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大成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诸 虚

诸虚之与劳极〔1〕,虽曰皆由体气虚弱〔2〕,心肾有亏〔3〕,水火不自升降,而致此疾,然各有其所因,不可不究。诸虚者,或禀赋素弱,又为寒暑劳役所伤,或色欲过度,俱能戕贼真气〔4〕,以致肌体羸瘦,腰膝无力,小便频数,大便滑泄,目眩〔5〕耳聋,遗精自汗,甚则虚炎〔6〕上攻,面红发喘,此皆诸虚之证。劳极者,七情伤乎五脏也。尽力谋虑,劳伤乎肝,应乎筋极;曲运神机〔7〕,劳伤乎心,应乎脉极;意外过思,劳伤乎脾,应乎肉极;预事而忧,劳伤乎肺,应乎气极;矜持志节,劳伤乎肾,应乎骨极。此五劳应乎五极者也。劳极精气,变生诸证〔8〕,其脉多弦〔9〕。治疗之法,虚者补暖之。劳极者,温而精而安其五脏,又随其冷热调之。故《素问》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10〕。凡滋补之药当用平和,不可骤用峻补〔11〕。缘肾水枯竭,不足以当之,又恐愈甚上炎之患,慎之慎之。

〔1〕《青囊杂纂》[1]曰:假如男女虚损得之,名曰劳极。吴楚乃名淋沥。巴蜀亦名痨极。

〔2〕《本·序》[2]曰: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云云。

〔3〕《奇效》云:诸虚百损,莫不由是心肾而致也。

〔4〕《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

〔5〕《方考》云:目眩者,目前如见黑色也。

〔6〕《奇效》云:无根之火,为虚炎之病。

〔7〕《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8〕《病源》五劳、五极有肌极、血极而无脉极、肉极。案:肌与肉、脉与血,辞异而实同也。外有精极而六极也。《大成》谓精气者,即精极也。五脏六腑皆有精,故变生诸症也。

〔9〕《刊误》[3]曰:弦、浮、数、大四者,皆劳也。大者易治,脉气未衰,可敛而正也;弦者难治,血气已耗而难补。

〔10〕《素问·应象论》文,马氏注有发明,虽然,《大成》似无所闻矣。○温:丹溪、王履为温养之温也。东垣作温药之温。○《玉》曰:气谓卫气也。丹溪从之,马氏甚非之。

〔11〕《玉》曰:人知补之为利,而不知补之为害也。论补者,盖有六法:平补、峻补、寒补、温补、筋骨之补、房室之补。以人参、黄芪之类为平补,以附子、硫黄之类为峻补。


[1]青囊杂纂:道教医学丛书,收有《仙传济阴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医书8种,明·邵以正辑。

[2]本·序:《本草纲目·序》。

[3]刊误:《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元·戴起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