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门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急性乳腺炎

【概述】
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初产的哺乳期妇女,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分为链球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保持乳头清洁和正确的哺乳方式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诊断步骤】
1.问诊要点
(1)需了解乳房疼痛发生的时间及其与哺乳的关系、哺乳的习惯和方法、姿势,近期有无乳房或乳头损伤。
(2)有无伴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3)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注意有无心血管病史等。
2.体检要点
(1)乳房是否有局部红肿、硬结、压痛、皮温升高、波动感及其范围和大小,红肿、压痛、波动感最显著部位可作为穿刺部位,注意观察脓液的性状。
(2)对比检查双侧乳房,有无增大、结节、湿疹、溃烂、“橘皮样”改变,是否乳头过小或内陷、皲裂,触摸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和压痛。
3.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感染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2)诊断性穿刺:
可抽出脓液并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选择性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脓肿并协助穿刺定位。
4.诊断要点
(1)哺乳期妇女出现单侧乳房红、肿、热、痛,早期有硬结、胀痛,脓肿形成可为跳痛、有波动感,可向皮肤破溃,急性感染期可伴畏寒、高热、全身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2)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3)乳房后脓肿表现为患侧乳房肿大、深压痛,可无明显的局部症状(红肿、皮温升高等),但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5.鉴别诊断要点
(1)与炎性乳腺癌相鉴别:
炎性乳腺癌较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肿块,伴红肿热痛,但血常规白细胞多不升高,皮肤红肿面积较大,可占乳房1/3以上,病情进展迅速,可有“橘皮样”改变和皮肤卫星结节,抗感染治疗无效,细胞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2)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相鉴别:
此两者均为局部病灶,与哺乳无关,极少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可突然感染并化脓、破溃。前者常有乳头凹陷,脓液有豆渣样物质;后者常伴下肢结节、红斑、关节痛等结缔组织症状,脓液多为血性。二者均可反复发生,极难治愈,组织病理、脓液细胞学、免疫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6.确定诊断
(1)根据乳房红、肿、热、痛的典型表现、超声发现脓肿或穿刺抽出脓液可以确定诊断。
(2)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与上述其他疾病鉴别。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早期乳腺炎可仅患侧乳房停止哺乳,若感染严重或并发乳瘘应完全停止哺乳。可选用溴隐亭口服,初为1.25mg,2次/天,2~3天后改为2.5mg,2次/天,共7~14天;或己烯雌酚每次服5mg,2~3次/天,连服3天;或肌注,每次1mg,连用3~5天;或生麦芽60~90g,煎水当茶饮,每天一剂,连用3~5天。
(2)对症治疗:
吸乳器吸出乳汁,减少乳汁淤积,局部热敷或理疗。
(3)药物治疗:
急性乳腺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前先取脓液做培养和药敏,早期未形成脓肿前使用抗菌药物可获得极好效果,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治疗必须足量、足疗程并结合手术彻底引流。
1)首选青霉素或一代头孢菌素口服,如阿莫西林0.5~1g/次,3~4次/天;或氨苄西林0.25~0.75g/次,4次/天;或头孢拉定0.25~0.5g/次,3~4次/天等。应用青霉素前应询问过敏史和进行皮试。
2)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口服,成人250mg/次,3~4次/天。
3)必要时亦可用头孢唑林成人0.5~1g/次,2~4次/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等,或其他敏感的抗菌药物。
(4)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后可根据脓肿位置、大小,在最低位选用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以避免损伤乳腺管而发生乳瘘。乳晕部位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乳房后脓肿,沿乳房下皱襞作弧形切口。如脓肿较大而引流不畅,须作对口引流。术中应疏通所有分隔、保证引流通畅彻底并放置引流。
2.中医治疗
急性乳腺炎属中医学“乳痈”范畴。因中草药使用不影响健侧哺乳,临床上可积极配合中医康复治疗,以期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1)中医内治:
临床上先分期,分瘀滞期、成脓期、溃后期三期,根据不同分期有气滞热壅证、热毒炽盛证、正虚毒恋证等证型。治疗原则为及早处理,以消为贵,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辨证辅以行气、透脓、扶正等治法。常用方剂有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托里消毒散。夏枯草胶囊、小金丸等中成药亦常辨证选用。
(2)其他治疗:
乳痈初期,针刺取穴以肩井、膻中、足三里、列缺、膈俞、血海等为主;亦可选用中药如芒硝、鲜蒲公英捣碎局部外敷等外治法。
【风险规避】
1.误诊防范
(1)乳房后脓肿因表现不典型或脓肿未形成,早期不易明确诊断,可发生误诊。
(2)炎性乳腺癌虽较少见,但极易误诊且后果严重,如红肿明显、等待未见脓肿形成、抗感染治疗无效,血常规白细胞不升高应警惕,及时行细胞学病理检查。
(3)对反复发生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不大,脓液为血性或含豆渣样物质应行细胞学、病理检查,排除浆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2.医患沟通
(1)一般告知:
根据病情需要配合停止哺乳,正确使用吸乳器,保持乳头清洁,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2)风险告知
1)炎性乳腺癌特别是发生哺乳期的与急性乳腺炎难于鉴别,常需进一步观察治疗和行细胞学检查。
2)部分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哺乳期患者应重点交代注意事项。
3)脓肿切开引流后,瘢痕形成可能影响美观。
3.记录要点
(1)记录乳房疼痛时间和红肿、发热、畏寒、波动感等感染表现。
(2)记录门诊穿刺或切开引流的手术指征,换药时间等。

(张妙兴 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