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

7.1 复习笔记

1计算普通股价格

普通股的价值可以用其未来所有现金流量今天的价值来衡量。在股票投资中,股东获取的收益包括股利、出售价格或者两者之和。

(1)单阶段估值模型

单阶段估值模型假定投资者购买股票,持有一个阶段,获取股利后再出售该股票。在单阶段估值模型中,股票投资的现金流量包括了一次股利支付与最终支付的出售价格,而现金流量的贴现因子是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而非利率。根据单阶段估值模型,股票的现价可以表示为:P0=Div1/(1+ke)+P1/(1+ke),其中,P0为股票的现价;Div1为第1年末收到的股利;ke为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P1为第1阶段末的股票价格,是预期的股票售价。

(2)推广的股利估值模型

单阶段估值模型可以被拓展到任意多个阶段:股票的价值是所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投资者所收到的现金流量只有股利与股票在n期末出售时的最终价格。推广的多阶段估值模型可以被表述为:P0=D1/(1+ke1+D2/(1+ke2+…+Dn/(1+ken+Pn/(1+ken

如果股票带来收益的时期无穷多,则推广的股利估值模型中没有最终售价,股票价值仅仅取决于未来股利的现值,股票现价可以表示为:

(3)戈登增长模型

戈登增长模型假定:股利永远按照不变的比率增长;股利增长率低于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ke。根据戈登增长模型,股票的现价可以表示为:

其中,D0为最近一次支付的股利;g为预期不变的股利增长率;ke为股票投资的要求回报率。

2市场如何确定股票价格

(1)价格是由愿意支付最高价格的买主确定的。最终价格一定不等于资产的最高价格,但必然高于其他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

(2)市场价格是由最能有效利用该资产的买主确定的。

(3)信息在资产定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资产的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能够通过降低它的风险提高其价值。

3理性预期理论

(1)适应性预期以及非理性预期的原因

适应性预期认为预期仅仅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当以往的数据发生变化时,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变化。适应性预期遭到人们的质疑:对于某一变量提出预期时,人们一定会采用除了过去数据之外的很多其他信息来进行判断。比如,在判断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时,他们除了会关心当前与过去的货币政策,还一定会对将来的货币政策进行预测。此外,一旦出现新的信息,人们还会很快地改变他们的预期。与适应性预期不同,理性预期理论认为:预期应与利用所有可得信息做出的最优预测相一致,但这一预测结果并不是完全精确的。

导致预期不合乎理性的原因主要有:人们了解所有可得信息,但不愿意费力将自己的预期变成最好的估计;人们不了解某些可得信息,因此他们对未来的最好估计并不准确。

(2)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的规范表述

如果X代表需要预测的变量,Xe代表对这一变量的预期,Xof是利用所有可得信息对X的最优预测,理性预期理论可以被简单表示为:Xe=Xof,即,对X的预期等于基于所有可得信息的最优预测。

理性预期的含义

a.如果某一变量的运动方式发生变化,那么对该变量预期形成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b.预期的预测误差平均为零,且事先无法预知。

4有效市场假说:金融市场中的理性预期

(1)有效市场假说

在金融市场中,持有某一证券的回报率等于证券资本利得(证券价格变动)与现金收入的总和,除以证券最初的购买价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R=(Pt+1-Pt+C)/Pt,其中,R为从时点t到t+1持有某一证券的回报率;Pt+1为持有期末即时点t+1上证券的价格;Pt为持有期初即时点t上证券的价格;C为从时点t到t+1的现金收入(息票利息或者股利收入)。

在金融市场中,当持有的期末证券的预期价格为Pt+1e时,预期的回报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Re=(Pt+1e-Pt+C)/Pt

有效市场假定基于的假设条件是:金融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于基于所有现有可得信息所作的最优预测,即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因此,Pt+1e=Pt+1of

这意味着证券的预期回报率等于对回报率的最优预测,即:Re=Rof。此外,根据证券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证券的预期回报率Re等于其均衡回报率R*,而均衡回报率是证券供求相等时的回报率,即:Re=R*

综上所述,可得有效市场中的定价行为公式为:Rof=R*

该公式表明,金融市场中的现价水平应当使得根据所有可得信息对证券回报率所作的最优预测等于证券的均衡回报率。因此,在金融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

(2)有效市场假说的依据

可用套利的概念来证明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的调节机制可以表示为:

股票回报率高于均衡回报率→Rof>R*→购买增加→Pt↑→Rof

股票回报率低于均衡回报率→Rof<R*→购买减少→Pt↓→Rof

最终实现Rof=R*

因此,有效市场条件的另一个表述是:在有效市场中,所有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都会被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金融市场中每位投资者都熟知某一证券的信息或对其价格的理性预期,才能使该证券的价格趋向于满足有效市场条件。金融市场的结构可以容纳很多投资者,只要一部分人关注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在其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市场上出现的盈利机会就会被消除。

(3)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行为

随机游走描述的是未来价值无法预测的变量的运动方式,在当前价值给定的条件下,该变量未来的价值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股票价格的未来变动都是无法预测的。在现实中,当人们谈及“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理论”时,他们实际上指的是有效市场假说。

(4)有效市场假说的高级版本

许多金融经济学家在对金融市场的分析中,不仅将金融市场看作预期是理性的市场,而且认为价格反映了该证券真实的内在价值。因此,在有效市场中,所有价格都是正确的,并且反映了市场基本面。这种有关市场效率的观点在金融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不同投资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因为证券的价格是正确的。它意味着证券的价格反映了有关该证券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它意味着金融部门与非金融企业的经理可以利用证券价格正确评估其资本成本(投资的融资成本),并且证券价格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某项投资是否值得的决策。

市场震荡和泡沫(资产价格上升的幅度远远超过其基础价值)的存在,对高级版本的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严重的质疑。然而,市场震荡和泡沫无法有力否定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原则。

5行为金融

(1)行为金融的定义

行为金融借助人类学、社会学,尤其是心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证券价格行为。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2)行为金融学中的概念

损失厌恶: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利用做空获利会令人反感,而且做空还可能受到法规的限制,因而做空现象相对较少发生,从而行为金融学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股票价格无法降到符合其基本面的价格水平。

过度自信:心理学发现人往往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因此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而不是真实情况进行交易,行为金融学用此解释证券市场为何有如此之大的交易量。

社会传染(狂热):对股价上升或下降的情绪传递给市场上其他参与人,从而使股价在这种气氛中进一步上升或下降,行为金融学常常用过度自信和社会传染解释股票市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