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以作者团队研制开发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8AT)及其搭载匹配的目标车型为研究对象,介绍团队自主开发的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及其应用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介绍具备模块化、标准化、通用性、可移植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实用性的自动变速器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简要介绍了国内自动变速器技术和市场发展状况,以及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及其应用软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对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机械系统组织、换档逻辑、液压系统原理、传感器设计等,这是电控系统及其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设计输入,为后续内容提供基础。
第3章,介绍电子控制系统软硬件构成、开发流程和开发工具。从控制软件的模块化、标准化、通用性、可移植性、鲁棒性、高效性和实用性设计的角度出发,完整、系统地阐述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的工程化开发理论并完成应用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第4章,提出了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参数和换档规律,最佳动力性及最佳经济性MAP图生成方法,对换档图进行不同驾驶工况和模式的动力性、经济性优化分析方法。
第5章,提出了修正转动惯量的概念,基于带速度约束的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采用不同坐标数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简单负号行星排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相互对比建立等式,提出了转动惯量系数使其与行星轮转动惯量呈线性关系;最后成功推导出了修正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为了后续离合器到离合器换档控制策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分析模型的架构,并介绍了发动机模型、变速器模型、离合器模型、液力变矩器模型和路面阻力模型的搭建方法。
第6章,研究离合器对离合器式换档过程控制方法和换档时序设计,介绍换档过程机械变速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方法,把换档类型归类为有动力升档、有动力降档、无动力升档和无动力降档四种基本换档类型,详细分析了这四种基本换档类型的换档控制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模型仿真。
第7章,针对离合器到离合器换档过程控制的四种基本换档类型,根据不同换档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不同换档类型的分阶段控制策略,并研究了各个阶段的控制算法。
第8章,提出了基于四种基本换档类型控制策略在不同控制阶段的改变驾驶意图控制策略,分析了改变驾驶意图控制策略的理论原理及实车应用。
第9章,介绍了自动变速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自适应学习策略,详细分析了有动力升档、有动力降档、无动力升档、无动力降档四种典型换档类型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第10章,提出了自动变速器下线测试方法,结合变速器的特性、软件的控制要求、测试台架的功能,定义变速器的电流压力特性参数、转矩压力特性参数、充油时间特性参数、闭锁结合点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并对终端下线标定测试方法进行优化。
第11章,研究电控系统应用软件离线仿真和代码实现方法,对软件分级分系统测试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软件在环和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方法,论述了对软件进行功能及匹配性能验收、客观评价、效率和可靠性验证并实现软件发布的方法。