝,梢端开淡红色之唇形花,与紫苏花相似,缀成长穗。
【药用之部】
叶、茎、花、穗。
【修治】
曝干,切用。
【性味】
辛,温。
【成分】
含有挥发油、树脂等(《和汉药物学》)。
主要素为Salviol(C 10H 13O)。余为单宁、树胶、挥发油(《新中药》)。
药学士村山义温尝试验中国产荊芥中之挥发油,于大正十年,报告药学总会,据称挥发油中,含有薄荷酮(Menthone),与日本产薄荷油中所含者相似,惟用光学试验,则见平面相同,立体则异。盖含于荊芥油中者,为右旋性(d-Menthone);含于薄荷油中者,乃左旋性(dl-Menthone)也(《和汉药考》)。
【用量】
钱半至四五钱( 4.5~15克左右)。
【效能】
(1)《本经》:
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疸。
藏器:去邪,除劳渴,冷风出汗,煮汁服之。捣烂醋和,敷疔肿肿毒。
甄权:单用治恶风贼风,口面 斜,遍身 痹,辟邪毒气,通利血脉。
士良: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疼,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日华》: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以豉汁煎服。治暴伤寒,能发汗。
苏颂:治妇人血风,及疮疥为要药。
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时珍: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 ,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2)张隐庵曰:
寒热鼠瘘,乃水藏之毒,上出于脉,为寒为热也。本于水藏故曰鼠,经脉空虚故曰瘘,此内因之瘘也。瘰疬生疮,乃寒邪客于脉中,血气留滞,结核生疮,无有寒热,此外因之瘘也。荊芥味辛性温,肃清经脉,故内因之寒热鼠瘘,外因之瘰疬生疮,皆可治也(《本草崇原》)。
王东皋曰:其功长于驱风邪,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故风病、血病、疮病,珍为要药(《握灵本草》)。
黄宫绣曰:古方产后血晕风起,有用荊芥为末,同酒或童便调治。崩中不止,有用炒黑荊芥以治,于此可见其概矣(《本草求真》)。
(3)宇田榛斋曰:
产后诸证,业已全治,惟头首旋回不自然,最为难治,治此之药,无有能优过荊芥者。又善能治儿枕痛,实至宝也(《内外要论》)。
为发汗解热剂,可治感冒头痛眩晕,其他为镇痉剂,可治牙关紧急,四肢强直证(《台湾药物学》)。
为风病、血病及疮毒之要药,又为胎前产后之圣药(《和汉药考》)。
【次公按】
本品恒用为解表药,次之则用为止血药,至治外伤性及产褥性破伤风,前人屡有验方。次公则未曾试用,然以意度之,当系历验之言,此后吾人如遇破伤风,不妨一试古人验方也。
防风
【名称】
学名:Siler Divaricatum[ 注:今作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Schischk.]。
别名:防丰、屏风、曲方氏。
【科属】
伞形科。
【品考及产地】
出山东青州者为最佳。
【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多数分歧,直立茎,苗高七八寸至二尺,叶为互生三回羽状之分裂叶,其裂片呈绿白色,末端稍尖而微长,质稍硬,带有光泽之茸毛,夏秋之间,发生花茎,缀复伞形花序,五瓣白色之小花,结黑色之种子,名曰防风子,地下所生之根,长二三尺,甚肥大,外面呈黄白色,药用寻常采取二年生之根,剖视其横断面,为两层轮形,中心白黄色,其外绿褐色,外轮深黄色。
【药用之部】
根。
【修治】
洗净,切片用。
【性味】
甘,温。
