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COPD的西医认识概述

导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之一。2002年COPD被列为全球第五大死因,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至第三位。COPD的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伴随肺功能的逐步恶化,这种恶化不完全可逆。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其他还包括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以及室内外的空气污染等。鼓励COPD患者戒烟、药物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频率,但不能治愈,一些药物还存在副反应。本章主要对国际COPD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概述,介绍COPD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并重点讲述COPD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道和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呈进行性增强[1]。COPD常与吸烟有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1]。COPD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对 COPD的诊断、管理和治疗给出了推荐意见[1]。GOLD将COPD定义为“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气流受限,病情进行性恶化,并与气道和肺组织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急性发作和合并症可加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气流受限是由于炎症、黏液高分泌,以及气道壁和支气管平滑肌增厚所致[2]。COPD主要累及肺脏,亦可引起全身(肺外)的不良效应[3]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和肺气肿密切相关。慢支的定义是慢性或反复咳嗽咯痰,每年发病持续至少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且与其他肺部或心脏疾病无关[4]。肺气肿的解剖学定义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持久、破坏性扩张,且无明显纤维化,多经X线检查发现[5]。当慢支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COPD,即COPD可表现为慢支型和(或)肺气肿型,前提是必须有持续气流受限[3]。COPD患者大多处于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则表现为症状加重,且需要调整治疗药物[1]

COPD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和经济问题。2002年,COPD被列为全球第五大死因,预计到2030年,它将上升到第三位[6]。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8000万人患有中到重度COPD,死亡人数占5%。COPD主要影响中年或老年人,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中,COPD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既往的数据显示COPD的患者男性较女性更为常见。然而,由于烟草消耗和室内空气污染,现在女性患COPD的风险与男性相近[6]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尤其是重度COPD,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导致日常活动受限。患者通常无法工作,且需要医疗服务和(或)紧急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