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添培下岗再创业
曾经被厚洋本宗羡慕的,在城里上班,当了厂里科长的添培因企业倒闭下岗了,消息传来,一片哗然。
庆远原来总是背着手走路,经常指手划脚地斥东喝西。因为他有工资,儿子在城里当科长,厚洋屯乃至寨背村都没人敢惹他。这回他蔫了,不出屋了。
厚洋人哗然是因为城里也不是铁饭碗了,他们多少得到了心里平衡。一些人议论说:“上班有什么好的,挣那点工资,还不如种田挣得多呢。”“城里干啥都得花钱,不如咱们这里,吃菜不花钱,吃肉有猪狗鸡鸭。”“可不是吗?有电视,天下大事都能看到,就差这路没城里平,楼没城里高了。”
添雄去添培家了,他们是好朋友,添培没少帮他。他是给添培出主意去了,他去广西时,在通桥到深圳的路上,发现有许多长途客车服务点,有给车胎打气的,有给车加水的,有卖水果的,有卖米粉的,还有茶摊。如果选一个好地点,投点资,集这些散点于一身,能挣到钱。
添培一听动心了,他说:“汽车和农机一样,无非是电路、油路爱出故障,我的技术完全可以排除。加水是个好买卖,客车和卡车除了发动机水箱外,还都在车顶设水罐,给轮胎降温。那打气只要有电,买一个汽泵就可以了,补胎我也会。咱们考察考察去!”
他俩借了添喜的摩托,沿205国道向蕉岭方向开去了。在什方,他们看到了修车部,就在镇边;在蕉岭这边,他们看到了米粉摊,有泥鳅粉干、牛肉粉干,还有炒粉,就用一个煤气罐和双眼灶为设备;在蕉岭那边,有一个茶摊,设在三岔路口,一边是205国道通河源,一边是省道通潮州,里面还有茶点、香烟卖。
第二天,他们又考察了去往长汀的路,第三天,他们还考察了去龙岩的路。
三天下来,他们发现,凡是设点的地方都有厕所;凡是设点的地方都有停车场;凡是设点的地方都是三岔路口。
添雄算了一下,如果一天有10辆车停靠,有300人乘车,平均一人消费2元钱,一个月就1.8万元,一年就18万。
于是他们又到客运站查车次,10班车的都是短途,长途的只有4班到6班的,还是披往返算的。
添培创业心切,说:“只要我们茶饭有特色,服务功能全,就不怕不上客,干这个投资少,见效快,咱们干吧!”
添雄说:“不要心急,再深入考察考察再说,咱们扮成过路人到点上探一探。”
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那些点都是有来头的,有公路管理部门撑腰的,有交通管理部门是后台的,有公安部门坐阵的,有乡镇领导是亲属的,最小的也是村里的霸道户。
他俩试探租赁经营,连一个茶摊开口就要一年二十万。添雄一听耷拉脑袋了,添培一听却搂起精神了。他说:“他们敢要二三十万,说明干这个肯定挣钱,咱们不往远走了,就在通桥路口干,咱们的地盘咱们说得算,干不好也赔不了。”
添培手里只有一万块,还是攒了几年要买摩托的,添雄手里有四万,是留给添忠相亲的。添培提出了干,添雄为朋友两肋插刀,先拿了两万块。
通桥象一个山门,两边山岭在这里矮下去了,形成了一个断口。205国道没修时,这个通口被对面的山挡着,没有形成门状。
国道把山沟沟铲平后,这里出去就东西相通了,因为路高于谷底30多米,向谷底是3里路的下坡,人们仰视公路,就把公路看作桥了,此地也就由山口改为通桥了。
路口原来只有4米宽,村村通工程修水泥路时,从两边取土,拓宽地基,一边挖出了10多米的平台子。稍做修理,西边的车就可以拐进来,从东边出去,东边的车也可以拐进来,从西边出去。
添培和添雄没报也没批,连村里都没打招呼,雇来铲车先把车道推了出来,一边停一台大客车宽绰的。
随后,他们便从添喜家架杆引电、打地桩、竖管子,在两边坡上刨平台,挖了坑,用编织布围了男女厕所。又从添喜地里的渠道架起了竹水槽,四级提水,把溪水引到了路边。干到这,三万元就用尽了。
添雄把仅有的两万元又投了进来,添培也从老爸那抠出了一万元。买汽泵,购煤气罐,选煤气灶,添靠边站和塑料椅,拉冰柜,进茶具。
这一切只用了一周时间,村干部原以为是县里建停车点,没人过问,当添培支起了通桥客车服务站的牌子,又在对面山上订上了通桥客车服务站的大字块时,村里才来人过问。
添培以下岗职工创业为名,拿出县政府文件,唬退了村干部,放鞭炮开业了。
公路部门上来了,说这是违建,影响运营秩序,添培还用下岗职工名义去维权,对这些公职人员不好使了。
关键时刻,庆远出面了,到县政府亮出了烈士家属证书,引起了领导的重视,责令公路部门缓拆。
一缓拆就给添培带来了机会。运营一段时间,寨背的百姓得到好处了,过往车辆到通桥停的多了,他们出门方便了,替添培说话的人也多了。
县里调查组也顺拐了,向县领导汇报说:“寨背5000多口人久居山坳,出入困难,建议在通桥建客运站点。考虑已有下岗职工投资,让其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县政府批准了调查组的建议,添培采取入股的方式,又筹集了10万元资金,建了板房客运站点,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
按照股份制的原则,添雄投资最多,是大股东,应该当头,但是,他的初心是帮添培,报答他过去对自己的帮助之恩,他把头把交椅让给了添培。
有了20个股东,不愁人手不够了,添培的生意红火了。第一年竟挣了20万,5000元一股,总股本16万,一共32股,一股分6250元,添培分了2.5万,添雄分了5万元。
添雄说这个点能站住,全靠添培,我愿拿出1.5万给添培,其他股东也各拿出了1000元给添培,添培最后得了6万元。
他提出由他再投资4万元,股本扩至20万,上地瓜干、萝卜干、笋干、粉干、豆腐干销售包装设备,以礼品袋形式向旅客销售,把营利额推向30万,明年每股分红7500元。
股东们看到一年回本,明年还能多赚,又不用自己再投资,当然高兴了,方案被一致通过了。
只有添雄算出了个中秘密,但是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变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