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添雄领建世纪桥
添培发出了集资修桥的公告,得到了厚洋屯全体汤氏家族的响应。他们讲,生产队没了以后,这集体的事情就没人管了,这回有带头的了,咱们起码得捐个份子钱啊!要不然也没脸从桥上过啊。
厚洋屯有500多人口,除了文陞本宗的40多口人外,还有460口人,有的多捐了点,一共捐上了10万元。
庆远到县里找了交通局,交通局又给补贴了5万元,有了19万元,添雄坐不住了,他以副会长的身份领建这个铁桥。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他要笨鸟先飞,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把设计先拿出来。
他先发挥自己的木工本领,按比例做了一个木制模型桥,是模仿赵州桥的结构做的。然后请来了交通局的技术人员,在家中招待他们,向他们请教。
一名技术员们说,你这是石拱桥的结构,建铁架桥不需要这么复杂,你看过塔吊吗?把那个吊臂加宽了,延长了不就是一座桥吗?
另一名技术员说,你下边用弧型很好,既美观,又抗压,支撑力强,只是施工难度大,需要好的钢筋工和焊工。
第三个技术员说,两边的桥墩很重要,只要桥墩够深够强,桥梁就没问题,为此,还要有好的混凝土工。
在这些技术人员的点拨下,添雄又做了一个上直下弯的弧形桥模型,然后请来了钢筋工、焊工和混凝土工吃饭,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混凝土工匠提出,混凝土的造价是按立方计算的,如果一边一个混凝土桩需要6米宽,要是一边两个桩只需4米,把省下的立方放大脚,立高桩,既稳固,又能解决桥栏杆固定的问题。
钢筋工匠提出,钢铁是按吨计价的,我们采用钢管,可以把重量移到管径上和增加短支架上,钢管也有弧型的。
电焊工匠说,只要人多,把钢管在地上焊好,大家往上举,只要安上两根大梁,就什么也挡不住我了,我可以吊着焊,那铁不怕焊,焊好了,别处折了,焊口都不折。
添雄最后请来了交通局总工程师,在县城摆了一桌酒席,和混凝土工、钢筋工、电焊工一起探讨了钢材的拉力和压力问题。总工根据他们桥的长度、宽度和承载重量为他们推选了钢管的厚度和直径,并建议他们桥面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铺成,然后5公分抹上水泥。他说桥的质量重一些,可以扺抗风力。
有人要问,这么麻烦,添雄怎么不花钱找人设计呢?他找了,是没人愿意为这个小桥做设计,不赚钱还担风险,一旦塌了,是要进监狱的。
有了总工提供的数据做底,添雄开始跑市场,做预算了。预算结果是18.8万,只有2000元的预备金,连他请技术员、工匠和专家的支出都不够,预算中也没有他自己的工钱。
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进山坳了,添雄开工了。从新年到春节,是全年的农闲时节,地里只有一片片黄色的菜花,要等到惊蛰时收割。他有两个月的时间,他要动员乡亲们献工,以保证释放预算的压力。
添雄把这次建桥当做了他以后带施工队的一次演练,为此,一开始就有了计划。
工将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乡亲们架脚手架,购进的铁料都在南岸堆积着,他要先架起两岸的通道。
因为他是木匠,在施工队里经常扮演架子工的角色,他跳进凉凉的溪水里,指挥着乡亲们用铁管架成了一个简易桥,把原来木桥的木头摚在了上面,既能当施工的跳板,又能过人。
这都是他计划中的内容,可谓成竹在胸。乡亲们把对面的水泥和钢材扛过来了一部分后,开始挖桥墩的地基了。
两边各开了一个8米乘4米的,深4米的地槽。混凝土工匠和钢筋工工匠开始配筋支钢筋网了。下面是一米高的大脚,又加了一米高的六米宽的平台,上面开始分岔,两个2米高的2米见方的柱子上预埋了接焊的钢筋,桥头堡完成了。
焊工工匠上场了,钢筋和混凝土工匠去打桥面预制板了,工程井然有序地进展着。
东边的桥直梁是用槽钢焊成的,槽口向内,为的是焊接横梁的角钢。第二道梁是弯的,用钢管焊的,先焊北岸,再焊南岸,最后是两根3米长的弯管,和两边的斜管组成了中心的弧形,再用短管呈若干个三角,和直梁焊成一体。
乡亲们看到了桥型,更来劲了。又按照先前的办法,把便桥脚手架拆立到了西面。
该焊横梁了,把角钢背对背地按尺寸焊到槽钢上,每焊一节,铺一节预制板,把筋头焊在槽钢上后,用混凝土捣固成一体。
一米乘4米的预制板有1000斤重,添雄采用了添培打井时移动井架的办法,把添喜的拖拉机调来当动力,用动滑轮和钢丝绳把它吊离地面,12个壮汉硬是用抬轿子的方式,把30块大板移到了指定位置,仅此一项就节省工钱上万元。
焊完桥栏杆,两面支起了2.4米高的拱门,先漆防锈底漆,再刷黄油漆,一座铁桥落成了。人们上桥欢呼后,把所有工程材料又搬到了南岸,该抹水泥桥面和建功德碑了。
水泥桥面抹了5公分厚,为了防滑,上面划了一些横纹。
功德碑是一个用砖砌成的水泥墙,长两米,高1.5米,在水泥未干之前,找来小学写字好的老师,把所有捐款人户主的姓名和捐款金额都勒在了前面和背面。
通车剪彩时,交通局长乘吉普车来了,添喜先驾着手扶拖拉机,拉了一车箱土,足有4吨重,开过了桥面。他已经开了几个来回了,那桥纹丝不动。交通局长的吉普车也开过了桥,厚洋屯通车了。
交通局长在鞭炮齐鸣后讲话了,除了夸赞老区人民觉悟高,厚洋乡亲慷慨解囊,建设公益事业外,还宣布了一条好消息,说交通部门要在新世纪启动屯屯通工程。
这一消息在寨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厚洋屯的带动下,溪北的四个屯纷纷集资建桥。但是,交通局再没有给补贴,局长也没再来剪彩。
厚洋百姓对添雄交口称赞,尤其是对他的不贪不占十分钦佩,纷纷推选他当屯长,添雄婉言谢绝了,他不想当屯长,而想当队长,当施工队的队长。
村党支部也看中了添雄的品质和才能,要给他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支部书记的谆谆教诲,添雄荡起了要接爷爷的班,做革命后代的心潮,他递上了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