【成分】
主成分为甘露密醇(Mannite),含有多量之淀粉(房雄)。
【用量】
一钱至三钱( 3~9克)。
【作用】
袁淑范曰:依中尾万三博士之研究曰:防风之主要成分为“甘露密醇”,以药理学言之,只有缓泻祛痰,及极弱之麻醉作用(《民国医学杂志》5卷1号)。
【效能】
(1)《本经》:
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
《别录》:烦满胁痛,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沥。
《大明》:风赤眼,止冷泪及瘫痪。
元素:治上焦风邪,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经络中留湿。
(2)张石顽曰:
其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等病,其性上行,故治上盛风邪,泻肺实喘满,及周身痹痛,四肢挛急,风眼冷泪,总不出《本经》主治也。《经验》曰:治妇人风入胞门,崩中不止,独圣散用一味防风,面糊酒调丸服,然惟血色清稀而脉浮弦者为宜;如血色浓赤,脉来数者,又属一味子芩丸证,不可混也。
邹澍曰:今之贲豚、痫痉,女子疝瘕,非积于下者耶。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非积于上者耶。风寒击金疮,泄其一处,诸处护卫皆疏也。浚其源,使来者自盛,则护卫乃密矣,故其功系之独活。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诸处皆有阻,非一处之病也。若更浚其源,使之畅行,其功不得不属防风矣。
张隐庵曰:李东垣曰,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卒伍卑贱之职也。愚按:神农以上品为君,羌活、防风并列上品,俱散风治病,何以贵贱迥别,后人发明药性,多有如是谬妄之论,虽曰无关治法,学者遵而信之,陋习何由得洗乎。
(3)冈崎桂一曰:
防风专治感冒及痛风甚效。
房雄曰:防风根可作中风预防药,但主要效用,却可作缓和的发汗药,治疗感冒和痛风,最有功效。
【次公按】
时方以本品为辛温解表药之要药,大致此药确有发汗能力,但稍弱耳。
《本经》《别录》以此药主风行周身、骨节疼痛、四肢挛急等,则袁淑范根据药理,谓其具极弱之麻醉作用,亦堪信也。
纪文达《阅微草堂笔记》载:防风能解砒毒,服之大吐,砒出可不死,疑本品大量,有催吐作用也。
细辛
【名称】
学名:Asarum Sieboldi,Miq[ 注:今有3种细辛供药用,分别是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Kitag., 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 Asarum sieboldii Miq.]。
别名:小辛、少辛、玉番丝、绿须姜。
【科属】
马兜铃科,细辛属。
【品考及产地】
山谷间处处有之,根细而直,色紫味极辛,嚼之习习如椒,而更甚于椒。大抵能乱细辛者甚多,皆当以根、苗色味辨之,杜衡、鬼督邮、徐长卿、白薇、白前,皆能伪细辛(《和汉三才图会》)。
朝比奈泰彦博士曰:细辛与杜衡,每易混淆,且杜衡之出产,视细辛为多,故药铺往往以杜衡代之。本草辨别之法,仅云:细辛根细,味初不辛,须臾大辛烈;杜衡根粗,辛味少,有臊气。颇属简陋,难臻完备。余按细辛之叶较薄,形似肾脏而锐尖,花筒内部有类似纵线之突起;杜衡叶厚如革,作卵状心形,又似戟状心形,多有白斑,花筒内部有纵横似网之突起。又细辛为一年生叶,杜衡则为常绿叶。依此区别,庶不致混乱矣(《药学杂志》302号:明治四十年)。
【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阴地,春日自地下茎发生新叶,具长叶柄,叶为心脏形,末端尖锐,底部凹陷,似杜衡而薄,无光泽,亦无纹理,花开于新叶之间,紧接地上,大才三四分,三瓣,色紫黑,形似壶,花朵极小,开则下垂,入秋则苗叶俱枯,其根为地下茎之副根,长三五寸,粗二三分,外淡褐色,内白色。
