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大成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霍 乱〔1〕

霍乱之证,多兼乎吐泻〔2〕,皆由饮食不节,或过餐肫脍〔3〕乳酪〔4〕之物,伤于五脏,停积胃脘,脾弱不能运化,又为风寒之气所干,阴阳隔绝,挥霍变乱而成。此证轻则上吐下泻,两脚转筋;甚者遍体转筋,腹肚疼痛,手足厥冷〔5〕。若欲绝者,仓卒之际,宜于脐中灼艾及用蓼一把煎汤泡洗〔6〕,次投以姜附汤、理中汤之类。其脉洪大者〔7〕易治,脉微、肾缩、舌卷者难治〔8〕。又有霍乱而不吐泻者,止其类吐不吐、类利不利,顷刻之间便致闷绝,当多灌盐汤,引其必吐,宿食殆尽,然后以严氏加减理中汤、治中汤款款〔9〕调之。既愈之后,烦热多渴者,以麦门冬汤调之。夏月中暑〔10〕,亦能令人霍乱吐泻,临证又当详审。

〔1〕《会》:摇手曰挥,反手曰攉,通作霍。又:挥霍,猝遽也。餐:七安切,食也。飱:同上。案:霍乱有三等,曰湿霍乱,曰干霍乱,曰伏暑霍乱也。○《宝鉴》云:乱干肠胃,则为霍乱。于是霍乱之名由此而生。此文见于《灵枢·五乱篇》。

〔2〕《心法》云:上吐下泻而躁扰痛闷,卒挥霍变乱也。○《病源》云:霍乱有三名。一名胃反,言其胃气虚逆,反吐饮食也;二名霍乱,言其病挥霍之间便致缭乱也;三名走哺,言其哺食变逆者也。全案:上二说《心法》取《韵会》[1]“摇手反手”之义,《大成》同此也。《病源》取挥霍、猝遽之义,《总录》同此。《方考》并取曰:手足抽掣而挥霍,眼目旋视而缭乱也。又《观佛三昧海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挥霍之间,譬如壮士屈伸臂间,直落阿鼻大地狱中。

〔3〕肫,《玉》:之春切,鸟脏也。肫脍:诸书多作“腥脍”。

〔4〕乳者,牛、马、羊之生乳也;酪者,炼乳也。《本纲》造酪之法详也。以乳成酪,则不分生热可也。佛说:有乳、酪、酥、熟酥、醍醐之五味,皆膏粱之滋味也。

〔5〕躁不止,厥冷痛甚,转筋入腹者死云云。○《回》[2]曰:干霍乱者最难治,死在须臾,俗曰搅肠沙。忽然心腹绞痛,手足厥冷,脉沉细或沉伏,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阴阳乖隔,升降不通,急用盐汤探吐及刺委中穴出血。治用理中汤加减,慎勿用米汤,补住邪气难治,直待吐泻后,方可用清米汤补接元气,若吐泻不出,死症也。

〔6〕《玉义》:严氏曰,治霍乱转筋,蓼一把,去两头,水三升,煮二升,放汤熏洗。《药性论》[3]《录验方》[4]煮服之。

〔7〕《传》曰:脉洪大者为热。○《回》云:热多洪滑。

〔8〕陈氏[5]云:宗筋失养,必致挛缩,甚则卵缩舌卷,为难治。○全案:卵缩舌卷者,厥阴之绝症也,《内经》《难经》俱云尔,今《大成》此论与《中寒门》肾缩、舌卷之语意,盖元阳衰绝而寒极也,故难治。

〔9〕款款,《会》:徐也,亲也。

〔10〕《回》曰:夏月因伏暑热,伏暑霍乱吐泻者甚多,手足须微冷,脉虽虚小,切不可用姜、附热药治,在暑症香薷饮内治之。


[1]韵会:《古今韵会》,一部征引众多典故的训诂著作,元·黄公绍编。

[2]回:《万病回春》,明·龚廷贤著。

[3]药性论:唐·甄权著。

[4]录验方:《古今录验方》,唐·甄立言撰。

[5]陈氏:宋代医家陈无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