【药用之部】
副根。
【修治】
洗净,切断用。
【性味】
味辛,气峻烈。
【成分】
其成分之细辛素(Asarin)为芳香油之一种(《国产药物新旧观》)。
朝比奈博士曾自其中取出洋檫木醚[Safrol,C 6H 3(O 2CH 2)C 3H 5]及丁香油酚[Eugenol,HO(C 6H 3OCH 3)C 3H 5]二种有效成分(《民国医学杂志》6卷3号)。
【用量】
三分至一钱许( 1~3克左右)。
【效能】
(1)《本经》:
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滞结,除喉痹、齄鼻不闻香臭,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
甄权:治嗽,去皮风湿痒,风眼泪下,除齿痛,血闭,妇人血沥腰痛。
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时珍:起目中倒睫。
(2)邹澍曰:
细辛《本经》主咳逆上气,小青龙汤治咳逆上气之剂也,而日服汤已渴者,寒去欲解也。则咳逆上气而渴者,细辛不当用矣。又曰:百节拘挛,侯氏黑散、《千金》三黄汤,治百节拘挛之剂也,而此曰恶寒,彼亦曰恶寒,则百节拘挛而不恶寒者,细辛非所宜矣。又主风湿痹痛,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痹之剂也,而曰下有陈寒者加之,则风湿痹痛下无陈寒者,细辛无能为力矣。推而广之,仲景虽无治头痛脑动之方,然曰头痛脑动,则头痛脑不动者,细辛其可用耶?总之细辛治寒,乃为恰合,恶寒者寒之方猖,曰渴者寒之已化,脑动者寒与在上之阳战,而阳欲负,下有陈寒,则必恶寒可见矣。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者,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曰寒气厥逆,赤丸主之。二者一温以附子,下以大黄;一温以乌头,利以茯苓、半夏;一使其从大便解,一使其从小便解,皆以细辛联络其间。不然,则温自温,下自下,利自利,终不能使寒气彻底澄清耳(《本经疏证》)。
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口疮、喉痹、 齿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之义也(《握灵本草》)。
(3)《药征》曰:
主治宿饮停水也,故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或胁痛。中医用为面部风痛药(《和汉药考》)。
用为呕吐、喷嚏药(《和汉药物学》)。
(4)高思潜曰:
细辛辛窜雄烈,刺激性极大,故通关开气,如卧龙开关速效等方中,皆用细辛。细辛用少量,为行气药;大量,反致闭气。盖神经因刺激过甚,由麻痹以至窒息,即所谓气行极当闭,故用细辛时,不可不注意。
张寿甫曰: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后世医者,恒多非之,不知其说原不可废,凡味辛兼能麻口之药,若花椒、天雄、生半夏,大抵皆有此弊,不但细辛也。盖能麻口者,即能麻肺,肺麻则其呼吸即停矣。尝因胃中受凉,嚼服花椒约三十粒,下咽后,即觉气不上达,移时呼吸始复常,乃悟古人谏君,恐有不测,故有捣椒目随者,由斯观之,用药可不慎哉。
【次公按】
细辛不可多服,自是正论,但谓用至一钱,即足以致气闭,则又不尽然,此仅可以论末药,而不可以论汤药。细辛入汤剂,钱许无妨,次公之经验如此,决非虚语也,故吾人于高、张二君之说,当折衷用之。
白芷
【名称】
学名:Angelica Anamala,L.
别名:白苣、泽芬、苻离。
【科属】
伞形科,独活属。
【形态】
为三年生草本,药圃多种之,春日抽苗,高七八尺,叶为三出重复之叶,皆互生,叶柄之基脚部膨起,为叶鞘而抱茎,小叶为披针形,则相对而生,边缘有细锯齿两对至四对,别有抱茎之叶鞘二,至夏梢头开五瓣之小白花,相缀而为复伞形花序,果实为裂果。此草播种之后,经三年而开花结实,后乃枯死。故入药用者,须采收二年生之根,根为粗一寸至寸半之主根,有轮节或隆起,上部有鞘状之叶痕,其下多分歧之根,质柔软,外面色淡黄褐,有沟纹,香气颇甚。
药学士村山长之助云:白芷新鲜之根,色黄褐,然日本产之药用根,因黏附土质,略现灰褐色,质稍疏松,根茎成于主根,短而且粗,其端带有余叶,具不明之轮节,其下则连带多数之主根,主根长12 ~18厘米,纵皱显著,因除去副根之痕,而且横隆起,间有带细小之副根者,根茎之横断面不圆,直径约2 ~3厘米,外观无异于安杰利加(Angelica,洋白芷)根,其最外面被有枹层,木质之中央部,有至小之圆髓。主根横断面为不整之圆形,直径约0.3 ~1厘米。中国种白芷作纺锤状,主根之头端,带有余叶,往往又分歧生根,长可16厘米,上部稍粗,直径有2.7厘米,至下则渐狭细,其最下端粗仅0.7厘米而已。因撒布石灰,多带灰蓝色,其纵皱及横隆起,亦皆显然。质视日本种致密,且坚硬,横断面稍作白色,外观较佳。以显微镜检视之,见其皮内含黄色之油。各组织之细胞中,则含极多之淀粉。
【药用之部】
根。
【修治】
洗刮寸截。微焙。
【性味】
辛,温。
【成分】
其根含有挥发油(《和汉药物学》)。
据已故下山博士言:白芷为独活属植物,与洋白芷Angelica(安杰利加)根类似,故其成分恐亦相同(《本草略解》)。
已故下山博士云:白芷之成分,与西洋产之洋白芷Angelica(安杰利加)根殆属相同,以其气味俱相似也。洋白芷Angelica(安杰利加)根为属伞形植物之根,产于欧洲北部,气味峻烈芳香,其成分为挥发油、树脂、白芷酸(Angelic acid,安杰利加酸)、白芷素(Angelicin,安杰利精)、蜡分、苦味质、鞣酸、淀粉、糖分等。药学士村山长之助因推想中国产白芷根中,亦必含有相同之酸,曾有试验报告,刊入《药学杂志》第152号(《和汉药考》)。
药学士村山长之助氏云:以细剉之白芷根析出Angelic Acid(安杰里加酸)之试验时,其结果析出无色棱柱状之结晶,与洋白芷的Angelic acid(安杰里加酸)相似。有特异香味料样之佳香,此结晶有弱酸性之反应,自其臭味并结晶形推考之,殆即洋白芷Angelic acid(安杰里加酸),然尚须再为试验也(《药学杂志》第152号)。
【用量】
八分至二钱( 2.4~6克)。
【作用】
能兴奋中枢神经,使全身血行增速(《新中药》)。
【效能】
(1)《本经》: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头风。
《别录》: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头眩目痒,可作膏药。
《大明》:治目赤胬肉,去面皯疵瘢,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疮痍疥癣,止痛排脓。
甄权:能蚀脓,止心腹血气刺痛,女人沥血腰痛,血崩。
元素:解利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及肺经风热,头面皮肤风痹燥痒。
时珍: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去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2)王东皋曰: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药不可缺也,太阳头痛,加而用之,同辛夷、细辛用治鼻渊,入内托散,用长肌肉(《握灵本草》)。
黄宫绣曰:能治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本草求真》)。
(3)为兴奋镇痉剂,可治头痛及眩晕(《台湾药物学》)。
为兴奋镇痛镇痉药,治头痛眩晕肿胀之疼痛,阵痛微弱等(《和汉药物学》)。
顾子静曰:白芷为发汗药,用于风邪。又为头痛之镇痛药。亦可为通经剂,治妇人之月经不调(《新本草教本》)。
【次公按】
此药实为镇痛药,故伤科疡科多用之。近世以白芷为芳香燥湿药。凡药具芳香性者,多能健胃。谓其燥湿,亦合事实。
麻黄
见交感神经兴奋药。
生姜 干姜(附:姜皮 炮姜)
见辛辣健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